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51879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711392180.2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ESRVCC切换准备阶段的惩罚方法,包括:当首次接收到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侧反馈的增强的单一无线语音呼叫连续ESRVCC关于目标小区的切换资源准入失败信息后,启动预设的计数器和第一定时器;若所述计数器的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一定时器未达到第二预设阈值,则关闭所述计数器和第一定时器并启动预设的第二定时器,在所述第二定时器设置的时长内拒绝所有向所述目标小区发送的ESRVCC切换请求。本发明通过在LTEeNodeB侧增加第一定时器和计数器来识别目标GSM小区是否处于高话务场景,再引入第二定时器,在第二定时器时长内针对目标GSM小区切换进行惩罚机制,提高LTE小区ESRVCC切换成功率,提高用户侧感知。
-
公开(公告)号:CN108990079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1710405136.4
申请日:2017-05-31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系统间干扰强度获取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每隔预设时间段,获取服务范围内的所有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针对某一时刻,根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邻小区包括目标小区的所有第一用户设备,并获取每一第一用户设备作为干扰源所产生的干扰信号到达所述目标小区的干扰电平强度,以及获取所述目标小区的系统带宽内收到的所有干扰强度;根据所述干扰电平强度,获取所述目标小区的系统内干扰强度;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系统带宽内收到的所有干扰强度和系统内干扰强度,获取所述目标小区在所述某一时刻的系统间干扰强度。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获取小区系统间干扰强度,进而使后续可以得到整个PUSCH上的干扰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246727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710561046.4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带的优化处理方法及基站。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待优化小区覆盖范围内多个样本对应的基站接收干扰功率测量值和终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测量值;根据基站接收干扰功率测量值,确定各样本对应的第一参数等级,并根据终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测量值,确定各样本对应的第二参数等级;根据述样本对应的第一参数等级、第二参数等级和预先建立的直角坐标系,确定各样本所处的象限;根据各样本所处的象限,统计各象限内的样本数量,并根据处于各象限内的样本数量,对待优化小区的切换带进行优化处理。所述基站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及基站提高了切换带优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951879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711392180.2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ESRVCC切换准备阶段的惩罚方法,包括:当首次接收到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侧反馈的增强的单一无线语音呼叫连续ESRVCC关于目标小区的切换资源准入失败信息后,启动预设的计数器和第一定时器;若所述计数器的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一定时器未达到第二预设阈值,则关闭所述计数器和第一定时器并启动预设的第二定时器,在所述第二定时器设置的时长内拒绝所有向所述目标小区发送的ESRVCC切换请求。本发明通过在LTEeNodeB侧增加第一定时器和计数器来识别目标GSM小区是否处于高话务场景,再引入第二定时器,在第二定时器时长内针对目标GSM小区切换进行惩罚机制,提高LTE小区ESRVCC切换成功率,提高用户侧感知。
-
公开(公告)号:CN10924672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710561046.4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带的优化处理方法及基站。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待优化小区覆盖范围内多个样本对应的基站接收干扰功率测量值和终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测量值;根据基站接收干扰功率测量值,确定各样本对应的第一参数等级,并根据终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测量值,确定各样本对应的第二参数等级;根据述样本对应的第一参数等级、第二参数等级和预先建立的直角坐标系,确定各样本所处的象限;根据各样本所处的象限,统计各象限内的样本数量,并根据处于各象限内的样本数量,对待优化小区的切换带进行优化处理。所述基站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及基站提高了切换带优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99007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710405136.4
申请日:2017-05-31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系统间干扰强度获取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每隔预设时间段,获取服务范围内的所有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针对某一时刻,根据所述测量报告,确定邻小区包括目标小区的所有第一用户设备,并获取每一第一用户设备作为干扰源所产生的干扰信号到达所述目标小区的干扰电平强度,以及获取所述目标小区的系统带宽内收到的所有干扰强度;根据所述干扰电平强度,获取所述目标小区的系统内干扰强度;根据所述目标小区的系统带宽内收到的所有干扰强度和系统内干扰强度,获取所述目标小区在所述某一时刻的系统间干扰强度。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获取小区系统间干扰强度,进而使后续可以得到整个PUSCH上的干扰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4190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27468.9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袁静 , 吴伟嘉 , 蔡旭辉 , 董晓荔 , 董威 , 孟德香 , 韩云波 , 周胜 , 冯圆媛 , 顾明 , 杨策 , 申玥 , 张薇 , 赵志宏 , 刘恺洵 , 陈曦 , 王天思 , 王喆 , 马心蕾 , 孙岳鹏 , 白岩 , 王沁 , 陈涛 , 蔡晶晶 , 吴继新
IPC: H04L41/0677 , H04L41/063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与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与产品。本公开通过对网络实时信息流进行事件分析,得到第一事件信息;获取第一事件信息关联的非实时信息,得到第二事件信息;对第二事件信息进行事件分组,得到事件信息集合;基于频繁项挖掘原理,对事件信息集合进行根因定位和/或态势研判分析。本公开在对网络事件进行分析和根因定位时,本公开所分析的数据完备性更高,可以更精准地识别事件产生的关键原因和潜在风险,从而提高了网络事件根因定位和/或态势研判分析的准确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2870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1378096.0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W28/0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负荷均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获取服务小区和目标小区;其中,所述目标小区与所述服务小区为同覆盖小区,所述目标小区用于为所述服务小区执行负荷均衡操作;对所述服务小区的连接态参数组合进行多次迭代,根据每一次迭代后得到的连接态参数组合值计算所述服务小区和所述目标小区负荷均衡后的小区间负荷均衡度;将使所述小区间负荷均衡度最小的连接态参数组合值作为目标连接态参数组合值,以用于对所述服务小区进行负荷均衡。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服务小区的连接态参数组合进行迭代优化,得到目标连接态参数组合值,以用于对服务小区进行有效的负荷均衡,从而有效提升服务小区的网络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80394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21453.4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邓也 , 姜书敏 , 赵培 , 徐生瑜 , 谭裴 , 潘浩 , 汪陈 , 陈一伟 , 牛春 , 许伟东 , 崔鸣 , 高远 , 王喆 , 向中秋 , 刘学成 , 李文智 , 韩延涛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位置系统信息监听方法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差分龄期对定位精度的影响信息;根据第一频率监听所述位置系统信息;所述第一频率为基于所述目标差分龄期对定位精度的影响信息确定的。本申请提供的位置系统信息监听方法中终端可以根据目标差分龄期对定位精度的影响信息自主决定采用何种频率监听位置系统信息,以达到在保障高精定位的前提下节省电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39191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210762017.5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50/50 , G06F16/35 , G06F40/30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信诈骗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通信内容,将通信内容转化为张量数据;将张量数据输入到神经网络模型,得到预测结果序列,其中,神经网络模型是经过训练后获得的,预测结果序列中包括所述通信内容中各语句的预测结果;根据预测结果序列,判定该次通信是否为诈骗通信。上述方案采用张量数据集以及深度学习构建用于诈骗识别的神经网络模型,提高了识别模型构建的效率和准确度,并保证了电信诈骗识别的精度,保护了用户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通过采用统计学方法对诈骗电信行为进行判定,减少了误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