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22538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553654.7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色铜系抗菌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菌纤维的原料中包括白铜系合金纳米粉体抗菌剂0.4%~15%、润滑剂0.2%~1.5%、抗氧化剂0.2%~1.5%、分散剂0.2%~1.5%,其余为基体树脂,其中,白铜系合金纳米粉体抗菌剂的平均粒径为200~700nm。本发明提供的白色铜系抗菌纤维具有抗菌广谱性好、颜色的均匀性和一致性好、可染色范围广、配色难度和成本低、耐洗涤性能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586729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810253346.0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纺院(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支化尼龙的制备方法、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将己内酰胺、支化剂、脱盐水投入反应器中,经过水解开环反应、酰胺化反应、链增长反应和链终止反应,制得支化尼龙,所述支化剂为赖氨酸,本发明在制备过程中采用赖氨酸作为支化剂,赖氨酸与己内酰胺原位共聚制备支化尼龙,不容易生成凝胶颗粒或部分交联结构,使后续加工更加方便。利用该支化尼龙制得的复合薄膜,由于支化尼龙结晶度比普通尼龙低很多,在不改动生产设备的情况下,带来良好的加工性能,制品性能与尼龙多层复合薄膜相当,薄膜更加平整,不易卷曲。
-
公开(公告)号:CN109338342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0897203.3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中纺院(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中纺院(天津)滤料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镀银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包括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和附着于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表面的银镀层,银镀层与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之间形成固溶体。还涉及一种镀银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聚四氟乙烯树脂粉末和助挤剂混合,然后进行挤出、压延、脱酯、拉伸,得到产物A;(2)在产物A表面镀银,得到产物B;(3)烧结产物B,得到镀银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本发明通过先镀银再烧结,使银镀层与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之间形成固溶体,其结合力远远大于现有技术中的机械咬合,从而优化了镀银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的镀层结合性能,同时还消除了银镀层中的内应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银镀层与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之间的结合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4318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71589.9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G81/00 , C08G63/1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生物降解PBST‑PLA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及可生物降解PBST‑PLA共聚物,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丁二酸、丁二醇和第一催化剂混合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第一中间产物;(2)将对苯二甲酸、丁二醇和第二催化剂混合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第二中间产物;(3)将第一中间产物、第二中间产物和缩聚催化剂混合,进行预缩聚反应,得到预缩聚产物;(4)预缩聚产物进行终缩聚反应,聚合达到一定分子量后,降温,加入PLA进行反应,出料,挤出造粒,即得可生物降解PBST‑PLA共聚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得到的PBST‑PLA共聚物具有良好的吹膜性,强度高,韧性好,完全可生物降解,而且制备工艺相对简单,适宜工业化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338342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810897203.3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中纺院(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中纺院(天津)滤料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镀银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包括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和附着于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表面的银镀层,银镀层与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之间形成固溶体。还涉及一种镀银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聚四氟乙烯树脂粉末和助挤剂混合,然后进行挤出、压延、脱酯、拉伸,得到产物A;(2)在产物A表面镀银,得到产物B;(3)烧结产物B,得到镀银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本发明通过先镀银再烧结,使银镀层与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之间形成固溶体,其结合力远远大于现有技术中的机械咬合,从而优化了镀银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的镀层结合性能,同时还消除了银镀层中的内应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银镀层与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之间的结合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187595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400715.5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金属包覆有机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相变材料技术领域。该金属包覆有机相变储能材料包括由有机相变材料制成的内核和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外壳,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外壳包覆于由有机相变材料制成的内核的外围;其中,有机相变材料为常温下呈固态的材料。该金属包覆有机相变储能材料制备时,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外壳通过在有机相变材料的外围化学镀金属的方式包覆到由有机相变材料制成的内核的外围。其通过在相变有机材料外包覆金属的相变材料制备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有机相变材料导热性差,使用过程中易泄露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21868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553652.8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用白色铜系抗菌母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菌母粒的原料中包括白铜系合金纳米粉体抗菌剂0.4%~15%、润滑剂0.2%~1.5%、抗氧化剂0.2%~1.5%、分散剂0.2%~1.5%,其余为基体树脂,其中,白铜系合金纳米粉体抗菌剂的平均粒径为200~700nm。本发明提供的纤维用白色铜系抗菌母粒具有抗菌广谱性好、颜色的均匀性和一致性好、可染色范围广、配色难度和成本低的特点,且制备工艺设备简便、高效,可重复性高,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9851824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11593273.6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纺院(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生产聚酰胺功能母粒的方法及该聚酰胺功能母粒。该方法包括:将由水、己内酰胺及功能粉体调配成的功能粉体浆料预分散料连续输送至功能粉体浆料多级研磨装置进行研磨分散;所得功能粉体浆料与己内酰胺熔体和催化剂经动态混合器混合均匀经换热器调节温度后进入高压水解反应器进行开环反应;所得功能母料低聚物低聚熔体经低聚物熔体脱水器脱除过量水分后进入常压聚合反应器进行聚合反应;所得聚酰胺功能母料熔体经薄膜蒸发脱挥系统脱除己内酰胺单体后直接切粒成型,得到聚酰胺功能母粒。该方法连续生产的聚酰胺功能母粒中功能粉体呈高度均匀分散,适合用于生产高品质纤维和薄膜等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9851824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1811593273.6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纺院(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生产聚酰胺功能母粒的方法及该聚酰胺功能母粒。该方法包括:将由水、己内酰胺及功能粉体调配成的功能粉体浆料预分散料连续输送至功能粉体浆料多级研磨装置进行研磨分散;所得功能粉体浆料与己内酰胺熔体和催化剂经动态混合器混合均匀经换热器调节温度后进入高压水解反应器进行开环反应;所得功能母料低聚物低聚熔体经低聚物熔体脱水器脱除过量水分后进入常压聚合反应器进行聚合反应;所得聚酰胺功能母料熔体经薄膜蒸发脱挥系统脱除己内酰胺单体后直接切粒成型,得到聚酰胺功能母粒。该方法连续生产的聚酰胺功能母粒中功能粉体呈高度均匀分散,适合用于生产高品质纤维和薄膜等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7383716B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710468122.7
申请日:2017-06-20
Applicant: 中纺院(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中纺院(天津)滤料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所述微孔薄膜内填充有二氧化钛,所述二氧化钛原位生成于微孔薄膜中。本发明还涉及上述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原料挤出、压延、脱酯、拉伸和烧结,所述原料包括聚四氟乙烯树脂粉末、助挤油剂和二氧化钛前驱体,所述二氧化钛前驱体是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过程中得到的干凝胶粉末。本发明的微孔薄膜原位生成纳米级的二氧化钛,提高了二氧化钛粒子与聚四氟乙烯间的黏结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的机械性能以及热稳定性,薄膜的孔的结构和分布得到了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