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6443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671587.8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乏燃料干法后处理中产生的挥发性裂变产物捕集装置和捕集方法,该装置包括催化反应装置、干燥器1、固定床吸附装置1、液体吸附装置、干燥器2及固定床吸附装置2,通过模拟流出物包括放射性氚、碳14、碘129和惰性气体Kr和Xe,分别以非放射性的氢气、二氧化碳、甲基碘、Kr和Xe的混合气作为模拟气源,通过各部件对混合气中的各物质进行分类协调吸收,最终达到模拟各流出物吸附捕集效率均不小于90%的指标,通过模拟可以实现本发明装置对乏核燃料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可挥发放射性流出物的高效吸附捕集。
-
公开(公告)号:CN11778309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50375.2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LIBS技术检测粉末材料成分精度的方法,包括步骤:准备多个宏观化学成分相同或相近但粒径不同的粉末材料作为样品,组成一组样品集;使用LIBS设备通过调节所述LIBS设备的激光通量依次对多个所述样品进行测量,分别获取多个所述样品对应的不同激光通量下的LIBS光谱特征参数;使用多个通过所述样品对应的不同激光通量下的LI BS光谱特征参数,分别构建多个光谱特征参数随激光通量变化的演化关系;从多个所述演化关系中确定出最优激光通量区间;将所述LIBS设备的激光通量调节到所述最优激光通量区间对待检测的粉末材料成分进行检测。实现了降低、甚至消除由粉末材料之间的粒径差异带来的基体效应,达到提高LIBS检测粉末材料成分精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45877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497618.7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IPC: C01B32/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钍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二氧化钍和碳按固定的摩尔比配料,得到固态混合物;将所述固态混合物和无水乙醇按照1:1.5的固液比进行混料,得到前驱体原料;搅拌所述前驱体原料,直至所述无水乙醇完全挥发,以进一步将所述前驱体原料混合均匀;将经过搅拌的所述前驱体原料置于真空或氩气环境下进行碳热还原反应,得到碳化钍产物;将所述碳化钍产物进行粉碎、研磨,得到碳化钍粉末。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制备碳化钍纯度低、不环保、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6949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867966.0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IPC: G01N21/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油液粘度原位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准备多个粘度不同但其它物理和化学性质相同或相似的油液作为标准样品,获取标准样品表面的等离子体光谱数据;建立定标曲线:选取各标准油液样品的等离子体光谱特征参数和粘度数据分别作为横纵坐标,建立定标曲线;检测油液粘度:获取与标准样品具有相近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待测油液对应的激光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数据,从中提取相对应的比对特征参数,并与定标曲线进行比对,计算出待测油液的粘度参数信息。实现油液粘度的原位快速检测,针对的是实际应用中无需对油液取样,直接对待检测油液进行原位感知并快速报出结果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78309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50431.2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LIBS技术检测软物质材料成分精度的方法,包括步骤:准备多个已知厚度数据的宏量化学成分相同或相近但厚度不同的软物质材料,组成样品集;使用LIBS设备获取各个样品的光谱特征参数;根据各样品的厚度数据和光谱特征参数构建各样品对应的光谱特征参数随材料厚度的变化关系;从变化关系中确定出光谱特征参数趋于稳定时对应的材料厚度作为临界厚度数据;将厚度数据小于所述临界厚度数据的待检测软物质材料的厚度数据优化成大于或等于所述临界厚度数据再进行检测。实现了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厚度来有效降低、甚至消除由软物质材料的不同厚度带来的基体效应,达到提高LIBS检测软物质材料成分精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05625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969503.3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放射性核素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放射性核素的自动分离装置及方法,该用于放射性核素的自动分离装置包括:淋洗模块、分离模块、收集模块和三通阀模块。淋洗模块用于淋洗经溶靶后存在杂质的核素溶质,包括若干用于转移核素溶质的注射器组件;分离模块用于分离经淋洗模块淋洗后的核素溶质;收集模块用于收集经分离模块分离出的废液和/或核素溶质。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人工分离放射性核素对操作人员的要求和伤害较高,且一套设备对应一种核素的分离,成本较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0428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421144.X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萃取剂D2EHAG分离钍和铀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步骤一、将含有La、Ce、Pr、Nd、Sm、Eu、Gd、Th和U金属离子的物质使用无机酸水溶液进行溶解,制备得到含有La、Ce、Pr、Nd、Sm、Eu、Gd、Th和U金属离子的萃取原液;(2)步骤二、将萃取剂D2EHAG与步骤一制备得到的萃取原液进行混合,之后振荡和离心;从而对含有La、Ce、Pr、Nd、Sm、Eu、Gd、Th和U进行选择性分离。本申请提供的这种利用萃取剂D2EHAG分离钍和铀的方法,可在低酸条件下从模拟乏燃料中分离稀土中子毒物、钍和/或铀金属离子,具有萃取操作条件简单、选择性好、速度快、萃取效率高和可重复利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906773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1911344776.4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裂靶以及用于靶体的换热方法,所述散裂靶包括:具有多孔结构的靶体(1),所述靶体(1)用于接受束流照射;具有保温功能的容纳部(2),所述容纳部(2)具有密闭腔体(3),所述靶体(1)设于所述密闭腔体(3)内;以及换热工质(4),设于所述密闭腔体(3)内,所述靶体(1)部分地浸没在所述换热工质(4)中;其中,所述换热工质(4)能够沿所述多孔结构扩散,以充满所述靶体(1)的孔隙;所述孔隙内的换热工质(4)在束流照射靶体(1)的过程中受热变为蒸汽,所述蒸汽与所述容纳部(2)的内壁接触被冷却为液态,流回所述换热工质(4)中。
-
-
公开(公告)号:CN11081779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911354238.3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氢气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反应单元(1),包括第一端(A)和第二端(B),所述第一反应单元(1)内设置有多个载热颗粒(2);加热单元,设置为加热所述多个载热颗粒(2);连接至所述第一端(A)的第一输送管道(41)和第三输送管道(43);以及连接至所述第二端(B)的第二输送管道(42)和第四输送管道(44);其中,所述第一输送管道(41)设置为送入多个金属氧化物颗粒,所述第二输送管道(42)设置为送入甲烷气体,所述第三输送管道(43)设置为排出反应后包含有氢气的混合气体,所述第四输送管道(44)设置为排出反应后的液态金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