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95146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610204201.2
申请日:2016-04-01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4M1/663 , H04M1/2745 , H04W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呼叫处理方法及装置,在本方案中,通过评估系数评估主叫号码的单次可信度,并在单次可信度小于第一预设可信度阈值,向被叫号码发出不可轻信主叫号码的提示。这样,通过及时通知被叫号码的用户不可轻信主叫号码,能够提高被叫号码的用户的防范意识,降低被叫号码的用户被骚扰和被诈骗的可能性。由于仅通过评估系数即可确定是否向被叫号码发出不可轻信主叫号码的提示,并不像现有技术一定要满足主叫号码的为本运营商归属号码,且从另一运营商发起时才能确定为恶意语音信息,故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范围更广,能够提高发现恶意语音信息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101399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410204022.X
申请日:2014-05-14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IPC: H04W6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伪基站移动路线的获取方法,装置及伪基站定位方法与装置,用于对伪基站进行跟踪和定位。该伪基站移动路线的获取方法包括:根据客户投诉记录获取伪基站所在的第一区域;对所述第一区域中出现过伪基站的小区进行周期性的信令监控,得到一监控结果;根据所述监控结果中由所述伪基站工作所产生的信令波动的时间与地点获取所述伪基站的移动路线。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描绘出伪基站的历史行进路线,并根据历史路线对未来行进路线进行了初步预测,避免了投放大量人力去跟踪伪基站的情况,同时提高了定位和追踪的精准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704093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690385.9
申请日:2014-11-25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火墙访问控制策略查错方法,装置及系统,接收采集端发送的防火墙访问控制策略;所述防火墙访问控制策略中包括至少一条防火墙策略;获取第X防火墙访问控制策略,确定所述第X防火墙自身的防火墙策略异常权重;获取所述第X防火墙的紧邻防火墙的防火墙访问控制策略,根据所述第X防火墙的防火墙策略与所述紧邻防火墙的防火墙策略,确定防火墙间的防火墙策略异常权重;根据所述第X防火墙自身的防火墙策略异常权重及所述防火墙间的防火墙策略异常权重确定所述第X防火墙访问控制策略的异常程度以供查错。采用该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高防火墙访问控制策略的分析效率,并且包括向管理员指出最优先解决的防火墙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6911660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610627191.3
申请日:2016-08-02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收到发送方需要发送给接收方的消息后,根据发送方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接收方的标识信息,查找所述接收方对所述发送方的信任度;判断所述信任度是否大于信任度阈值,若所述接收方对所述发送方的信任度大于信任度阈值,则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接收方;其中,所述接收方对所述发送方的信任度是根据所述接收方和发送方之间的信誉级别和/或所述接收方和发送方之间的信任关系确定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提高了对不良信息管理的准确性以及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825129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510002313.5
申请日:2015-01-04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2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通信中恶意软件鉴别方法和系统,已解决现有技术恶意软件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该方法为,针对原始网络数据流量进行还原,获取全部软件样本和全部网络日志;利用预存的软件样本数据库,对获取的全部软件样本进行匹配,将匹配失败的软件样本作为第一疑似恶意软件样本;基于全部网络日志提取出每一个用户的网络行为向量,并分别与疑似恶意软件网络行为库中的P个规则向量计算相似度,进一步筛选出疑似恶意软件网络行为所对应的软件作为第二疑似恶意软件样本;针对第一疑似恶意样本和第二疑似恶意样本中的每一个样本进行鉴别,筛选出恶意软件,这样,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别出融合通信系统中的恶意软件,进行相关的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179530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110442349.7
申请日:2011-12-26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信拦截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对垃圾短信进行拦截的准确性低的问题。该方法网络侧设备在采用设定格式配置的各策略集中,查找当前有效的策略集,并对短信监控,当根据当前有效的策略集中包含的关键字策略和流量策略,确定短信满足设定的拦截条件时,对该短信以及发送端发送的其他短信进行拦截。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统一的设定格式配置各策略集,每个策略集中包含策略,从而保证了各网络侧设备中的安全策略的组织形式是相同的,并可以根据策略集中包含的各种策略对短信进行拦截处理,无需使用特定的某个网络侧设备,也无需使用软件对安全策略进行组织形式的转换,因此提高了拦截垃圾短信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139736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10391865.1
申请日:2011-11-3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对垃圾信息监控系统进行监测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按照预定的发送策略,指示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垃圾信息;对发送端发送成功的垃圾信息生成发送记录,对接收端接收到的垃圾信息生成接收记录;对发送记录和接收记录进行对比匹配,确定匹配成功的发送记录和接收记录;根据匹配成功的发送记录和接收记录确定监测指标;将确定的监测指标与预定的监测标准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实现对垃圾信息监控系统的监测。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监测能够得知垃圾信息监控系统的监控效率、监控效果,从而能够监测结果对垃圾信息监控系统进行调整,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垃圾短信监控系统的监控效率不高、监控效果不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911660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610627191.3
申请日:2016-08-02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IPC: H04L2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3/0227 , H04L63/02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收到发送方需要发送给接收方的消息后,根据发送方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接收方的标识信息,查找所述接收方对所述发送方的信任度;判断所述信任度是否大于信任度阈值,若所述接收方对所述发送方的信任度大于信任度阈值,则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接收方;其中,所述接收方对所述发送方的信任度是根据所述接收方和发送方之间的信誉级别和/或所述接收方和发送方之间的信任关系确定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提高了对不良信息管理的准确性以及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825129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510002313.5
申请日:2015-01-04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2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通信中恶意软件鉴别方法和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恶意软件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该方法为,针对原始网络数据流量进行还原,获取全部软件样本和全部网络日志;利用预存的软件样本数据库,对获取的全部软件样本进行匹配,将匹配失败的软件样本作为第一疑似恶意软件样本;基于全部网络日志提取出每一个用户的网络行为向量,并分别与疑似恶意软件网络行为库中的P个规则向量计算相似度,进一步筛选出疑似恶意软件网络行为所对应的软件作为第二疑似恶意软件样本;针对第一疑似恶意样本和第二疑似恶意样本中的每一个样本进行鉴别,筛选出恶意软件,这样,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别出融合通信系统中的恶意软件,进行相关的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139736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110391865.1
申请日:2011-11-3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对垃圾信息监控系统进行监测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按照预定的发送策略,指示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垃圾信息;对发送端发送成功的垃圾信息生成发送记录,对接收端接收到的垃圾信息生成接收记录;对发送记录和接收记录进行对比匹配,确定匹配成功的发送记录和接收记录;根据匹配成功的发送记录和接收记录确定监测指标;将确定的监测指标与预定的监测标准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实现对垃圾信息监控系统的监测。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监测能够得知垃圾信息监控系统的监控效率、监控效果,从而能够监测结果对垃圾信息监控系统进行调整,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垃圾短信监控系统的监控效率不高、监控效果不佳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