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8531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1776169.1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免小径超薄壁管材矫直过程中矫瘪的方法,属于金属塑性加工领域。该方法包括:(1)机矫前,测量来料管材的外径、壁厚和直线度。(2)根据来料管材的内径确定内支撑管材的外径,内支撑管材的外径较来料管材内径小0.5‑2mm,内支撑管材的硬度要比来料管材硬度值高出70‑120HV。(3)在进入矫直机前,将内支撑管插入来料管材,然后进行矫直,最终得到合格的中间品或成品管材。该方法可避免在超薄壁管材矫直过程中出现矫瘪缺陷,提高超薄壁管材的矫直效率、产品成品率,在航空航天、核电等特种设备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19812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10817084.2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化生产1吨镍基变形高温合金电渣重熔锭头部碳含量的控制方法,属于电渣重熔技术领域。真空感应熔炼Φ290mm电极棒;重熔在保护气氛下进行,结晶器公称直径为Φ以上烘烤6h以上,电极350℃烘烤6h以上。当铸锭熔炼重量达到40%左右的时候,通过合金加料器向结晶器内加入碳粉或碳颗粒。本工艺可使重熔后电渣锭头部碳含量与尾部碳含量差别大的特点得到解决。
-
公开(公告)号:CN11519812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17084.2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化生产1吨镍基变形高温合金电渣重熔锭头部碳含量的控制方法,属于电渣重熔技术领域。真空感应熔炼Φ290mm电极棒;重熔在保护气氛下进行,结晶器公称直径为Φ以上烘烤6h以上,电极350℃烘烤6h以上。当铸锭熔炼重量达到40%左右的时候,通过合金加料器向结晶器内加入碳粉或碳颗粒。本工艺可使重熔后电渣锭头部碳含量与尾部碳含量差别大的特点得到解决。
-
公开(公告)号:CN11571721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1447039.9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岭澳核电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4 , C22C38/50 , C22C38/54 , C21D8/10 , C22B9/20 , C22C3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铋快堆燃料组件用不锈钢包壳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壳管材料包括元素Fe、Cr、Ni、Mn、Ti、Mo、Al、C、Si、B,其中它们在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0.04%≤C≤0.08%、15.0%≤Cr≤17.0%、14.0%≤Ni≤16.0%、0.3%≤Si≤0.5%、1.0%≤Mn≤1.2%、0.2%≤Ti≤0.5%、1.3%≤Mo≤1.5%、0.003%≤B≤0.004%、0≤Al≤0.3%,且Ti和C的质量百分含量之比Ti/C为(4‑6):1;余量为Fe;制备方法:经过真空感应熔炼和真空电弧自耗重熔制得合金铸锭,将其进行锻造并轧制,得到不锈钢包壳管。本发明提出的不锈钢包壳管材料具有良好的室温、高温力学性能和优异的耐铅铋液态金属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233113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0816597.1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2C38/06 , C22C38/04 , C22C38/58 , C22C38/50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44 , C22C38/42 , C22C38/54 , C22C38/02 , C22C33/04 , C21D6/02 , B21C37/06 , C21D8/10 , G21C3/07 , G21C3/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含有钽元素的不锈钢合金、不锈钢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C0.04‑0.15%;Cr16.0‑20.0%;Ni20.0‑28.0%;Al3.0‑5.0%;Mn1.2‑3.0%;Ti0.05‑0.5%;V≤0.5%;Nb≤1.0%;Ta0.01‑1.0%;Mo1.3‑2.5%;Cu0.01‑2.0%;B≤0.005%;Si≤0.3%;N≤0.005%;O≤0.005%;S≤0.005%;P≤0.01%;余量的Fe。根据本申请的含有钽元素的不锈钢合金,能够耐高温液态铅铋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36933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816608.6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2C38/06 , C22C38/04 , C22C38/58 , C22C38/50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44 , C22C38/54 , C22C38/02 , C21D8/10 , G21C3/07 , G21C21/00 , B21C37/06 , B21J5/00 , B21J5/06 , B21J5/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不锈钢材料、不锈钢包壳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C0.04‑0.08%、Cr16.0‑20.0%、Ni20.0‑28.0%、Al3.0‑5.0%、Mn1.2‑3.0%、Ti≤0.5%、V≤0.5%、Nb≤1.0%、Mo1.3‑2.5%、B≤0.005%、Si≤0.3%、O≤0.0015%、N≤0.01%、S≤0.0015%、P≤0.01%,余量的Fe。根据本申请的不锈钢材料、不锈钢包壳管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满足液态铅铋合金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523311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16597.1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2C38/06 , C22C38/04 , C22C38/58 , C22C38/50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44 , C22C38/42 , C22C38/54 , C22C38/02 , C22C33/04 , C21D6/02 , B21C37/06 , C21D8/10 , G21C3/07 , G21C3/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含有钽元素的不锈钢合金、不锈钢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C0.04‑0.15%;Cr16.0‑20.0%;Ni20.0‑28.0%;Al3.0‑5.0%;Mn1.2‑3.0%;Ti0.05‑0.5%;V≤0.5%;Nb≤1.0%;Ta0.01‑1.0%;Mo1.3‑2.5%;Cu0.01‑2.0%;B≤0.005%;Si≤0.3%;N≤0.005%;O≤0.005%;S≤0.005%;P≤0.01%;余量的Fe。根据本申请的含有钽元素的不锈钢合金,能够耐高温液态铅铋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80774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1025252.6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2C38/02 , C22C38/34 , C22C38/58 , C22C38/50 , C22C38/44 , C22C38/54 , C22C33/04 , C21D8/02 , C21D6/02 , C21D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化物析出提高奥氏体不锈钢性能的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制造领域。本发明针对低Ti/C比、含Si奥氏体不锈钢进行,首先在合金制备过程中利用真空自耗重熔和高温均匀化等方法促进一次碳化物溶解,其次采用冷加工变形在合金中制备出大量变形孪晶,最后通过低温时效处理在合金中实现二次碳化物TiC的细小弥散析出。碳化物颗粒能够钉扎位错提高材料强度,同时提供大量非共格相界面吸收空位提高材料的抗辐照肿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574864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1491914.9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硅奥氏体不锈钢的金相腐蚀剂与显色蚀刻方法,属于高硅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及金相分析技术领域。所述金相腐蚀剂包括腐蚀剂Ⅰ和腐蚀剂Ⅱ,腐蚀剂Ⅰ是由氢氟酸、丙三醇和硝酸按照(15~30):(10~30):10的体积比例混合而成;腐蚀剂Ⅱ是由硫酸和甲醇按照10:90的体积比例混合而成。使用时先将试样浸入腐蚀剂Ⅰ中浸泡2~6min,待表面变成磨砂状态,取出烘干;然后将样品在腐蚀剂Ⅱ中进行电解腐蚀,腐蚀电压为2~3V,电解时间为2~6min,腐蚀后的样品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该金相腐蚀剂及蚀刻方法可以清晰分辨高硅奥氏体不锈钢中析出相χ、σ、Cr3Ni5Si2相和碳化物。
-
公开(公告)号:CN11352877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32542.8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塑性高硅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热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采用等温热时效方法对高硅奥氏体不锈钢锻造钢锭进行700‑900℃、保温24‑128小时的等温时效处理,并保证等温时效处理后其组织中的析出相体积分数达到15‑30%;然后进行750‑850℃等温超塑性变形。本发明方法可避免在热变形过程中产生热裂纹、断裂缺陷,且组织均匀性高,可有效解决高硅奥氏体不锈钢复杂部件的难于热变形加工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