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5636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43957.4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腐蚀、抗高温蠕变压铸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轻质金属材料技术领域。该铸镁合金的组成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Al:7.0~11.5wt.%,Zn:0.5~2.0wt.%,Mn:0.3~0.4wt.%,RE:0.2~2.5wt.%,Yb:0.1~3.3wt.%,Sm:0.1~5.8wt.%,Sr:0.1~2.0wt.%,余量为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RE为混合稀土。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耐腐蚀、抗高温蠕变压铸镁合金的制备方法。经测试表明:在施加应力50MPa,测试温度150℃的条件下,本发明的镁合金100h稳态蠕变速率为1.81×10‑9s‑1,100h蠕变应变为0.18%;经过35℃,5%NaCl中性盐雾试验100小时,腐蚀速率为0.055mg/cm2day。
-
公开(公告)号:CN105382227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859206.4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B22D11/1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镁合金半连续铸造的分流装置及铸造系统,该分流装置包括氧化锆基体多孔环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氧化锆基体多孔环两端的上盖和下盖,使所述氧化锆基体多孔环与上盖和下盖形成腔体;所述上盖设有孔,使镁合金液体通过所述孔进入到腔体中;在所述腔体内,所述下盖设有分流锥;所述孔和分流锥同轴;所述氧化锆基体多孔环中的孔包括封闭孔和连通孔,所述氧化锆基体多孔环中的孔的平均直径为5~20mm;连通孔通道的总体积占氧化锆基体多孔环体积的20%~50%。该分流装置应用在半连续铸造系统中,经过多孔环的侧壁中曲折的孔,使得镁合金液体从侧壁的孔以渗透形式流出,充分降低成分偏析几率,进而降低热裂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3993212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195909.7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延展性稀土镁合金,属于稀土镁合金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镁合金的延展性无法满足冲压过程的条件,含锂镁合金又存在耐腐蚀性差、成本高的缺陷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稀土镁合金的组成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1-2wt.%的Y,0.1-2wt.%的Zn,余量为Mg。该稀土镁合金在保持优异的力学性能的同时具有高延展性,且不含有锂金属成分,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含锂镁合金易受腐蚀的缺陷,可以轧制成0.3mm薄板,能够在室温下进行深度冲压,从而可以大规模应用在3C电子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073702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314895.6
申请日:2014-07-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AE44制备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进一步提高了Mg-Al-RE系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高温力学性能和高温蠕变性能。本发明的稀土镁合金的组成及质量百分比为:Al:3.4-4.4%;La:2.5-4.0%;Sr:0.1-1.2%;Mn:0.2-0.4%;B:0.01-0.2%;余量为镁。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稀土镁合金的制备方法。该稀土镁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和高温蠕变性能,在200℃的条件下抗拉强度为110-120MPa,屈服强度为90-100MPa,延伸率为17-22%,在200℃/85MPa条件下,150h的蠕变变形为0.83%。
-
公开(公告)号:CN103243283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201733.7
申请日:2013-05-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细晶稀土镁合金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将稀土镁合金铸锭进行固溶处理,得到固溶处理后的稀土镁合金;然后将所述得到的固溶处理后的稀土镁合金进行热变形加工,得到热变形的稀土镁合金板材,所述热变形加工的温度为350℃~450℃;最后将所述得到的热变形的稀土镁合金板材进行单道次轧下量为50%的累积叠轧,经退火,得到超细晶稀土镁合金。本发明首次采用热变形加工-累积叠轧复合工艺成功制备出了超细晶稀土镁合金,有效解决了由于合金中粗大的LPSO相分布不均而导致的力学性能恶化的问题,并且,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成本低,有利于未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978498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52713.X
申请日:2012-12-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稀土镁合金无法满足工业化的需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稀土镁合金,主要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Zn为1.0~4.0%,Ca为0.1~0.5%,La为0.1~1.0%,Ce为0.3~3.0%,余量为Mg。该稀土镁合金的耐热温度,强度等均高于现有镁合金。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稀土镁合金的制备方法,Mg–Zn–Ca–La/Ce合金的组分设计及原料的选择,结合铸造、热挤压技术和后时效处理,所制备的合金兼具高强、高韧、低成本、良好的耐热及耐蚀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411176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810638152.2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热稀土镁合金,成分为:2~6wt%的Sm;0~6wt%的重稀土元素;0.5~4wt%的Al;0.2~2wt%的Mn;余量为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利用Mg、Sm、Al元素形成一种全新的Mg‑Sm‑Al基面析出相,在高温条件下,Mg‑Sm‑Al相会有效抑制非基面滑移,而在此基础上引入重稀土元素,形成Mg‑RE析出相(大多数为β柱面析出相,少量为γ基面析出相),同时强化镁合金基体,镁合金基体中这两类相的存在可以有效抑制高温柱面滑移、锥面滑移和基面滑移,进而提高镁合金高温强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耐热稀土镁合金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796328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810715392.8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耐热稀土镁合金,成分为:2~6wt%的Sm;0~3wt%的Nd;2~5wt%的重稀土元素;0.5~4wt%的Zn;0.2~3wt%的Zr;余量为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利用Sm、重稀土等元素对Zr元素的电子偏移状态的影响,使富Zr环中的Zr在热处理过程中以Zn‑Zr耐热化合物的形式在镁合金基体的锥面析出。在高温条件下,Zn‑Zr相会有效抑制非基面滑移,在此基础上通过热处理形成Mg‑RE析出相强化镁合金基体。本发明的镁合金中两类相的存在可以有效抑制高温柱面滑移、锥面滑移和基面滑移,提高镁合金高温强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强耐热稀土镁合金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058835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611243409.1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抗高温蠕变压铸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轻质合金及加工技术领域。该铸镁合金的组成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Al:7.0~11.0wt.%,Zn:0.5~2.5wt.%,Mn:0.2~0.4wt.%,富Y:0.05~2.0wt.%,Yb:0.2~3.5wt.%,Sm:0.2~6.0wt.%,Sr:0.1~2.5wt.%,余量为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强度、抗高温蠕变压铸镁合金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镁合金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抗高温蠕变性能。经测试表明:在施加应力50MPa,测试温度160℃的条件下,100h稳态蠕变速率为1.05×10‑9s‑1,100h蠕变应变为0.14%;室温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分别是293MPa、202MPa、8.6%。
-
公开(公告)号:CN104149415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10409425.8
申请日:2014-08-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稀土镁合金包括:稀土镁合金基底;复合在所述稀土镁合金基底上的钛过渡层;复合在所述钛过渡层上的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由碳化物形成。其中,钛过渡层起到释放耐腐蚀层与稀土镁合金基底间的残余应力的作用,提高了耐腐蚀层与稀土镁合金基底之间的结合强度。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稀土镁合金与没有复合耐腐蚀层的稀土镁合金相比,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提高一个数量级;耐腐蚀层与稀土镁合金基底的结合强度达到5B级(ASTM)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