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26181A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810219061.1
申请日:2008-11-12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是针对把互动评论的最新评论内容实时地更新到手机客户端的存储设备上。整个推送程序运行状态一直都是保持在手机客户端后台运行。当客户端空闲时,就可以进行评论内容的更新。当客户端需要读取相关的内容时,就从本地的储存设备里读取,不用再等待去访问网络,访问数据库等漫长的过程。提高客户端的响应速度和提高用户体现。
-
公开(公告)号:CN101364329A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810198694.9
申请日:2008-09-23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通信设备的非接触式公交卡类应用系统及管理方法,系统包括作为用户终端的移动通信设备(4)、公交系统(1)、离线帐户管理平台(2)以及移动支付平台(3),所述移动通信设备(4)接入移动支付平台(3)的移动通信网络,且移动通信设备(4)通过非接触感应设备(5)与公交系统(1)交互,所述公交系统(1)、离线账户管理平台(2)以及移动支付平台(3)依次连接。本发明将移动通信设备,特别是手机作为公共交通系统的电子票据载体,使得手机既可以实现原有的通讯功能,又同时能取代公共交通系统的IC卡,方便了用户出行。
-
公开(公告)号:CN101359385A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810198698.7
申请日:2008-09-23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IPC: G06Q2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非接触式精准营销系统及营销方法,系统包括非接触式应用系统(1)、账户运营平台(2)、消费机具(3)、非接触感应终端(5),所述非接触式应用系统(1)分别与账户运营平台(2)、消费机具(3)连接,所述消费机具(3)与非接触感应终端(5)连接,所述非接触感应终端(5)通过移动网络(6)与账户运营平台(2)连接。本发明通过非接触感应技术将移动通信技术和电子支付技术融合在一起,一方面方便了用户的消费,另一方面也方便商家有针对性的发送各种迎合消费者的精准营销信息,推动了消费者跟商家之间的互动,也推动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积极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1505284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810219062.6
申请日:2008-11-12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了一种智能的信息动态推送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后台服务器通过与客户端的交互获取用户在线阅读数据记录;以及所述后台服务器向所述客户端智能地动态推送与所述用户在线阅读数据记录相关的信息内容。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弥补了现有手机客户端内容定制推送技术中用户操作门槛高的不足,提高了推送内容机制建立的实现性,同时通过用户阅读行为信息挖掘,动态更新用户阅读习惯数据,客观反映用户阅读时内容喜好和时间段需求,提高了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阅读获取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359384A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810198696.8
申请日:2008-09-23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IPC: G06Q2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非接触式联机消费管理方法,该方法实施于由非接触式应用系统、帐户运营平台、消费机具、非接触感应终端组成的系统上,包括如下步骤:(1)用户使用非接触感应终端在消费机具上进行感应识别;(2)消费机具传送消费金额数据至帐户运营平台进行扣费;(3)判断扣费是否成功,成功则执行下一步,否则返回错误代码;(4)帐户运营平台返回成功扣费通知给消费机具;(5)帐户运营平台生成用户消费帐单记录,并存储该记录。
-
公开(公告)号:CN101359383A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810198695.3
申请日:2008-09-23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IPC: G06Q2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通信的非接触卡应用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系统包括应用及离线账户管理平台(1)、移动支付平台(2)及移动终端(4),所述应用及离线账户管理平台(1)和移动支付平台(2)相互连接,所述移动终端(4)通过非接触感应识别装置(3)与应用及离线账户管理平台(1)连接,且移动终端(4)接入移动支付平台(2)的移动通信网络。本发明通过无线通信设备作为各种电子支付平台的电子货币,免去了用户携带大量不同IC卡的弊病,且还可以分析用户的消费行为,根据用户的消费习惯和喜好,为其下发精准消费信息等资讯,实现为商户与用户提供的精准营销的双向服务,进一步推动电子支付模式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1388129A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810198697.2
申请日:2008-09-23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非接触式脱机消费管理方法,该方式实施于由非接触式应用系统、账户运营平台、消费机具、非接触感应终端组成的系统上,包括如下步骤:(1)用户使用非接触感应终端在消费机具上进行感应识别;(2)消费机具扣取非接触感应终端内电子钱包相应的消费金额;(3)判断扣费是否成功,成功则执行下一步,否则返回错误代码;(4)消费机具将消费记录传送到账户运营平台;(5)结束脱机消费。
-
公开(公告)号:CN201322961Y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820200896.8
申请日:2008-09-23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移动通信的非接触卡应用管理系统,包括应用及离线账户管理平台(1)、移动支付平台(2)及移动终端(4),所述应用及离线账户管理平台(1)和移动支付平台(2)相互连接,所述移动终端(4)通过非接触感应识别装置(3)与应用及离线账户管理平台(1)连接,且移动终端(4)接入移动支付平台(2)的移动通信网络。本实用新型通过无线通信设备作为各种电子支付平台的电子货币,免去了用户携带大量不同IC卡的弊病,且还可以分析用户的消费行为,根据用户的消费习惯和喜好,为其下发精准消费信息等资讯,实现为商户与用户提供的精准营销的双向服务,进一步推动电子支付模式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201004650Y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620067456.0
申请日:2006-11-1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庭网络网关,连接有移动通信网络及家居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移动通信模块和网关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移动通信模块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外部系统进行通信,并将获取的控制指令传送给网络控制模块;网关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并解析来自移动通信模块的控制指令,并根据解析结果对相应的家居设备的控制,并接收所述家居设备的执行结果。该家庭网络网关有机地结合了移动通信功能和对家居设备的控制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00973121Y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200620067457.5
申请日:2006-11-1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多媒体电子相册系统,包括具有多媒体信息处理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具有接收并播放多媒体信息的多媒体电子相册,移动通信终端与多媒体电子相册通过移动通信网络相互通信。该电子相册系统应用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多媒体信息服务在家庭中的实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