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32892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484625.X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箭多星发射的可折叠展开模块式堆叠卫星构型,包含卫星结构设计、热控设计、设备综合布局、质心优化等,从而最终实现模块式堆叠卫星一箭多星串联发射。本发明可针对不同的卫星任务需求做出适应性调整,例如,可根据载荷功能及重量需求的不同,调整载荷模块的配置数量;根据使用运载火箭的不同,调整卫星本体的截面面积,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6554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396693.7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F16F7/10
Abstract: 一种星上扰振源微振动的非线性减振装置,底座上对称设置有导轨;导轨的自由端固定连接舱板的待减振位置;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质量块,连杆的另一端套装在阻尼器的内部,阻尼器能够相对连杆沿轴向运动;阻尼器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底座;导轨的一端连接底座,导轨的另一端套装有质量块,质量块能够沿导轨滑动,导轨上对应质量块的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限位结构,用于限制导轨的滑动行程,避免质量块行程超出极限位置对舱板产生破坏;导轨、阻尼器和连杆上分别设置有位置对应的多个通孔;多根钢丝绳分别穿过通孔,钢丝绳的两端固定连接导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线性消振器存在的无法实现宽频隔振,影响原系统固有频率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844880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241321.6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卫星动量轮扰振试验及数据判读方法,先通过实测动量轮产生的扰动力建立扰动力的谐波叠加数学模型;然后分别建立卫星在轨状态和多种地面扰振试验状态下的卫星有限元模型,采用频响分析方法计算各种卫星状态下,各阶谐波对敏感设备的扰振总响应,并选择与卫星在轨状态的分析结果差异最小的地面试验状态开展动量轮扰振试验,实测动量轮对敏感设备的扰振环境;最后通过对测量结果后处理来修正在轨状态的分析结果,以评估及验证卫星抗动量轮扰振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发明通过仿真分析指导试验方案设计和结果判读,可评估动量轮扰动力的各阶谐波分量分别对敏感设备的影响,计算量小,便于工程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416554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1396693.7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F16F7/10
Abstract: 一种星上扰振源微振动的非线性减振装置,底座上对称设置有导轨;导轨的自由端固定连接舱板的待减振位置;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质量块,连杆的另一端套装在阻尼器的内部,阻尼器能够相对连杆沿轴向运动;阻尼器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底座;导轨的一端连接底座,导轨的另一端套装有质量块,质量块能够沿导轨滑动,导轨上对应质量块的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限位结构,用于限制导轨的滑动行程,避免质量块行程超出极限位置对舱板产生破坏;导轨、阻尼器和连杆上分别设置有位置对应的多个通孔;多根钢丝绳分别穿过通孔,钢丝绳的两端固定连接导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线性消振器存在的无法实现宽频隔振,影响原系统固有频率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3289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84625.X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箭多星发射的可折叠展开模块式堆叠卫星构型,包含卫星结构设计、热控设计、设备综合布局、质心优化等,从而最终实现模块式堆叠卫星一箭多星串联发射。本发明可针对不同的卫星任务需求做出适应性调整,例如,可根据载荷功能及重量需求的不同,调整载荷模块的配置数量;根据使用运载火箭的不同,调整卫星本体的截面面积,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4206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45729.0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B64G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22 , B64G200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巧型星上执行机构隔振装置,包括作动器、上平台和下平台;上平台和下平台相互平行且分别与扰振源和卫星固定连接,上平台与下平台之间安装有三个作动器,三个作动器在上平台上共同铰接于一点,扰振源质心在上平台的垂直投影与三个作动器在上平台的铰接点重合,三个作动器在下平台上分别铰接于三点且三点连线呈等边三角形,扰振源质心在下平台的垂直投影与等边三角形的中心重合。本发明通过采用不同的铰接方式安装作动器,改变了控制力矩陀螺的安装构型,克服了控制力矩陀螺群组的奇异难题;通过活动元件、隔振元件和传感器的配合,解决了含高速转子的执行机构的扰振问题;本发明还具有轻小型化、智能化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055386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415969.4
申请日:2016-06-14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9/45508 , G06T17/10
Abstract: 一种基于Delmia的虚拟人逆序偏移仿真方法,首先在Delmia软件中建立或导入虚拟人模型,然后脱离Delmia软件,将从Delmia软件中导出的虚拟人动作文件逆序,并在特定关键帧对虚拟人特定关节进行位姿偏移处理,实现虚拟人的动作逆序和位姿偏移,避免了大量在Delmia软件中设置虚拟人关键帧姿态的冗余工作,可以大幅减少对虚拟人每个关键帧的姿态操作,最终将处理后的动作文件导回到Delmia软件中进行仿真形成新的虚拟人动作,进行更及时有效的人机工效学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987292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92795.1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多功能卫星构型,包括一体化平板、外围框架、加强框架、承力柱和外挂侧舱,一体化平板和加强框架设置在外围框架内,外挂侧舱数目为1‑4,承力柱数目为4,多颗卫星可通过承力柱多层叠放,卫星具备两种叠放方式,其一为上下层卫星之间4处承力柱同轴叠放;其二为上下层卫星之间2处承力柱同轴叠放,另2处承力柱在上下层卫星之间设置补偿柱,补偿柱高度适应层间卫星叠放高度设计。本发明可满足不同卫星设备安装面积、运载整流罩状态、一箭多星发射方式的工程需求,无需额外设置电缆安装支架,简化了电缆网安装工艺,为电缆网批量化总装提供了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06844880B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611241321.6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卫星动量轮扰振试验及数据判读方法,先通过实测动量轮产生的扰动力建立扰动力的谐波叠加数学模型;然后分别建立卫星在轨状态和多种地面扰振试验状态下的卫星有限元模型,采用频响分析方法计算各种卫星状态下,各阶谐波对敏感设备的扰振总响应,并选择与卫星在轨状态的分析结果差异最小的地面试验状态开展动量轮扰振试验,实测动量轮对敏感设备的扰振环境;最后通过对测量结果后处理来修正在轨状态的分析结果,以评估及验证卫星抗动量轮扰振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发明通过仿真分析指导试验方案设计和结果判读,可评估动量轮扰动力的各阶谐波分量分别对敏感设备的影响,计算量小,便于工程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757472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64686.2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119/1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面向批产卫星的力学试验条件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正弦振动控制谱,确定过程中将界面力与加速度谱控制相结合;S2:确定随机振动控制谱,进行噪声分析和加速度谱的优化。正弦振动谱的制定中通过界面力与加速度谱控制相结合的方式避免了过试验问题,随机振动谱制定中通过噪声分析和加速度谱的优化,模拟整流罩内噪声环境的同时,防止振动过程中关键响应点产生过高的响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