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2923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110638820.3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汇聚分流设备的管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管控方法包括:获取汇聚分流设备上报的流量时序特征数据,该流量时序特征数据用于反映汇聚分流设备连接的各网元基于设定时间粒度的统计特征;基于流量时序特征数据和预先训练的网元识别模型确定汇聚分流设备上存在变化的网元识别结果;基于网元识别结果更新汇聚分流设备的配置参数。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自动确定汇聚分流设备上存在变化的网元识别结果,并基于该网元识别结果更新汇聚分流设备的配置参数,可以有效地降低汇聚分流设备运行维护过程中对人工维护和专业经验的依赖性,提升运行维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96381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857011.1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消息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网络节点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节点接收第一终端的第一上行消息;为所述第一上行消息添加所述第一网络节点对应的第一标识,得到第二上行消息;以及发送所述第二上行消息;其中,第一标识表征对应的网络节点归属的省份。
-
公开(公告)号:CN11880246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064121.6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41/0631 , H04L41/14 , H04L41/16 ,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F18/2415 , G06N3/0464 , G06N3/047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网络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诊断通信网络的网络状态数据;对所述网络状态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高维特征样本;将所述高维特征样本输入多尺度高斯混合模型中进行分类处理,获得故障诊断结果。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多尺度高斯混合模型对通信网络的数据进行故障诊断,能够有效利用数据在高维空间的分布特征,从而提高通信网络故障诊断的诊断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96225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1336228.9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43/0882 , H04L69/1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TCP拥塞窗口的确定方法、终端、电子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在终端发送携带净荷数据的基于TCP协议的第一报文的情况下,从第一报文所在会话的对向方向的报文中,确定出在第一报文在被发送前,且终端收到的最后一个对向方向的第二报文,并将第二报文索引号关联至第一报文的报文信息中;将第一报文与多个第三报文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其中,第三报文为终端在接收到第二报文后需发送的报文;将第一报文的TCP序号、第一报文的净荷数据长度以及第二报文的TCP确认序号确定与排序结果关联的拥塞窗口的值。通过本申请,保证了拥塞窗口确定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3162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1666564.5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6/22 , G06F16/2455 , G06F16/901 , G06N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核查知识图谱模型生成方法、数据核查方法和装置,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数据核查方法,通过获取知识图谱模型;获取待核查目标的XDR数据;根据所述知识图谱模型中的字段名,至少从所述待核查目标的XDR数据中提取与所述字段名对应的第二信息;根据所述第二信息以及所述知识图谱模型节点,生成实际知识图谱;根据所述知识图谱模型,对所述实际知识图谱中各节点的值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生成所述待核查目标的核查结果;其中,所述知识图谱模型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核查知识图谱模型生成方法生成的知识图谱模型;通过知识图谱来进行XDR核查,能够提高核查结果的逻辑性和可解释性,并且能够降低人工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52923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110638820.3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汇聚分流设备的管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管控方法包括:获取汇聚分流设备上报的流量时序特征数据,该流量时序特征数据用于反映汇聚分流设备连接的各网元基于设定时间粒度的统计特征;基于流量时序特征数据和预先训练的网元识别模型确定汇聚分流设备上存在变化的网元识别结果;基于网元识别结果更新汇聚分流设备的配置参数。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自动确定汇聚分流设备上存在变化的网元识别结果,并基于该网元识别结果更新汇聚分流设备的配置参数,可以有效地降低汇聚分流设备运行维护过程中对人工维护和专业经验的依赖性,提升运行维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1629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559965.3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回传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数据回传方法包括:接收交换机发送的核心网数据;将所述核心网数据回传至所述核心网数据携带的第一信息所指示的归属区域的接收网关。本发明的方案,能够将大区中心的属于各归属区域的核心网数据回传至归属区域内。
-
公开(公告)号:CN11691553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331003.2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12/28 , H04L61/2503 , H04L101/65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通信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用户终端从核心网设备获取第一静态IPv6地址;用户终端使用第一静态IPv6地址接入无线通信网络;用户终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直接与智能家居控制终端进行通信;其中,智能家居控制终端使用从核心网设备获取的第二静态IPv6地址接入无线通信网络,第一静态IPv6地址是核心网设备根据用户终端的相关信息和用户终端接入的接入点的相关信息配置的,第二静态IPv6地址是核心网设备根据智能家居控制终端的相关信息和智能家居控制终端接入的接入点的相关信息配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82362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1576709.1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20/40 , H04L65/75 , H04N7/14 , H04N7/15 , H04L65/403 , H04L65/4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增强型通话业务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视频通话过程中的视频码流报文;提取视频码流报文中视频帧的帧长度;对视频帧的帧长度基于视频帧的时间信息,构建帧长度时间序列;将帧长度时间序列输入预先训练的模型,得到帧长度时间序列的增强型通话业务的业务识别结果。通过提取视频码流报文中的视频帧的帧长度,基于该视频帧的帧长度构建帧长度时间序列,利用预先训练的模型和该帧长度时间序列实现增强型通话业务的智能识别,如此,无需对视频码流报文进行解码,可以有效节省算力资源消耗,此外,由于不需要解析用户的视频通话内容,可以有效保护用户隐私,提升视频通话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9092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837659.6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令勇 , 韩晨 , 杨锐 , 司炜 , 张誌 , 卢在伟 , 宋上雷 , 张延彬 , 段保平 , 李宜然 , 邢庆文 , 董春辉 , 李坤 , 任向进 , 李哲 , 杨滨 , 岳思思 , 陈龙 , 孙现超
IPC: H04W24/08 , H04L41/14 , H04L43/0894 , H04L43/085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评估模型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评估设备的网络状态数据;其中,相邻待评估设备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传输链路,每个所述传输链路预设有多个网络评估指标;基于所述网络状态数据计算每个所述传输链路在各网络评估指标下的劣化度;其中,所述劣化度用于指示对应传输链路在各网络评估指标下的目标指标值与全部传输链路在各网络评估指标下的平均指标值之间的差异程度;根据所述目标指标值和所述劣化度,建立每个所述网络评估指标的评估模型;其中,所述评估模型用于对所述待评估设备在每个网络评估指标下的质量进行质量评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