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22316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67533.6
申请日:2014-06-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10/3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高温型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和含有离子液体的非水溶剂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中的离子液体可促进在石墨负极表面生成稳定、致密的SEI膜,提高锂离子电池的高温循环性能。针对现有技术中添加剂VC在高温易分解的缺点,本发明结合离子液体的良好热稳定性及结构可设计,提供一种含有离子液体的非水溶剂电解液的高温型锂离子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3151558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46352.6
申请日:2013-02-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10/0566 , H01M10/0568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用于低温锂离子电池的酯基离子液体电解液,该电解液含有锂盐、非水溶剂、添加剂和离子液体。离子液体具有较宽的液程,在较低的温度下,仍可保持良好的液态性质。离子液体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改善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从而拓宽电解液的工作温度范围。由该电解液组成的电池在-40℃时的放电容量相当于常温25℃时放电容量的6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有机溶剂和锂盐组成的电解液存在低温问题并且有安全隐患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低温锂离子电池的酯基离子液体电解液。
-
公开(公告)号:CN11449772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87571.8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离子液体交联剂的高电导率半互穿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以离子液体作为交联剂将可聚合的离子液体单体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方式形成网络,与一种可提供骨架支撑的线性高分子聚合物相结合最终形成半互穿网络结构聚离子液体基电解质膜。通过一步法原位制备该电解质,形成聚离子液体交联网络,提供离子传输通道,操作简单,并且表现出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在室温下有着良好的循环性能。与传统聚合物电解质相比,使用离子液体作为交联剂提供更加有效的离子传输通道,为开发聚合物电解质提供一种新思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490289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10311225.4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10/0565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溶剂下原位光聚合的聚离子液体电解质。其特征在于将可聚合的功能化离子液体与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EGDMA)在UV光照下一步交联聚合成一种新型功能化交联聚离子液体电解质。该电解质在无溶剂的条件下进行,操作简单,不易造成环境污染,并且表现出较高的离子电导率,与传统聚合物电解质相比,这种聚离子液体电解质缩短了合成工艺流程,降低成本,提高了室温下的离子电导率,为开发聚合物电解质提供一种新思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951564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166733.2
申请日:2014-04-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C69/82 , C07C67/297 , B01J3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活性催化醇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备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HET)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过渡金属Mn、Co、Zn、Cu或Ni单取代的Keggin型杂多酸盐为催化剂,以乙二醇为溶剂,在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0.5%~10%,反应温度为70℃~250℃,压力1atm,反应时间10min-2h的条件下醇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易制备、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产物易分离且无颜色,能够循环利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538633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810343322.4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G11/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超级电容器用高电导率聚合离子液体电解质。其特征在于以新型聚合离子液体为导电聚合物,利用离子液体结构的可设计性,在支链引入可发生聚合的官能团,在引发剂作用下发生聚合,生成聚合离子液体,以[Emim][TFSI]为增塑剂,与偏聚氟乙烯一六氟丙烯共混,获得高电导率的固态聚合离子液体电解质。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传统以PEO、PVDF‑HFP、PVC和PAN等为基体的聚合物电解质因其结晶度高而导致的电导率低的问题,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高电导率的固态聚合离子液体电解质,提高超级电容器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为柔性器件的发展提供基础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504868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0461656.1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金属锂的方法。该方法用离子液体与磷酸三丁酯组成的萃取体系,对含有镍离子、钴离子、锰离子和锂离子的水相浸出液进行选择性萃取分离锂,有效地提高了金属锂的回收率。其中,离子液体与磷酸三丁酯的体积比不超过1:1,含锂离子的水相浸出液pH值不超过7。本方法操作简单,高效,萃取体系经过反萃后可以循环利用,相较传统湿法回收工艺有效避免了消耗大量酸碱溶液,产生大量废水的弊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538633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343322.4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G11/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超级电容器用高电导率聚合离子液体电解质。其特征在于以新型聚合离子液体为导电聚合物,利用离子液体结构的可设计性,在支链引入可发生聚合的官能团,在引发剂作用下发生聚合,生成聚合离子液体,以[Emim][TFSI]为增塑剂,与偏聚氟乙烯一六氟丙烯共混,获得高电导率的固态聚合离子液体电解质。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传统以PEO、PVDF-HFP、PVC和PAN等为基体的聚合物电解质因其结晶度高而导致的电导率低的问题,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高电导率的固态聚合离子液体电解质,提高超级电容器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为柔性器件的发展提供基础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504868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461656.1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金属锂的方法。该方法用离子液体与磷酸三丁酯组成的萃取体系,对含有镍离子、钴离子、锰离子和锂离子的水相浸出液进行选择性萃取分离锂,有效地提高了金属锂的回收率。其中,离子液体与磷酸三丁酯的体积比不超过1:1,含锂离子的水相浸出液pH值不超过7。本方法操作简单,高效,萃取体系经过反萃后可以循环利用,相较传统湿法回收工艺有效避免了消耗大量酸碱溶液,产生大量废水的弊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497726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0087571.8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离子液体交联剂的高电导率半互穿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以离子液体作为交联剂将可聚合的离子液体单体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方式形成网络,与一种可提供骨架支撑的线性高分子聚合物相结合最终形成半互穿网络结构聚离子液体基电解质膜。通过一步法原位制备该电解质,形成聚离子液体交联网络,提供离子传输通道,操作简单,并且表现出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在室温下有着良好的循环性能。与传统聚合物电解质相比,使用离子液体作为交联剂提供更加有效的离子传输通道,为开发聚合物电解质提供一种新思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