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3411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0624381.5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30/15 , G06F119/1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合公差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与目标轴承结构相对应的待使用有限元模型;其中,所述目标轴承结构中包括固定轴承、输入轴以及电机轴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待使用有限元模型在至少一种待使用工况下的待使用载荷,并基于各待使用载荷,确定所述待使用有限元模型在相应待使用工况下的待使用轴端转角;基于各待使用轴端转角确定目标轴端转角,当所述目标轴端转角满足预设转角条件时,确定与所述待使用有限元模型相对应的待使用配合公差。解决了三轴承结构的配合公差难以准确确定的问题,取到了快速准确的确定三轴承结构之间的配合公差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03410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0616091.6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合公差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变速器输入轴、电机输出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以及第三轴承,构建有限元模型,并对变速器输入轴、电机输出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以及第三轴承之间的接触部件进行网格划分,得到至少一个待使用细化网格;对有限元模型施加不同作用力,确定变速器输入轴和电机输出轴所对应的各待使用细化网格在不同作用力下的径向形变量;基于各径向形变量,确定目标形变量;基于目标形变量,确定变速器输入轴和电机输出轴之间的配合公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基于人工经验确定三轴承结构轴间配合公差,导致配合公差确定准确性低的问题,实现提高配合公差计算准确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5024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12045.0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30/15 , G01M13/021 , G01M13/027 , G01N3/22 , G01N3/32 , G01N3/24 , G06F111/04 , G06F119/02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入轴低周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包括搭建输入轴的装配有限元模型:定义有限元模型材料属性;施加有限元模型边界条件;定义低周疲劳载荷谱;在花键毂上施加扭矩峰值;在花键毂上施加扭矩峰值;定义疲劳计算工况:进行疲劳计算工况的有限元分析;进行低周疲劳寿命计算:输入轴疲劳寿命台架试验:确定低周疲劳寿命计算公式。本方法解决了疲劳寿命评估模型选择困难,疲劳参数测试周期长,费用高,不容易获得的问题;有效保证输入轴低周疲劳性能,解决了输入轴低周疲劳载荷谱工况缺失问题;避免计算应力应变滞后环带来的计算规模大和计算不收敛,计算精度满足工程要求;避免计算输入轴所有位置带来的计算工作量较大,提高了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92560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884585.7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确定减速器磁铁安放位置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不带有磁铁安放结构的减速器壳体进行有限元分析;步骤二、对不带有磁铁安放结构的减速器总成搅油润滑进行分析;步骤三、确定减速器磁铁安放位置;步骤四、对带有磁铁安放结构的减速器壳体进行有限元分析。本发明通过将减速器壳体有限元分析、减速器总成搅油润滑分析相结合,利用减速器壳体应力、润滑油流速两个参数实现了磁铁安放位置的准确、快速确定,避免了单一仿真分析确定磁铁安放位置不合理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设计成功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8223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702917.5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T17/20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驱动桥壳体疲劳寿命计算方法,包括:建立驱动桥系统有限元模型;定义材料属性;定义驱动桥零部件接触与连接形式;施加螺栓预紧力;疲劳试验载荷谱简化;定义边界条件;求解计算;初步评价;驱动桥壳体疲劳安全系数计算;构件材料疲劳寿命曲线;计算驱动桥壳体的总损伤;判定疲劳寿命与失效位置。本发明通过建立与驱动桥壳体受力直接相关的有限元模型,使驱动桥应力应变分析过程结果与实际受力状态较为贴合,判断由应力进行疲劳寿命分析或者应变进行疲劳寿命分析,按此方法计算得出的驱动桥壳体疲劳寿命与实际更加相符,计算精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77669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82273.5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电驱系统壳体密封性能分析方法,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几何模型导入:将减速器壳体总成几何模型导入到Hypermesh软件中,检查模型并进行几何清理;减速器壳体总成有限元建模及装配;建立边界约束条件;有限元模型载荷加载;提交计算:在Hypermesh软件中生成用于有限元计算的inp文件,提交计算;减速器壳体密封性能分析;减速器壳体密封性能评价。该方法具有操作过程规范化、计算方法标准化、快速进行壳体密封性能分析及评价的优点,有助于减少人为操作引起的结果误差、提高仿真精度、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22164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661260.8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16C60/00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式离合器压力与变形关系曲线计算方法,根据离合器摩擦片压缩性能试验获得的摩擦片压力‑变形关系曲线,基于摩擦片几何参数推导出了摩擦衬片材料名义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将其单独赋予摩擦衬片结构;对钢片、摩擦衬片、对偶钢片分别赋予各自的材料力学属性,其能够适用于任意钢片、摩擦衬片、对偶钢片数量比例以及体积比例发生变化的情况;将摩擦衬片划分为不同区域,定义不同的材料压缩性能,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摩擦衬片材料的压缩性能修正,所得材料压缩性能与实际更加一致;应用有限元技术通过调整泊松比获得了摩擦衬片材料压缩性能参数,该方法快速准确,能有效缩短替代材料压缩性能试验,进而节约了试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255081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0676178.8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02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减速器的载荷谱的构建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汽车减速器的载荷谱的构建方法,根据减速器的载荷系数、扭矩阈值、现有载荷谱中减速器的输入轴最大设计扭矩Mmax及现有载荷谱中减速器对应的其他参数值获取现有载荷谱对应的总伪损伤D,再比较不同的现有载荷谱对应的总伪损伤D,确定用于构建新载荷谱的基础载荷谱,解决了总伪损伤D与减速器的结构无关联的问题,使确定的总伪损伤D能真实反映适用减速器的载荷谱强弱,提高了基础载荷谱的构建精度,进而提高了新载荷谱的构建精度,实现了新开发的减速器用户使用工况的有效预测,保证了减速器台架试验与用户试验结果的一致性,且成本低,周期短。
-
公开(公告)号:CN111898218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0714474.8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变速器中间轴极限承载能力的预报方法。本发明通过定义零部件材料非线性和接触非线性,将边界条件定义在轴承外圈上,齿轮啮合力加载到齿轮啮合节点上,真实地再现中间轴受力状态,获得了高精度的中间轴齿轮啮合节点转角与中间轴传递扭矩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采用曲线斜率比准确预报中间轴断裂极限承载扭矩,实现了中间轴极限承载扭矩仿真替代试验,降低了产品开发成本,解决了现有获得变速器中间轴的极限承载能力存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97745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109552.9
申请日:2019-02-1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应用CAE技术提高强化载荷谱精度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一、编辑道路载荷谱,获得多级载荷谱L0;二、建立零部件有限元模型;三、有限元分析获得零部件应力场;四、将应力场、材料力学参数、多级载荷谱L0导入到疲劳软件中,计算零部件损伤D0;五、将多级载荷谱L0替换为1级载荷谱L1,再次计算零部件损伤D1;六、若D1=D0,则L1与L0等价,L1即为1级强化载荷谱;否则调整循环次数为获得1级强化载荷谱L2,1级强化载荷谱应用于台架试验和CAE仿真计算。该方法采用CAE技术,实现了材料S‑N曲线向零部件S‑N曲线转化,解决了零部件S‑N曲线的斜率K值取经验值造成1级强化载荷谱精度较差的问题,同时避免试验测试零部件S‑N曲线,节约了产品开发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