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7746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92801.9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浙江)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移动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负载均衡的小区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利用基于当前小区的候选邻区确定的邻区节点和基于连接当前小区的转移用户确定的用户节点,构建负载分布图;负载分布图的每条边用于关联一邻区节点和一用户节点;利用边权重预测模型对负载分布图中每条边的边权重进行预测,得到边权重更新后的负载分布图;基于边权重更新后的负载分布图,确定转移用户切换的目标小区。本发明提供的面向负载均衡的小区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将负载均衡问题转换为异构二分图的边预测问题,能够充分利用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为用户精确匹配到最适合切换的目标小区,从而实现小区间的最优负载均衡。
-
公开(公告)号:CN1196767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339203.3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高铁场景公专网协同优化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方法包括:基于获取数据确定公专网网络状态特征,获取数据至少包括接入公网小区的第一终端和接入专网小区的第二终端的测量报告数据,公专网网络状态特征反映公网和专网的网络状态;将公专网网络状态特征输入至已训练的功率调整模型中,获取功率调整模型输出的功率调整动作,其中,功率调整模型是基于强化学习算法训练得到的模型,功率调整动作包括公网小区的各个波束的功率调整方案;基于功率调整动作调整公网小区的波束功率。本发明提供的方案不需要为专网分配独立的频率,而是基于公网和专用的实际状态实时地对公网小区的功率进行波束级调整,实现降低公网对专网的干扰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5052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52000.2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浙江)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移动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IPC: H04W24/02 , H04W24/10 , H04B17/309 , H04B17/39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信号快衰落识别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基站采集的MRO数据,并从MRO数据中提取各终端用户的无线信号数据;基于第一窗口尺寸,对无线信号数据进行滑窗处理,并对当前的第一窗口内的第一信号段进行粗识别,确定第一信号段是否存在快衰落;若第一信号段存在快衰落,基于第二窗口尺寸,对第一信号段进行滑窗处理,并采用曼‑肯德尔算法对各第二窗口内的第二信号段进行突变检测,确定第一信号段中的快衰落时间段;第二窗口尺寸小于第一窗口尺寸。通过双重滑窗处理和曼‑肯德尔算法的突变检测,避免了因信号瞬间变化导致的对快衰落的误判,提高了对快衰落识别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0211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82683.9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B17/391 , G06N3/0442 , G06N3/084 , G06N3/048 , H04B17/3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网络负荷预测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无线网络负荷数据和协变负荷数据,确定协变输入向量;将协变输入向量输入至负荷预测模型,得到负荷预测模型输出的第一预设时刻的预测负荷数据;负荷预测模型是基于历史协变输入向量及其负荷数据标签训练得到的。本发明提供的无线网络负荷预测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通过在无线网络负荷预测时考虑与无线网络负荷数据协变相关的指标数据,从而得到更高精度的预测负荷数据,并依赖更高精度的预测负荷数据对网络性能和资源分配进行更好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79993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696994.9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浙江)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移动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对采集到的原始红外人脸图像进行人像分割,得到分割后的第一红外人脸图像;在所述第一红外人脸图像存在局部光照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红外人脸图像输入第一循环生成对抗网络,输出光照均衡校正的第二红外人脸图像;将所述第二红外人脸图像输出第二循环生成对抗网络,输出所述第二红外人脸图像对应的第一可见光人脸图像;基于所述第二红外人脸图像和所述第一可见光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得到所述原始红外人脸图像的人脸识别结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