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0814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11653.8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IPC: B01J23/04 , B01J37/02 , C07C67/343 , C07C69/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吸附法制备羟醛缩合制(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酸碱双功能催化剂及其应用。利用二氧化硅载体上羟基氧负离子与活性碱金属离子的静电作用,实现了对活性位点的定向调控,减小了活性组分间团聚、迁移及流失的可能性,提高了活性位点的利用率。与传统浸渍法相比,碱金属活性组分的负载量降低约1/2,活性提升约50%。此方法制备简单,重复性好,可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90432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877698.9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IPC: B01J23/04 , B01J21/06 , B01J37/03 , B01J37/02 , B01J37/00 , B01J35/40 , B01J35/51 , C07C67/343 , C07C69/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毫米级成型催化剂的颗粒尺寸调控方法。该方法包括催化剂颗粒尺寸大小调控及尺寸均匀性调控,利用水溶胶在静态液氨柱中脱水缩聚可形成尺寸均匀的球型催化剂载体,通过调节注射器注射口尺寸及注射速度对催化剂颗粒尺寸大小进行调节,最后,通过浸渍法负载活性组分得到催化剂。本发明提出的毫米级成型催化剂颗粒尺寸调控方法具有催化剂尺寸大小可调、尺寸均一性高、操作简便的优势,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668244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0652687.0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 广东中科亚湾科技有限公司
IPC: C25B11/091 , C25B3/03 , C25B3/20 , B01J29/40 , C07C4/06 , C07C11/06 , C07C11/04 , C07C11/08 , C07C15/04 , C07C15/06 , C07C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强化轻质烷烃裂解多产低碳烯烃的电流响应催化剂及应用,该催化剂主要由MFI型HZSM‑5分子筛与半导体型金属氧化物组成,本发明所述电流响应催化剂可实现温和条件下(300~450℃)轻质烷烃定向裂解制备低碳烯烃,与同等条件下无电场情况相比,轻质烷烃转化率可提高15~40%,低碳烯烃选择性可提高5~20%。基于上述电流响应催化剂的轻烃裂解过程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能量利用率高等优点,解决了传统轻烃催化裂解过程温度高(650~680℃)、能耗高的问题,符合节能环保、绿色的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1866824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52687.0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 广东中科亚湾科技有限公司
IPC: C25B11/091 , C25B3/03 , C25B3/20 , B01J29/40 , C07C4/06 , C07C11/06 , C07C11/04 , C07C11/08 , C07C15/04 , C07C15/06 , C07C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强化轻质烷烃裂解多产低碳烯烃的电流响应催化剂及应用,该催化剂主要由MFI型HZSM‑5分子筛与半导体型金属氧化物组成,本发明所述电流响应催化剂可实现温和条件下(300~450℃)轻质烷烃定向裂解制备低碳烯烃,与同等条件下无电场情况相比,轻质烷烃转化率可提高15~40%,低碳烯烃选择性可提高5~20%。基于上述电流响应催化剂的轻烃裂解过程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能量利用率高等优点,解决了传统轻烃催化裂解过程温度高(650~680℃)、能耗高的问题,符合节能环保、绿色的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18558313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52690.2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IPC: B01J23/04 , B01J35/51 , B01J23/00 , C07C67/343 , C07C69/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形羟醛缩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基于溶胶‑凝胶合成过程,通过酸性组分促进硅源水解制备水溶胶溶液,将水溶胶滴加到由有机溶剂和氨水组成的碱性成形剂中,在表面张力和溶胶局部快速缩聚作用下形成含有酸活性中心的球形载体前体,经干燥、煅烧处理后,采用浸渍法引入碱活性中心到成形载体中,获得对应成形催化剂体系。该制备过程具有流程短、易操作且可重复的优势,可实现规模化制备。所述催化剂应用于合成丙烯酸甲酯反应中,获得了较高的催化性能和稳定性,展现出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60814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06052.8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惠州市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
IPC: B01J23/08 , B01J23/02 , C07C67/343 , C07C45/54 , C07C4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联产甲基丙烯醛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催化剂同时包含两类催化助剂,以提供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醛的催化活性位点。当催化助剂与活性组分的质量比在0.2‑0.45范围内,可实现较高的甲基丙烯酸甲酯选择性;当质量比在0.45‑0.8范围内,可实现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醛联产。本发明的催化剂可以更灵活的调控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醛的产物分布,优化整体工艺的经济性,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4133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68403.1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C29/154 , C07C29/151 , C07C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场驱动温和高效催化CO2加氢制甲醇的方法。所述方法在于将直流电施加于CuZnAl催化剂床层,通过改变催化剂的结构性质以及Cu物种的电子状态,从而有效提高CO2转化率和甲醇选择性。仅施加0.5W功率时,CO2转化率和甲醇的选择性可提高10‑15%。该催化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催化效率高、稳定性好等优势,表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08517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06593.0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8F226/02 , C08F212/36 , C08F222/10 , C08F212/08 , B01J31/06 , C07C45/75 , C07C4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离子液体非均相催化剂,该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包括:(1)由烯丙基胺类物质与有机酸通过酸碱作用合成离子液体单体;(2)离子液体单体与交联剂在引发剂作用下合成聚合离子液体催化剂,并将改聚合离子液体非均相催化剂应用于甲醛与丙醛羟醛缩合制备甲基丙烯醛。与传统均相催化剂相比,该聚合离子液体催化剂对设备腐蚀性小,设备损耗低,易于从反应物中分离回收,减少了操作步骤,降低了能耗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56357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28877.3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载体表面羟基调控方法应用于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催化剂的制备,主要包括载体的处理和催化剂的制备。其中载体的处理包含离子热法处理、脉冲程序焙烧处理和过氧化物处理。不同方式处理后的载体可为后续负载活性组分提供合适范围含量的硅羟基,减少活性组分发生团簇的可能性,进而提高催化活性,且此法制备简单易行,不需利用传统的有机硅烷化试剂,可适用于后续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08517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0206593.0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8F226/02 , C08F212/36 , C08F222/10 , C08F212/08 , B01J31/06 , C07C45/75 , C07C4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离子液体非均相催化剂,该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包括:(1)由烯丙基仲胺类物质与有机酸通过酸碱作用合成离子液体单体;(2)离子液体单体与交联剂在引发剂作用下合成聚合离子液体催化剂,并将改聚合离子液体非均相催化剂应用于甲醛与丙醛羟醛缩合制备甲基丙烯醛。与传统均相催化剂相比,该聚合离子液体催化剂对设备腐蚀性小,设备损耗低,易于从反应物中分离回收,减少了操作步骤,降低了能耗和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