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16658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1811545122.3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硒、硫酸根共掺杂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正极材料为硒和硫酸根共同掺杂改性的高镍正极材料,化学式为LiNixM1‑xSea(SO4)bO2‑a‑b,其中,M为Mn、Co或Al中的至少一种,且0.5≤x<1,0<a≤0.05,0<b≤0.05。本发明利用硒和硫酸根对高镍正极材料进行阴离子掺杂,改善材料晶格结构;硒和硫酸根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能够提高材料在大电流密度下的结构稳定性,明显改善高镍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所得正极材料在2.5‑4.2V电压窗口,0.1C电流密度下,首次循环放电比容量≥190mAh/g,1C电流密度下容量保持率≥90%,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638258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1811551175.6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8 , H01M10/052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正极材料为二氧化钛和氟化锂共修饰的三元正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中二氧化钛和氟化锂的总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7‑3.4%,其通过二氧化钛和氟化锂对三元正极材料的修饰,解决了三元正极材料表面易吸水形成氢氧化锂和碳酸锂,造成碱性过高的问题,使其安全性能和循环性能均明显提高,其倍率性能10C/1C的比值为0.85‑0.91,电流密度为0.2C的充放电条件下比容量为174‑184mAh/g,50次循环后容量保留率≥97.8%。
-
公开(公告)号:CN110828781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911112659.5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IPC: H01M4/1391 , H01M4/131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极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所述正极板的制备过程中加入助熔剂和配合剂,所述助熔剂为四氟硼酸锂;所述配合剂包括聚碳酸酯粉末和/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上述助熔剂和配合剂的加入有效降低了正极板的成型温度,同时,能填充正极板中的孔隙,降低正极板的孔隙率,从而降低界面电阻,提高锂离子电导率,增加正极板压实密度,增加正极板的体积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473675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811556960.0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覆型磷酸铁锰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两种不同的碳源分两步原位包覆制备得到了包覆型磷酸铁锰锂正极材料,同时利用掺杂含氧化合物对磷酸铁锰锂正极材料进行离子掺杂,能够有效修复磷酸铁锰锂正极材料的晶格界面,阻止过渡金属离子在电解液中的溶解,增强正极材料的循环寿命和循环稳定性,提升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所得正极材料具有高倍率性能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其在5C倍率时该包覆型正极材料的放电比容量>148mAh/g,循环1000次后容量保持率>92%,且制备工艺节约能耗,简单易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24144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742633.X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IPC: H01M4/62 ,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化铁/碳复合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所述方法包括:(1)利用氟源的蒸汽和含碳有机物的蒸汽,与铁源反应制备前驱体;(2)对所述前驱体进行热处理,得到氟化铁/碳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利用气相反应引入氟源及碳源,控制粉体形貌,获得高性能氟化铁正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可逆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638282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811556958.3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覆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两种不同的碳源分两步原位包覆制备得到了包覆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同时利用掺杂含氧化合物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进行离子掺杂,有效提升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使其具有高倍率性能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5C倍率时该包覆型正极材料的放电比容量≥142mAh/g,循环1000次后容量保持率大于90%。此外,本发明制得的包覆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振实密度更高,产品粒径更小并且均一,且整个制备过程采用一步法完成,适用于大规模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1029648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911365102.2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掺杂全固态电解质膜、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方法包括:在含有气态掺杂源的反应体系中,采用激光辐照在全固态电解质片上,扫描,得到表面掺杂全固态电解质膜。本发明所述表面掺杂全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与目前常用的固态混料热处理掺杂方式相比,固态电解质膜的掺杂的均匀性大大提高,晶格掺杂量的控制更精确;而且能够精准地实现膜材料表层的掺杂,改善膜材料界面性质的同时不影响膜内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制备得到的固态电解质膜对固态锂电池界面处空间电荷层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993925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911423864.3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硅基负极材料包括硅基内核和包覆在其表面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由氮掺杂的石墨烯、氮掺杂的含氢的锂钛氧化合物和氮掺杂的六方相氧化钨的复合物组成的第一包覆物和由介孔碳层组成的第二包覆物,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硅基材料、第一包覆物分散在溶剂中,得到分散液,之后经喷雾干燥,得到内核材料;(2)将三嵌段共聚物、氨基醇和步骤(1)中的内核材料分散在溶剂中,得到分散液;(3)将步骤(3)的分散液中加入多巴胺,进行聚合反应,之后在惰性气氛下碳化得到所述硅基负极材料;本发明所述硅基负极材料的结构和循环稳定性明显改善,硅基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也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736249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97033.0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IPC: H01M4/62 ,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氟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所述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Fe1‑x‑yCoxAlyF3,其中,0
-
公开(公告)号:CN112701287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597080.5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IPC: H01M4/62 , H01M4/58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F3基复合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所述复合正极材料包括FeF3、Mxene和氮掺杂碳材料。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包含铁源、调控剂、氮源和Mxene的混合溶液;2)将所述的混合溶液干燥后,煅烧,得到前驱体;3)将前驱体用隔离物包裹,将氟源放置于第一容器中,将上述包裹有隔离物的前驱体和第一容器分别放置于密闭反应器中,加热处理,得到FeF3基复合正极材料;其中,所述调控剂作为碳源。本发明引入Mxene及氮掺杂碳材料改善材料电子电导,构建氟化铁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可逆比容量高、倍率性能佳、循环稳定性好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