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7243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84882.3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锶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分离水与重水的用途,属于环境功能材料制备及其应用领域,制备方法包括:将锶源和有机配体分散在混合溶液中,在反应釜中反应得到锶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该方法不需要用到强酸或强碱,合成所用原料价格低廉,可大规模制备。锶金属中心既与有机配体中的羧基配位又与有机配体中的羟基配位,因此制备出的锶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在室温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水和重水吸附能力和分离性能,相比于传统的蒸馏法(分离因子1.02),H2O/D2O吸附比提升了24%,有望实现实际条件下低含量D2O的高效分离,大幅降低了水同位素分离所需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69827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44384.9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河钢大河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河北创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IPC: B01D53/047 , B01D5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CO2变压变温吸附捕集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单元,进气单元连通有若干个变压吸附PSA单元,变压吸附PSA单元远离进气单元的一端通过第二分布区连通有若干个变温吸附TSA单元,每个变压吸附PSA单元分别通过换热单元与一个变温吸附TSA单元相连通,每个变压吸附PSA单元分别连通有解吸气单元;变压吸附PSA单元和变温吸附TSA单元均设置在壳体内,且变温吸附TSA单元设置在变压吸附PSA单元的上方。本发明先通过变压吸附PSA单元进行初步吸附捕集,再通过变温吸附TSA单元进行再次吸附捕集,有效提升了对烟气中CO2的捕集率,并能够获得适用于不同途径下、不同纯度的CO2产品气,实现烟气CO2的一体化高效捕集。
-
公开(公告)号:CN11738351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1312930.6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煤气水汽变换耦合富集二氧化碳和氢气的方法,属于烟气资源化技术领域。高炉煤气水汽变换耦合富集二氧化碳和氢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高炉煤气采用干法净化方法净化后升温,然后与水蒸气混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水蒸气变换耦合反应,得到二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将二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采用二氧化碳吸附剂吸附后解吸,得到二氧化碳;未被二氧化碳吸附剂吸附的气体通入分子筛类吸附剂除杂后得到氢气。本发明以高炉煤气为原料,在实现高炉工序碳富集的同时提供氢气为后续氢冶炼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3035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562386.1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源固废改性的CO2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多源固废依次进行浸渍处理和煅烧处理,得到吸附剂;(2)将氧化物进行干燥处理,将干燥后的氧化物与步骤(1)所述吸附剂混合,得到的混合物进行煅烧处理,得到所述CO2吸附剂。所述制备方法成本低廉、工艺简单、环保且无二次污染,适用高温工业烟气的CO2捕集;多源固废经过盐溶液浸渍处理后可以提高吸附性能,采用氧化物对多源固废吸附剂进行改性,可提高吸附性能、吸附剂的高温抗烧结性能和循环吸附性能,实现CO2的高效捕集和工业固废的无害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7150998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710424225.3
申请日:2017-06-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炭脱硫并回收单质硫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微波脱硫单元,还包括原煤烘干单元,废气收集单元和单质硫反应单元,原煤烘干单元的出料口与微波脱硫单元的进料口相连,废气收集单元设置于微波脱硫单元的出气口处,单质硫反应单元的进气口分别与原煤烘干单元的出气口和废气收集单元的出气口相连。该系统及方法能够同时对煤炭中的硫进行脱除并回收,处理后的煤炭总含硫量在2.0%以下,硫单质总回收率不低于40%,安全节能,适用于各种煤质中高硫煤的脱硫及硫的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97067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35199.7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腾讯臻益(北京)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 河钢大河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渣含硫组分高效资源化回收利用工艺,属于钢铁行业清洁化再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高炉渣含硫组分的资源化回收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高炉渣与盐酸溶液混合,浸出,得到含硫废气;将含二氧化硫的气体组分与所述含硫废气混合,反应,得到硫蒸气,冷凝,得到硫磺产品。本发明通过利用高炉渣中丰富的硫物质,在酸浸过程中充分的生成了含H2S的废气,然后通过收集废气并设计合理的再利用工艺,实现了硫元素的高效转化利用;该工艺总体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系统安全稳定,经济可行,能实现高炉渣中所含硫元素的脱除和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738351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12930.6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煤气水汽变换耦合富集二氧化碳和氢气的方法,属于烟气资源化技术领域。高炉煤气水汽变换耦合富集二氧化碳和氢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高炉煤气采用干法净化方法净化后升温,然后与水蒸气混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水蒸气变换耦合反应,得到二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将二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采用二氧化碳吸附剂吸附后解吸,得到二氧化碳;未被二氧化碳吸附剂吸附的气体通入分子筛类吸附剂除杂后得到氢气。本发明以高炉煤气为原料,在实现高炉工序碳富集的同时提供氢气为后续氢冶炼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31826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29738.1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胺功能化硅基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端基改性聚乙烯亚胺、硅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第一溶剂混合,调节pH进行反应后,得到所述胺功能化硅基吸附剂;所述端基改性聚乙烯亚胺包括‑O‑Si‑O‑键和酰胺键;本发明所述胺功能化硅基吸附剂通过原位合成法将有机胺嵌入到Si‑O‑Si载体的骨架中,相比于传统的负载方式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骨架中的氨基能够在400℃以下不会分解,得到的吸附剂CO2吸附容量高、热稳定性好、合成步骤简单且具有较高的CO2/N2分离选择性等优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551038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07186.8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窑尾烟气的中温SCR脱硝系统及脱硝方法,所述的脱硝系统包括余热回收装置、换热装置和SCR脱硝装置,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的高温烟气出口连接换热装置,所述的换热装置出口与余热回收装置的中温烟气出口合并为一路后接入SCR脱硝装置。本发明提供的中温SCR脱硝系统可以满足日渐严格的水泥窑窑尾烟气NOx排放标准,可为水泥窑窑尾NOx超低排放提供技术支撑。通过烟气回配,一方面可以抬高余热回收装置的出口烟气温度,另一方面降低了进入SCR脱硝装置的烟尘含量,在提高SCR脱硝效率的同时减少系统积灰和催化剂中毒。
-
公开(公告)号:CN11154505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07842.4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涡旋式吹灰组件、包括其的SCR反应装置及方法,所述的涡旋式吹灰组件包括沿壳体周向设置的至少三个喷吹管,所述的喷吹管沿壳体外周的同一向倾斜设置于壳体外壁面上,所述的喷吹管外接压缩空气源,压缩空气经喷吹管喷入壳体内部形成气流涡旋对壳体内部易积灰区域进行喷吹清灰。本发明提供的涡旋式吹灰组件通过压缩空气源提供压缩空气,该压缩空气经喷吹管以某一角度倾斜吹入壳体,在壳体易积灰区域形成有序的涡旋气流,实现对积灰的喷吹清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