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5409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1219197.9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洞设备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风洞设备运输系统自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按照数据流动方向顺序闭环排布的控制器、并联的快速行走算法模块和精度控制算法模块、执行器、行走机构;控制器和行走机构之间并联有安装在风洞设备上的视频检测装置和限位开关。传感器包括安装在风洞设备上的并联的二维码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和编码器。自动控制方法通过多传感器配置提高可靠性,通过融合算法进行精确定位,通过快速行走算法模块和精度控制算法模块保证运行效率,最终达到了快速高效开展风洞设备运输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02023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148382.1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压缩空气干燥吸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制备超低露点超低二氧化碳含量空气的吸附干燥装置。吸附干燥装置包括吸附塔A、吸附塔B、空压机、回热器、冷却器、水分离器、过滤器组件、消音器组件、风机、再生加热器、真空泵、控制柜、检测仪和阀门组件;各部件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控制柜通过线缆与露点仪、CO2检测仪、真空泵、阀门组件中的各阀门以及再生加热器连接。吸附干燥装置能够干燥吸附出超低露点超低二氧化碳含量的空气,还能够高效再生吸附剂,同时实现自动调节,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45409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219197.9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洞设备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风洞设备运输系统自动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按照数据流动方向顺序闭环排布的控制器、并联的快速行走算法模块和精度控制算法模块、执行器、行走机构、传感器和控制器;控制器和行走机构之间并联有安装在风洞设备上的视频检测装置和限位开关。传感器包括安装在风洞设备上的并联的二维码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和编码器。自动控制方法通过多传感器配置提高可靠性,通过融合算法进行精确定位,通过快速行走算法模块和精度控制算法模块保证运行效率,最终达到了快速高效开展风洞设备运输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82665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310151147.X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洞环境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低温风洞模拟环境快速调节装置及调节方法。调节装置包括模拟环境房间,用于调节模拟环境房间的温度调节系统及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系统;温度调节系统包括液氮换热器和加热器,液氮换热器上连接液氮进口装置和氮气回流装置;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水气吸附塔和二氧化碳吸附塔,空气压缩机还并联有空气进气装置,二氧化碳吸附塔还并联有空气排气装置。调节方法包括设置目标参数,运行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调节系统,运行温度调节系统。调节装置及调节方法能够实现模拟环境房间的温度、压力、水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快速精确调节,真实模拟低温风洞试验环境,提高低温风洞试验准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1648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48380.2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特殊环境营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营造维持极干燥宽温域环境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采用空压机、冷却器、吸附塔、过滤器将环境空气处理干燥后通入密封保温实验舱,营造舱内的干燥环境;低温风机、液氮换热器、加热器对舱内极干燥空气降温或升温。环境参数测控组件实时监测舱内压力、温度、露点温度以及二氧化碳含量等指标,控制系统与环境参数测控组件以及相关设备连接,当舱内参数与预置参数有偏差时,通过PID控制对相关设备进行调节,实现自动控制。使用方法包括调节露点和二氧化碳含量,调节温度和压力,维持预置参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集成化程度高、运行稳定可靠,能够满足在密封保温实验舱建立特殊实验环境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06580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48377.0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大厂房内部的可移动施工平台设计方法及施工平台。设计方法包括确定工作载荷,确定走行路径,确定尺寸,设计并校核结构,加工和测试可移动施工平台。施工平台的上方为作业平台,顶面放置工作车;下方的四个角上分别固定一个支撑件,每个支撑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叠加的转向轮、底座、升降液压缸,相邻的升降液压缸之间固定连接有底座连接型钢和加强钢;还设置有用于控制转向轮转向和升降液压缸同步升降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考虑了高大厂房内部交叉施工需求,通过模块化设计方法,确定各模块的技术参数。可移动施工平台安全性高、占地面积小、便于移动,提高了高大厂房内部的现场施工效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