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5693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33134.7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C2/26 , C07C11/02 , B01J31/02 , B01J27/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共熔离子液体基微乳液催化丁烯可控聚合的方法,以双酸位点离子液体‑醇溶剂形成的低共熔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加入离子液体基乳化剂构筑微乳液强化丁烯可控聚合。该方法具有以下优势:多位点离子液体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产物与催化剂易分离;相比纯离子液体催化剂,低共熔离子液体催化剂的传质效率显著提高,目标产物辛烯选择性提高;所构筑微乳液体系易成乳破乳,进一步扩大传质界面,极大提高了催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0509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089239.5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烃催化裂解多产低碳烯烃复合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步骤如下:将LTA分子筛预氢化后,与商业化的氢型ZSM‑5分子筛混合,借助机械搅拌和超声混合的协同作用,实现分子筛均匀复合,从而充分发挥两种分子筛特有孔道结构的优势。本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用于轻烃的催化裂解反应,借助具有十元环孔道结构的酸性ZSM‑5分子筛的催化作用,实现轻烃的高效裂解,同时利用LTA分子筛的八元环孔道结构,抑制裂解产物发生二次反应,从而提高低碳烯烃选择性,有效降低焦炭的生成催化剂的失活速率,提高催化剂使用寿命。该发明简单高效,性能优异,在石油催化裂解生产乙丙烯工艺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611522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567082.3
申请日:2013-1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J23/04 , B01J23/22 , B01J29/40 , B01J29/08 , B01J23/28 , B01J23/18 , B01J27/18 , C07C57/04 , C07C51/353 , C07C69/54 , C07C67/3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甲醛和醋酸为原料合成丙烯酸(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选用铯(Cs),钡(Ba),锶(Sr),镁(Mg),锑(Sb),铋(Bi)氧化物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组分占载体总质量的2%-30%,助剂选用钒(V),磷(P),钼(Mo)的氧化物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组分占载体总质量的0.1%-20%。2.催化剂的载体用γ-Al2O3,SiO2,分子筛中的一种为载体。3.多聚甲醛用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在甲醇,乙醇,异丙醇等溶剂解聚。将其解聚溶液按照酸醛摩尔比为2~6的比列加入醋酸,混合均匀后直接由进样泵打入反应釜。丙烯酸(酯)的合成用固定床反应装置在200℃~400℃的反应温度区间,微正压条件下催化合成。在合适的条件下合成产物中具有丙烯酸和相应酯两种目标产物,丙烯酸(酯)的总收率可达35%以上,副产物种类少且含量低。本发明以甲醛和醋酸为反应原料,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用该类催化剂用于丙烯酸(酯)的合成工艺流程简单,易于工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998668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393785.8
申请日:2015-07-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J27/188 , B01J27/19 , B01J29/48 , B01J29/03 , C10G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油加氢生产高十六烷值柴油的催化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该催化剂以分子筛和活性氧化铝的复合物为载体,Ni、Mo、W等过渡金属为活性组分,含磷化合物为助剂。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催化剂适用于棕榈油、蓖麻油、大豆油、葵花油、花生油、菜籽油、橄榄油、向日葵油,或废植物油通过加氢方法制备生物柴油,对加氢脱氧和异构化选择性高,制备出的柴油产品具有十六烷值高,粘度和凝点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059973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110325258.5
