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39843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011035578.2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覆盖的锚点问题识别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采集用户终端上报的4G测量报告和5G测量报告;对4G测量报告和5G测量报告进行解析,得到4G小区覆盖栅格和5G小区覆盖栅格;对4G小区覆盖栅格和5G小区覆盖栅格进行叠加处理,确定锚点小区的重叠覆盖栅格比例和良好覆盖栅格比例;根据重叠覆盖栅格比例和良好覆盖栅格比例,识别锚点小区的锚点问题。本发明结合现场实际无线环境情况,基于测量报告进行锚点问题识别,更有效提升用户使用感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锚点弱覆盖对5G小区感知影响无法评估的问题,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结合实际用户覆盖情况评估锚点问题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5706713A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896471.5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BBU合并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待合并BBU分别对应的已配置基带板信息、已配置载频信息以及最大支持基带板信息;根据最大支持基带板信息和已配置基带板信息对待合并BBU进行合并,得到初始BBU合并序列;初始BBU合并序列中包括至少一个初始BBU组,初始BBU组中包括至少一个待合并BBU;根据已配置基带板信息和已配置载频信息确定初始BBU合并序列的最大可节省基带板总数;以最大可节省基带板总数最大为优化目标,对初始BBU合并序列进行迭代优化,得到目标BBU合并序列;根据目标BBU合并序列对待合并BBU进行合并。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BBU合并的高效和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2203312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1910609400.5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W24/0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识别问题小区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区域内用户的VoLTE注册单据;根据所述VoLTE注册单据,确定所述待识别区域内的各小区内各用户的VoLTE注册总数和初始注册数;根据所述小区内各用户的VoLTE注册总数和初始注册数,确定所述小区是否为问题小区。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使使问题小区的识别更加简单、准确和快速。
-
公开(公告)号:CN112203323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1910611010.1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W24/10 , H04B17/31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网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覆盖合理性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核查小区内的MR数据;根据所述MR数据中的TA值和RSRP值,确定所述待核查小区内用户的实际下行RSRP;根据所述MR数据中的PHR值和RSRP值,确定所述待核查小区内用户的理想下行RSRP;根据所述实际下行RSRP和理想下行RSRP,检测所述待核查小区的覆盖合理性。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更加准确的判断室内分布小区的覆盖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2876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1031407.2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移动用户的轨迹识别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提取在预设时间段内上报的多个用户的用户信令,并按照上报时刻对每个用户的用户信令进行排序;根据预先建立的公交站台、道路栅格以及小区三者之间的关系表,对用户信令进行分析,确定每个用户信令对应的公交站台,识别得到道路移动用户;根据关系表和道路移动用户的每个用户信令对应的公交站台,确定道路移动用户的直线移动数据;将直线移动数据与关系表进行匹配,确定道路移动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道路轨迹结果。该方案依据建立的公交站台、道路栅格以及小区三者之间的关系表对用户信令进行分析,实现了对道路移动用户的道路轨迹的精准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1246564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811436367.2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W64/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MR数据的外部干扰定位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的受干扰小区的判定条件获取LTE网络中受干扰小区;利用内部干扰源排查方法确定所述LTE网络中受干扰小区中受外部干扰的小区;确定所述受外部干扰的小区所对应的受干扰程度最大的基站,并获取所述受干扰程度最大的基站及其周边一圈同频基站的MR数据;对所述MR数据进行定位处理,并根据定位处理的结果对所述MR数据进行栅格化处理,获得MR栅格数据;对所述MR栅格数据进行分段平均处理,并将经过分段平均处理后的所述MR栅格数据输入至干扰源预测模型,获得预测的干扰源经纬度信息。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有效提升外部干扰源的定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203286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1910609183.X
申请日:2019-07-08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网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线网络覆盖稳定性的评估方法、装置及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单据信息;根据所述用户的单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所在的主控小区,其中,所述用户为所述主控小区的常驻用户;确定所述主控小区下的所有常驻用户的单据信息;根据所述主控小区下的所有常驻用户的单据信息,确定所述主控小区的主控度;根据所述主控小区的主控度,确定所述主控小区的无线网络覆盖稳定性。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排除了临时用户或非常驻时段用户行为对于小区整体覆盖判定的影响,提升小区级覆盖数据的分析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33985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1032719.5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W24/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线网络覆盖率评估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区域与无线网络覆盖率相关的实测数据;在实测数据中选取训练集和验证集;基于训练集的数据确定用于无线网络覆盖率评估模型的特征项,并建立待测算法模型;将验证集的数据中特征项对应的特征值输入待测算法模型,得到待测无线网络覆盖率,若待测无线网络覆盖率与真实无线网络覆盖率的差值满足预设要求,将待测算法模型确定为无线网络覆盖率评估模型;将待评估区域特征项对应的特征值输入无线网络覆盖率评估模型,得到待评估区域的无线网络覆盖率。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对无线网络覆盖率的智能化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4286396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1032738.8
申请日:2020-09-27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区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源小区的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携带业务类型标识;根据所述业务类型标识确定所述源小区的业务数据对应的异频切换门限表,所述异频切换门限表包括各个切换事件及异频切换门限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同业务类型对应的异频切换门限表不同;获取所述源小区上报的自身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及邻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根据所述自身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及各邻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确定满足所述异频切换门限的目标邻区;向所述源小区发送切换指令,以使所述源小区切换至所述目标邻区。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小区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305589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1378840.0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波调度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历史话务数据及网络配置数据,预测下一调度周期各扇区需求的载波数量,根据下一调度周期各扇区需求的载波数量确定扩容载波数量及可减容扇区;根据扩容载波数量对可减容扇区进行代价评估,得到该可减容扇区对应的调度代价;根据可减容扇区对应的调度代价生成扩减容方案,并根据扩减容方案进行载波调度。本发明提供的方案,通过对可减容扇区进行代价评估,依据可减容扇区对应的调度代价进行License的拆除,有效地控制了调度次数,而且尽量避免出现高负载,由于减少了调度次数,所以降低了由于频繁调度而增加的成本,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调度不合理导致的运营成本增加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