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1447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15971.1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生产冷杉醇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属于环境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冷杉醇的工程菌的发酵周期较长、产量较低、成本较高,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生产冷杉醇的基因工程菌,基于冷杉中的冷杉醇合成酶基因,在大肠杆菌内构建了完整的冷杉醇合成代谢途径,构建具有功能性的无膜细胞器系统,并通过锚肽相互作用使酶募集到无膜细胞器内,形成代谢物通道。本发明提供的基因工程菌可直接从菌体中获得高产量冷杉醇,提高了冷杉醇的产量,缩短了基因工程菌生产冷杉醇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95569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1470419.9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实现工程菌细胞内碳原子和还原力内循环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针对工程菌发酵生产化学品的过程中存在的CO2形式的碳源流失和还原力NAD(P)H净生成导致碳原子经济性不高的问题,本发明将具有固碳功能的丙酮羧化酶和消耗还原力的3‑羟基丁酸脱氢酶导入碳流失和还原力过剩的化学品生产菌株中,实现了工程菌细胞内碳原子和还原力内循环,从而提高碳原子经济性。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构建异戊二烯和3‑羟基丁酸联产菌株,碳原子经济性提高了2.7倍。
-
公开(公告)号:CN11991321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17353.7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催化制备中草酸的方法,属于生物催化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目前中草酸生产过程中通常存在需要使用贵金属催化剂、有机溶剂,存在着环境污染、过程安全性低的问题。所述生物催化制备中草酸的方法以重组大肠杆菌经发酵培养获得的菌体为催化剂,以1,3‑二羟基丙酮为原料,在水体系中催化得到2‑酮基丙二醛,再通过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的催化作用下,获得含有中草酸的溶液,采用含有中草酸的溶液提取中草酸。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以生物酶为催化剂,以水为溶剂进行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无污染等显著特点。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适用于中草酸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02041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211725637.8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 B01J20/20 , C01B32/168 , B01J20/28 , B01J20/30
Abstract: 一种生物催化体系中糠胺吸附分离的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生物催化体系糠胺分离材料的空白,重点解决多壁碳纳米管材料吸附容量低、易团聚、难回收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生物催化体系中糠胺吸附分离的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具体为选取高比表面积、丰富共轭结构的多壁碳纳米管材料实现与糠胺呋喃环的π‑π相互作用,进一步以氧化改性引入含氧官能团,提高材料的分散性能与亲水性;利用原位聚合反应于多壁碳纳米管表面接枝羧基功能基,通过离子键、静电相互作用等提高对糠胺选择性吸附,最后通过磁性修饰提高材料可回收性,从而获得高效糠胺吸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95661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321675.6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 C12N1/14 , B09C1/10 , C02F3/34 , C12R1/645 , C02F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株白地霉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提供一种可以降解RDX的白地霉。本发明提供一株白地霉(Galactomyces candidum),所述白地霉的名称为LXC‑LXC‑RD‑6,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20年11月19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208。白地霉对RDX的降解效率达到了71.7%。
-
公开(公告)号:CN115819381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1648831.0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 C07D307/52
Abstract: 一种生物催化体系中糠胺的分离纯化方法,属于生物质分离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生物催化体系糠胺分离纯化的空白,重点解决高菌体、蛋白、无机盐及共存副产物的转氨反应液糠胺分离的难题。提供了一种生物催化体系中糠胺的分离纯化方法,具体为固液分离获得转氨反应清液;吸附分离糠胺;吸附分离丙酮酸。本发明的方法利用简单的固液分离去除菌体、蛋白,通过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材料的物理尺寸匹配、π‑π‑共轭相互作用特异性吸附生物催化体系糠胺,并经脱附获得高纯度糠胺,收率达到95%;并且对转氨反应液的副产物丙酮酸进一步吸附分离,回收高附加值丙酮。
-
公开(公告)号:CN11637137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10281890.7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 B01J20/26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4
Abstract: 一种双功能基间苯三酚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吸附分离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由于间苯三酚水溶性好、稳定性差,而导致缺乏高亲和性、高选择性的分离材料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具体是将基体材料与功能单体、催化剂混合反应,制备得到季铵化材料,利用引入单体的C=C结构,与预组装的间苯三酚、功能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构建分子印迹腔。本发明所述方法首先生成季铵化材料,利用氢键、静电相互作用,与间苯三酚的酚羟基特异性结合,再此基础上,利用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独特的尺寸匹配、氢键作用,高效识别间苯三酚,最终实现了双功能吸附分离间苯三酚。
-
公开(公告)号:CN11805690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1
申请号:CN202211453731.2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羧酸还原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酶工程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为了提高羧酸还原酶对短链脂肪酸2,4‑二羟基丁酸的催化活性。本发明提供一种羧酸还原酶突变体,所述突变体是以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的羧酸还原酶为出发序列,对第259、284、511位中的至少一个氨基酸突变获得的。本发明提高了羧酸还原酶催化2,4‑二羟基丁酸的活性,为羧酸还原酶改造进而提高催化短链脂肪酸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并且实现羧酸还原酶与醇脱氢酶级联催化2,4‑二羟基丁酸合成1,2,4‑丁三醇。
-
公开(公告)号:CN116253831B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0290636.3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 C08F220/54 , C08F220/56 , C08F226/06 , C08F222/14 , C08J9/26 , C08L33/24 , C08L33/26 , C08L39/04 , B01J20/26 , B01J20/30 , B01D15/08
-
公开(公告)号:CN115178290B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210646609.0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核壳结构ZSM‑5@mSiO2‑SO3H型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催化玉米芯制备糠醛的方法。本发明属于生物质制备糠醛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目前用于催化玉米芯生成糠醛Core‑shell型催化剂催化活性不高以及糠醛产率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核壳结构ZSM‑5@mSiO2‑SO3H型催化剂核为球形ZSM‑5,壳为磺化的介孔SiO2。方法:步骤1:制备球形ZSM‑5颗粒;步骤2:制备ZSM‑5@mSiO2;步骤3:纯化、接枝MPTMS;步骤4:制备ZSM‑5@mSiO2‑SO3H。应用:采用核壳结构ZSM‑5@mSiO2‑SO3H型催化剂催化玉米芯制备糠醛。本发明催化剂为核壳纳米结构,ZSM‑5@mSiO2‑SO3H形貌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