申请日:2011-10-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10G6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焦油全馏分加氢的浆态床与固定床耦合方法,主要包括煤焦油原料预处理、浆态床加氢裂化、初加氢产品分馏、固定床加氢精制和产品精馏五个单元。煤焦油全馏分油经脱水、除尘等预处理,并与加氢裂化催化剂混合预热后进入浆态床反应器进行加氢裂化反应,反应后的初加氢产品经分馏所得轻质组分进入固定床加氢精制单元,中间馏分及催化剂循环回浆态床加氢反应器,重质组分经过滤除去部分催化剂和裂化产生的焦炭返回焦油预处理单元循环加氢。轻质组分经常规加氢精制后精馏得汽柴油产品。本发明为煤焦油全馏分加氢,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煤焦油利用率,浆态床与固定床耦合工艺有效延缓了煤焦油重质组分结焦和催化剂失活,延长了生产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2807900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110145901.6
申请日:2011-06-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10G6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氧煤焦油高值化利用方法。富氧煤焦油首先在酚提取单元分离为粗酚油和脱酚馏分油,脱酚馏分油在加氢转化单元完成加氢反应,得到一个富氢气相产物和一个以烃类为主的加氢液相产物。富氢气相产物经碱洗操作进入加氢转化单元前端循环使用,加氢液相产物进入分馏单元,分出汽柴油产品,尾油进入加氢转化单元与脱馏分油混合作为加氢原料。本发明可高值化利用煤焦油原料,并可延长加氢转化单元运行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3657704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573199.2
申请日:2013-11-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萘高选择性加氢制备四氢萘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主要特点在于所述催化剂以活性炭或分子筛Y、beta、ZSM-5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为载体,负载过渡金属磷化物。过渡金属磷化物占催化剂总质量的5%-30%。催化剂制备步骤包括浸渍、焙烧、程序升温还原等,在制备过程中可引入真空-超声波浸渍技术。本发明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在适宜的加氢反应条件下连续生产四氢萘,萘转化率和四氢萘选择性均大于90%。
-
公开(公告)号:CN103059973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10325258.5
申请日:2011-10-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10G6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焦油全馏分加氢的浆态床与固定床耦合方法,主要包括煤焦油原料预处理、浆态床加氢裂化、初加氢产品分馏、固定床加氢精制和产品精馏五个单元。煤焦油全馏分油经脱水、除尘等预处理,并与加氢裂化催化剂混合预热后进入浆态床反应器进行加氢裂化反应,反应后的初加氢产品经分馏所得轻质组分进入固定床加氢精制单元,中间馏分及催化剂循环回浆态床加氢反应器,重质组分经过滤除去部分催化剂和裂化产生的焦炭返回焦油预处理单元循环加氢。轻质组分经常规加氢精制后精馏得汽柴油产品。本发明为煤焦油全馏分加氢,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煤焦油利用率,浆态床与固定床耦合工艺有效延缓了煤焦油重质组分结焦和催化剂失活,延长了生产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2732292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110089264.5
申请日:2011-04-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10G33/04
Abstract: 一种多元复配的低温煤焦油破乳剂,该低温煤焦油破乳剂由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AD-168:10~25%、BO-23:10~25%、ET-47:10~30%、表面活性剂:5~15%、溶剂:5~20%。所述AD-168、BO-23、ET-47为聚醚类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丙烯酸,分子量为2000~6000;所述溶剂为乙醇或异丙醇。本发明主要用于低温煤焦油的破乳,破乳剂用量为100~300ppm,操作温度60~100℃;破乳效果好,脱水速度快,油水界面清晰,光谱性好,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2069004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110005435.1
申请日:2011-01-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J29/076 , B01J29/26 , B01J29/58 , B01J29/16 , B01J29/78 , B01J29/48 , B01J29/85 , B01J29/80 , C10G65/12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现有煤焦油加氢催化剂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煤焦油专用加氢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所述加氢裂化催化剂由活性组分,助剂和载体组成。加氢裂化催化剂活性组分为WO3和NiO,助剂为ReO,载体由活性氧化铝、沸石和BaO组成。以氧化物形式计算,活性组分和助剂分别占催化剂总质量的14-34%、0.4-1.2%。催化剂制备步骤包括载体的制备、载体的预处理、浸渍及催化剂后处理等,引入超声波浸渍新技术,严格控制催化剂制备条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催化剂,表面物化性能优异,具备良好的芳烃饱活性和适宜的裂化活性,以及优良的耐高温和抗压性能,有效提高了加氢产品油的品质及收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