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2852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0996071.0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W1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站站址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根据可规划站点栅格关联的MDT数据对待规划区域内的所有可规划站点栅格进行优先级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可规划站点栅格集合;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基于站址规划原则,循环遍历可规划站点栅格集合,得到站点规划组合集;分别对所述站点规划组合集中的每一规划组合进行增益评估,以筛选出最优规划组合集。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待规划区域栅格化并进行栅格分类和优先级排序,按照优先级排序遍历搜索得到多条规划组合并进行增益评估,以筛选出最优规划组合集,以指导基站建设,无需耗费大量人力,实现了高效且合理的站址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1626628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1545341.3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中秋 , 李纯雅 , 李勇 , 赵占军 , 瞿少凯 , 翟鹏 , 赵鹏飞 , 王晨鹤 , 贺政 , 霍强 , 赵鹏辉 , 杨春晖 , 杨飞 , 魏昆鹏 , 吴一帆 , 王前隆 , 丁一凡 , 豆晓雷
IPC: G06Q10/04 , G06F16/29 , G06Q10/047 , G06F18/2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光缆交接箱位置规划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提取待规划区域中待覆盖的业务点的业务点数据;依据业务点数据进行密度聚类,得到二级光缆交接箱的安装位置信息;计算待规划区域中每个指定类型路口与每个二级光缆交接箱之间的最短沿路路径;依据最短沿路路径以及每个一级光缆交接箱连接二级光缆交接箱的第一数量阈值,确定一级光缆交接箱的安装位置信息。本发明通过密度聚类确定二级光缆交接箱的安装位置信息;通过计算指定类型路口与每个二级光缆交接箱之间的最短沿路路径,根据最短沿路路径规划距离业务点综合距离最小的一级光缆交接箱安装位置,以保证为待规划区域所规划的光缆交接箱所需花费的光缆资源最少。
-
公开(公告)号:CN1191098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066422.9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4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用户分布的天馈遮挡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及产品,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小区的用户分布数据;获取目标小区的收集工参数据和理论工参数据;将第一输入数据输入至已训练的第一预测模型,将第二输入数据输入至已训练的第二预测模型中,获取第一预测模型输出的第一天线方位角校正数据和第二预测模型输出的第二天线方位角校正数据,第一输入数据包括用户分布数据和理论工参数据,第二输入数据包括用户分布数据和收集工参数据;基于第一天线方位角校正数据和第二天线方位角校正数据之间的差异确定目标小区对应的基站天馈与目标小区之间是否存在遮挡。本发明可以实现提高天馈遮挡识别结果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0384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78770.2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多频组网的频率规划方法、装置、介质及产品,通过对待规划的区域内不同基站的扇区进行频率初分配;根据不同扇区的分布构建泰森矢量网络;识别出所述泰森矢量网络中不同扇区的同频相邻网#imgabs0#并根据不同扇区的同频相邻网#imgabs1#确定待调整扇区;结合所述泰森矢量网络中不同扇区的同频相邻网#imgabs2#计算待调整扇区的相关性分值;根据待调整扇区的相关性分值确定频点再分配的优先级顺序,以同频隔离度最大化作为目标,依次对待调整扇区的频率进行调整。本申请方案能够降低频段冲突,实现复用距离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80387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891214.1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识别基站扇区信号阻挡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基站的信号覆盖的目标区域,目标区域包括基于目标基站的天线覆盖传播模型数据、方位角和位置信息确定得到;天线覆盖传播模型数据包括天线信号的覆盖方向和覆盖距离;获取目标区域内建筑物的建筑信息;基于建筑信息确定目标区域中建筑物对信号的阻挡结果。通过该方法,能够自动识别基站信号的覆盖区域以及该区域内的建筑物信息,从而得到建筑物对基站信号的阻挡结果,提高了识别基站信号阻挡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2853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609318.3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区退网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MDT栅格数据、小区切换数据及预清退小区数据;根据MDT栅格数据以及预清退小区数据,计算小区覆盖补充能力及小区交叠比例,确定预清退小区退网过程中的重点观察目标小区;对预清退小区进行覆盖评估,并对预清退小区及重点观察目标小区进行容量评估,对于满足功率降配标准的预清退小区进行功率降配;对功率降配后的预清退小区以及重点观察目标小区进行质量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预设的退网功率阈值,确定目标清退小区进行退网。本发明通过精准的覆盖与容量评估,确保退网过程中及退网后不会对区域内的网络造成较大影响,实现了4G网络小区的智能无感退网。
-
公开(公告)号:CN11930010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03059.5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提供一种面向移动通信用户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该通信方法包括: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目标业务传送通道,所述目标业务传送通道为专网业务传送通道或公网业务传送通道;通过所述目标业务传送通道传输所述第一信息。本公开的通信方法,实现无感知的业务分流,节约了操作时间,有效提高了信息传输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880388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944746.7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提升5G网络驻留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上述方法包括:获取待优化5G小区,待优化5G小区是发生5G用户高回落的小区。获取待优化5G小区同扇区对应的目标4G小区天线的目标配置参数,目标配置参数包括4G天线的方位角和下倾角。其中,4G天线的方位角基于MDT数据水平扫描确定。基于目标配置参数确定5G天线的目标方位角和目标下倾角。本公开提供的提升5G网络驻留方法在4G天线的方位角和下倾角的基础上,确定5G天线的目标方位角和目标下倾角,从而精确优化5G信号覆盖范围,提升5G网络驻留比。
-
公开(公告)号:CN115460096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110559043.3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41/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网络基础资源规划方法,包括:分别获取业务点的业务分布数据及地理环境数据;根据业务分布数据确定二级光交的位置;根据业务分布数据、二级光交的位置以及地理环境数据,确定一级光交位置、接入机房位置、汇聚机房位置及核心机房位置;根据地理环境数据、二级光交位置、一级光交位置、接入机房位置、汇聚机房位置及核心机房位置生成目标无向图;根据目标无向图确定目标线路;根据业务点、二级光交的位置、一级光交的位置、接入机房的位置、汇聚机房的位置、核心机房的位置以及目标线路,生成目标规划方案。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使得资源规划标准化且准确率高,使规划网络资源与业务达到最优化匹配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22191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987337.5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参数确定方法、网关寻址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决策装置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目标用户的网关寻址参考信息,所述目标用户的网关寻址参考信息包括用于网关寻址的多个寻址参考参数,若所述决策装置检测到至少一个寻址参考参数满足重构触发条件,修改所述目标用户的初始网关寻址参数,获得所述目标用户的目标网关寻址参数。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不更改目标用户的签约信息的情况下,通过网络侧的重构触发条件设置,即可灵活确定目标网关寻址参数,从而使得用户在无感知的情况下实现全网网关的寻址和选择,达到通过选择的网关疏通业务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