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催化制备中草酸的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1321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17353.7

    申请日:2023-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催化制备中草酸的方法,属于生物催化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目前中草酸生产过程中通常存在需要使用贵金属催化剂、有机溶剂,存在着环境污染、过程安全性低的问题。所述生物催化制备中草酸的方法以重组大肠杆菌经发酵培养获得的菌体为催化剂,以1,3‑二羟基丙酮为原料,在水体系中催化得到2‑酮基丙二醛,再通过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的催化作用下,获得含有中草酸的溶液,采用含有中草酸的溶液提取中草酸。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以生物酶为催化剂,以水为溶剂进行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无污染等显著特点。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适用于中草酸的生产。

    一种生物催化体系中糠胺吸附分离的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2041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211725637.8

    申请日:2022-12-30

    Inventor: 咸漠 姜龙 徐超

    Abstract: 一种生物催化体系中糠胺吸附分离的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生物催化体系糠胺分离材料的空白,重点解决多壁碳纳米管材料吸附容量低、易团聚、难回收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生物催化体系中糠胺吸附分离的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具体为选取高比表面积、丰富共轭结构的多壁碳纳米管材料实现与糠胺呋喃环的π‑π相互作用,进一步以氧化改性引入含氧官能团,提高材料的分散性能与亲水性;利用原位聚合反应于多壁碳纳米管表面接枝羧基功能基,通过离子键、静电相互作用等提高对糠胺选择性吸附,最后通过磁性修饰提高材料可回收性,从而获得高效糠胺吸附材料。

    一种生物催化体系中糠胺的分离纯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19381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1648831.0

    申请日:2022-12-21

    Inventor: 咸漠 徐超 姜龙

    Abstract: 一种生物催化体系中糠胺的分离纯化方法,属于生物质分离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生物催化体系糠胺分离纯化的空白,重点解决高菌体、蛋白、无机盐及共存副产物的转氨反应液糠胺分离的难题。提供了一种生物催化体系中糠胺的分离纯化方法,具体为固液分离获得转氨反应清液;吸附分离糠胺;吸附分离丙酮酸。本发明的方法利用简单的固液分离去除菌体、蛋白,通过聚苯乙烯二乙烯苯材料的物理尺寸匹配、π‑π‑共轭相互作用特异性吸附生物催化体系糠胺,并经脱附获得高纯度糠胺,收率达到95%;并且对转氨反应液的副产物丙酮酸进一步吸附分离,回收高附加值丙酮。

    一种双功能基间苯三酚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37137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10281890.7

    申请日:2023-03-22

    Abstract: 一种双功能基间苯三酚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吸附分离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由于间苯三酚水溶性好、稳定性差,而导致缺乏高亲和性、高选择性的分离材料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具体是将基体材料与功能单体、催化剂混合反应,制备得到季铵化材料,利用引入单体的C=C结构,与预组装的间苯三酚、功能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构建分子印迹腔。本发明所述方法首先生成季铵化材料,利用氢键、静电相互作用,与间苯三酚的酚羟基特异性结合,再此基础上,利用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独特的尺寸匹配、氢键作用,高效识别间苯三酚,最终实现了双功能吸附分离间苯三酚。

    一种羧酸还原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5690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1

    申请号:CN202211453731.2

    申请日:2022-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羧酸还原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酶工程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为了提高羧酸还原酶对短链脂肪酸2,4‑二羟基丁酸的催化活性。本发明提供一种羧酸还原酶突变体,所述突变体是以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的羧酸还原酶为出发序列,对第259、284、511位中的至少一个氨基酸突变获得的。本发明提高了羧酸还原酶催化2,4‑二羟基丁酸的活性,为羧酸还原酶改造进而提高催化短链脂肪酸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并且实现羧酸还原酶与醇脱氢酶级联催化2,4‑二羟基丁酸合成1,2,4‑丁三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