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91974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0693703.0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LTE系统间流量自适应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当前业务与历史业务预测结果的匹配度,获取待分析数据源;基于所述待分析数据源,按照预定步长进行调整,获取当前互操作参数值。本发明提出LTE系统间流量自适应方法,通过历史业务的预测结果与当前业务的匹配度,结合优化目标进行调整,获取互操作参数值;利用获取的互操作参数值进行LTE系统的互操作,实现以让用户尽量驻留在LTE网络为目的。本发明所述方法基于历史数据进行动态评估,不需要依赖人工的优化经验,实现流量自适应调整,可以达到稳定的调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982333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711449778.0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TD‑LTE深度覆盖补盲的选址方法,包括:将待补盲的LTE小区划分为多个栅格,获取每个栅格内目标采样点上报的测量报告事件类MRE数据;将所述每个栅格内目标采样点上报的MRE数据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工参表进行匹配,确定每个栅格对应的GSM站点;将所有确定的GSM站点按照频段分组,并按照预设排序规则对每个组的GSM站点进行排序,将每个组排序最前的GSM站点位置作为所述补盲的LTE小区的补盲站址。本发明提供的一种TD‑LTE深度覆盖补盲的选址方法及系统,通过用MRE数据反应用户实际覆盖情况相比仿真计算更为准确,并且计算过程不再依靠人工现场操作,时效性和经济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07734525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610654653.0
申请日:2016-08-1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IPC: H04W2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扫频的LTE系统RS平衡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每一终端的路径传输损耗;根据所述每一终端的路径传输损耗分别校正每一终端自身接收到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0和RSRP1;将所有终端校正后的RSRP0的平均值确定为第一结果值,将所有终端校正后的RSRP1的平均值确定为第二结果值;判断第一结果值与第二结果值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如果第一结果值与第二结果值的差值的绝对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判断秩rank2传输块TB数比例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如果rank2 TB数比例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基站天线存在参考信号失衡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09392019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710692624.8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集中化的LTE网络容量均衡优化方法,包括:对网络容量等级进行分层,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网络负荷情况;识别交叠覆盖区域,并在不同等级下对交叠覆盖区域均衡、站间均衡进行动态调整。通过对网络负荷自分层模型与通用资源池的智能匹配,实现不同网络情况下的容量均衡优化,通过根据分层配置小区容量等级指示、小区RRC连接用户数门限、小区Active‑ERAB数门限;栅格化识别交叠覆盖区域,并引入流量、PRB利用率修正因子分层动态调整;分层动态调整;分层调整功控;引入接通率修正因子动态调整;识别系统间交叠覆盖区域,分层调整;可以随着网络变化对负荷进行自适应判断,应对大话务流量的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09391974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710693703.0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LTE系统间流量自适应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当前业务与历史业务预测结果的匹配度,获取待分析数据源;基于所述待分析数据源,按照预定步长进行调整,获取当前互操作参数值。本发明提出LTE系统间流量自适应方法,通过历史业务的预测结果与当前业务的匹配度,结合优化目标进行调整,获取互操作参数值;利用获取的互操作参数值进行LTE系统的互操作,实现以让用户尽量驻留在LTE网络为目的。本发明所述方法基于历史数据进行动态评估,不需要依赖人工的优化经验,实现流量自适应调整,可以达到稳定的调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734525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610654653.0
申请日:2016-08-1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IPC: H04W2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扫频的LTE系统RS平衡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每一终端的路径传输损耗;根据所述每一终端的路径传输损耗分别校正每一终端自身接收到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0和RSRP1;将所有终端校正后的RSRP0的平均值确定为第一结果值,将所有终端校正后的RSRP1的平均值确定为第二结果值;判断第一结果值与第二结果值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如果第一结果值与第二结果值的差值的绝对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判断秩rank2传输块TB数比例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如果rank2 TB数比例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基站天线存在参考信号失衡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07978324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610941875.0
申请日:2016-10-25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语音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无线通信网中语音数据包的包长度、IP类型、第一切换次数和第二切换次数;根据所述包长度和所述IP类型,查表得到对应的语音等级系数;根据所述第一切换次数、所述第二切换次数和所述语音等级系数,计算得到评估系数;根据所述评估系数和预设表达式,计算得到语音质量评估值。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语音数据包的包长度和IP类型综合判决来得到相应的语音等级系数,并通过统计基站的切换次数综合得到实时的语音质量,不需要繁琐的测试过程和复杂的测试设备,且通过控制不同的语音数据包,方便获得单次实时语音质量和整个区域的语音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982333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711449778.0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TD‑LTE深度覆盖补盲的选址方法,包括:将待补盲的LTE小区划分为多个栅格,获取每个栅格内目标采样点上报的测量报告事件类MRE数据;将所述每个栅格内目标采样点上报的MRE数据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工参表进行匹配,确定每个栅格对应的GSM站点;将所有确定的GSM站点按照频段分组,并按照预设排序规则对每个组的GSM站点进行排序,将每个组排序最前的GSM站点位置作为所述补盲的LTE小区的补盲站址。本发明提供的一种TD‑LTE深度覆盖补盲的选址方法及系统,通过用MRE数据反应用户实际覆盖情况相比仿真计算更为准确,并且计算过程不再依靠人工现场操作,时效性和经济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08243405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611219608.9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指纹库的建立方法、测量报告MR的定位方法及装置。该指纹库的建立方法包括:获取待建立指纹库的数据源,数据源包括待分析区域的测量报告MR数据、用户面S1‑U数据和控制面S1‑MME数据;关联测量报告MR数据、用户面S1‑U数据和控制面S1‑MME数据,以将用户面S1‑U数据中的用户经纬度信息增加到测量报告MR数据中;对待分析区域进行栅格划分,将更新后的测量报告MR数据匹配到对应的栅格中;分别根据各个栅格的更新后的测量报告MR数据获取各个栅格对应的特征向量,建立指纹库。本发明实施例将增加了用户经纬度信息的测量报告MR数据匹配到对应的栅格中,根据测量报告MR数据建立的指纹库在满足覆盖的广度和深度的前提下,保证了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392019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0692624.8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集中化的LTE网络容量均衡优化方法,包括:对网络容量等级进行分层,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网络负荷情况;识别交叠覆盖区域,并在不同等级下对交叠覆盖区域均衡、站间均衡进行动态调整。通过对网络负荷自分层模型与通用资源池的智能匹配,实现不同网络情况下的容量均衡优化,通过根据分层配置小区容量等级指示、小区RRC连接用户数门限、小区Active-ERAB数门限;栅格化识别交叠覆盖区域,并引入流量、PRB利用率修正因子分层动态调整;分层动态调整;分层调整功控;引入接通率修正因子动态调整;识别系统间交叠覆盖区域,分层调整;可以随着网络变化对负荷进行自适应判断,应对大话务流量的冲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