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8254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1732855.4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干扰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干扰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根据预设区域内各个小区的干扰噪声数据确定受干扰小区;确定受干扰小区内多个终端设备的干扰数据;干扰数据用于表征终端设备所在位置的信号干扰程度;终端设备为多个运营商网络中任一个运营商网络下的终端设备;根据受干扰小区内多个终端设备的干扰数据确定多个候选干扰位置;对多个候选干扰位置进行聚类,确定干扰源预测位置。本申请能够提高干扰源检测效率。

    短视频流量监控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公开(公告)号:CN11601751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83436.6

    申请日:2022-12-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短视频流量监控方法、装置和服务器,涉及通信领域。该方法包括:服务器根据业务码流中的信息,将同一个用户的一次上网浏览关联到一条浏览记录中。服务器根据预设业务模型对浏览记录进行处理,得到每一条浏览记录的体验指标。服务器根据每一个无线小区中的体验指标判断该无线小区是否为无线侧异常小区。当无线小区为无线侧异常小区时,服务器将浏览记录与其对应的质量报告进行拼接,得到复合单据。服务器根据无线侧异常小区中的复合单据确定该无线侧异常小区的异常信息。服务器根据该异常信息定位该无线侧异常小区的异常原因。本申请的方法,提高了无线小区异常定位的精确性,提高了优化的精准度。

    一种识别干扰铁路LTE网络的邻接载波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48490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811506483.7

    申请日:2018-12-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识别干扰铁路LTE网络的邻接载波的方法,包括:基于预先建立的大数据平台和MR数据采集铁路用户和公网用户的数据;根据所述铁路用户和公网用户的数据基于铁路用户和公网用户的分离策略进行针对性建模,针对铁路用户占用邻接载波的数据和公网用户占用铁路小区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干扰铁路LTE网络的邻接载波。实现了结合实际无线环境的邻接载波干扰问题的分类、优化和评估,实现了对铁路小区覆盖铁路、铁路用户占用铁路LTE网络的精准对标。实现了无线基础网络能力挖掘,实现了铁路LTE网络的邻接载波自动快速实时跟踪,降低了传统测试人员上车路测的车票费、人工成本及测试设备折旧费。

    一种组网方法和组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770331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009067.1

    申请日:2021-0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网方法和组网系统。该组网方法包括:将GL900共模网络与L1800网络的基带处理单元进行合并;或者,将L900网络和GL1800共模网络的基带处理单元进行合并;或者,将GSM网络、L900和L1800网络的基带处理单元进行合并;该组网方法还包括:压缩LTE网络的保护带宽。该组网方法,充分利用L900及L1800最大化带宽下剩余的空闲频率进行组合重耕,保证现有频率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实现GSM网络12个频点、L900网络10M带宽、L1800网络30M带宽、NB‑IoT双载波网络共存;减小了GSM网络快速退网的压力,最大程度保证了GSM网络、LTE网络及NB‑IoT网络的网络感知。

    一种组网方法和组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770331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110009067.1

    申请日:2021-0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网方法和组网系统。该组网方法包括:将GL900共模网络与L1800网络的基带处理单元进行合并;或者,将L900网络和GL1800共模网络的基带处理单元进行合并;或者,将GSM网络、L900和L1800网络的基带处理单元进行合并;该组网方法还包括:压缩LTE网络的保护带宽。该组网方法,充分利用L900及L1800最大化带宽下剩余的空闲频率进行组合重耕,保证现有频率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实现GSM网络12个频点、L900网络10M带宽、L1800网络30M带宽、NB‑IoT双载波网络共存;减小了GSM网络快速退网的压力,最大程度保证了GSM网络、LTE网络及NB‑IoT网络的网络感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