定向凝固装置及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714490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984340.2

    申请日:2021-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向凝固装置及方法,定向凝固装置包括保温炉、铸模、升降组件和料仓。铸模能够在保温位置和冷却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在冷却位置,铸模与冷却筒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隔。料仓用于容置冷却颗粒,料仓底部具有与间隔相对的出口,在铸模从所述保温位置向冷却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冷却颗粒能够通过出口进入间隔中并逐渐包裹所述铸模,形成了单一方向上的稳定的温度梯度,从而有利于获得性能优良的定向凝固晶体。冷却颗粒还可以隔绝保温炉中的热量对铸模中已凝固的晶体部分辐射加热,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温度梯度。

    定向凝固装置及定向凝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32272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82707.7

    申请日:2021-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向凝固装置和定向凝固方法。定向凝固装置,包括保温炉、容器、铸模、升降组件和搅拌组件。保温炉具有保温腔,容器位于保温炉的下方,容器中装有固态冷却颗粒,铸模能够在保温位置和冷却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在保温位置,铸模容置于保温腔中,在冷却位置,铸模浸没在固态冷却颗粒中。升降组件承载铸模以驱动铸模在保温位置和冷却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辊,搅拌辊位于容器内并能够通过旋转搅动固态冷却颗粒。采用高导热的固态冷却颗粒作为冷却介质,有利于获得性能优良的定向凝固晶体。搅拌组件对固态冷却颗粒的搅动能够加速铸模的冷却,提高冷却强度和温度梯度,进而有利于定向凝固。

    定向凝固装置及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714490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984340.2

    申请日:2021-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向凝固装置及方法,定向凝固装置包括保温炉、铸模、升降组件和料仓。铸模能够在保温位置和冷却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在冷却位置,铸模与冷却筒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隔。料仓用于容置冷却颗粒,料仓底部具有与间隔相对的出口,在铸模从所述保温位置向冷却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冷却颗粒能够通过出口进入间隔中并逐渐包裹所述铸模,形成了单一方向上的稳定的温度梯度,从而有利于获得性能优良的定向凝固晶体。冷却颗粒还可以隔绝保温炉中的热量对铸模中已凝固的晶体部分辐射加热,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温度梯度。

    定向凝固装置及定向凝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32272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982707.7

    申请日:2021-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向凝固装置和定向凝固方法。定向凝固装置,包括保温炉、容器、铸模、升降组件和搅拌组件。保温炉具有保温腔,容器位于保温炉的下方,容器中装有固态冷却颗粒,铸模能够在保温位置和冷却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在保温位置,铸模容置于保温腔中,在冷却位置,铸模浸没在固态冷却颗粒中。升降组件承载铸模以驱动铸模在保温位置和冷却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辊,搅拌辊位于容器内并能够通过旋转搅动固态冷却颗粒。采用高导热的固态冷却颗粒作为冷却介质,有利于获得性能优良的定向凝固晶体。搅拌组件对固态冷却颗粒的搅动能够加速铸模的冷却,提高冷却强度和温度梯度,进而有利于定向凝固。

    一种利用磁场制备的Ni3Al基复合结构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81029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12541.3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磁场制备的Ni3Al基复合结构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加工领域。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Ni3Al基合金熔融后,在磁场作用下进行定向凝固,制得Ni3Al基复合结构合金。本发明在Ni3Al基合金定向凝固过程中施加磁场,利用磁场的热电磁效应,从而影响合金中溶质的扩散和初生相的分布,再利用磁场将原本规则排列的柱状初生β-NiAl初生枝晶破碎,使其以枝晶碎片的形式存在,而枝晶间的Ni3Al依然保持为一个单晶,从而形成了随机取向的等轴NiAl颗粒和单晶Ni3Al基体的复合结构,使得合金的室温脆性得到改善,强度得到提升。

    控制变截面处杂晶形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36478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1008332.5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27/045 C30B11/00 C30B29/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变截面处杂晶形成的方法,通过在变截面处使用双层模壳法,能切实有效的抑制变截面处杂晶形成,在相对较高的拉速下获得单晶组织,获得机械性能优良的高温合金铸件。本发明变截面铸件定向凝固装置由加热系统、铸件系统和水冷系统组成,铸件系统从加热区拉到冷却区可以实现自下而上的定向凝固。采用双层模壳法有优异的抑制杂晶形成的效果,对多叶片成组制造并获得性能优异的单晶高温合金叶片,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种使用硅树脂增强硅基陶瓷型芯以提高力学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09830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90111.5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硅树脂增强硅基陶瓷型芯以提高力学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硅树脂在型芯表面以及内部间隙中的固化来增强型芯的室温强度,同时型芯内部留存的硅树脂在高温下将生成无定型SiO2而后在1200℃左右发生相变转变为方石英,因此又能增强型芯的高温抗弯能力。本发明方法主要内容是:在真空条件下将本发明提供的硅树脂强化剂渗入硅基陶瓷型芯中(可在有机玻璃实验槽中完成),在常温下浸泡6h,真空度600-6000Pa。取出烘干、加热固化。经过上述使用工艺得到的陶瓷型芯表面为淡黄色且光滑时效果最佳。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强化后的型芯,室温强度明显提升,压蜡时的裂纹显著减少,并且同时改善型芯的高温强度,将使用合格率提升至95%以上,缩短了强化工艺的生产周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