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36939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642346.6
申请日:2015-09-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485 , H01M4/36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H01M4/366 , H01M4/62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尖晶石型钛酸锂基锂离子电池高温胀气的材料包覆改性方法及其锂离子电池。将一定比例的包覆材料(如LiF、Al2O3,ZrO2,Li2CO3等)与纯相或掺杂态Li4Ti5O12充分混合、分散于水、乙醇或其混合液中,并加热至沸点以上,伴以冷凝、回流,充分混合后将悬浊液过滤,再将滤饼在一定的温度下热处理,从而在Li4Ti5O12材料表面均匀包覆3~30nm的可导通锂离子的包覆层,阻止钛酸锂电极和有机电解液的直接接触,从而抑制钛酸锂对电解液的催化分解,减少气体产生。此包覆方法可有效改善钛酸锂电池的高温循环稳定性,减少全电池胀气。
-
公开(公告)号:CN102820485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256858.5
申请日:2012-07-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10/05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可促进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成膜的离子液体添加剂,可以有效的改善锂电池的循环性能及安全性能。所述的锂电池电解液离子液体添加剂是一系列一元、二元或三元取代的咪唑类离子液体。这种含离子液体电解液组成的电池在0.1C倍率下充放电,经8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保持率为85%,充放电效率基本保持在98%以上。离子液体的加入既保证了锂电池的循环性能,又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810690A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10265292.2
申请日:2012-07-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10/0566 , H01M10/05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用于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的离子液体电解液,可有效地改善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及安全性能。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离子液体是一系列由一元、二元或三元取代的咪唑类离子液体。这种含离子液体电解液组成的电池在0.1C倍率下充放电,经5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保持率为65%,充放电效率基本保持在98%以上。离子液体的加入既保证了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又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6988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03911.0
申请日:2012-01-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10/0567
Abstract: 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包括非水有机溶剂、锂盐、及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添加剂包括a)下面式(1)所示的化合物,及b)选自下列的化合物:砜基化合物,氟代化合物,酸酐以及酯内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其中R为C1~C10烷基,C1~C10烷氧基,或C6~C10芳基,优选甲基、乙基或甲氧基,X为卤素,且m和n为1~5的整数,其中m+n小于等于5。
-
公开(公告)号:CN106328995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395094.1
申请日:2015-07-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离子液体添加剂,该离子液体添加剂同时具有碱性基团和不饱和双键基团,具有促进成膜、除水、抑酸、稳定作用等的多功能效果。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加入0.01%~5%该添加剂,在促进负极SEI膜形成同时,可以控制电解液中的水分含量,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及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336939B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510642346.6
申请日:2015-09-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485 , H01M4/36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尖晶石型钛酸锂基锂离子电池高温胀气的材料包覆改性方法及其锂离子电池。将一定比例的包覆材料(如LiF、Al2O3,ZrO2,Li2CO3等)与纯相或掺杂态Li4Ti5O12充分混合、分散于水、乙醇或其混合液中,并加热至沸点以上,伴以冷凝、回流,充分混合后将悬浊液过滤,再将滤饼在一定的温度下热处理,从而在Li4Ti5O12材料表面均匀包覆3~30nm的可导通锂离子的包覆层,阻止钛酸锂电极和有机电解液的直接接触,从而抑制钛酸锂对电解液的催化分解,减少气体产生。此包覆方法可有效改善钛酸锂电池的高温循环稳定性,减少全电池胀气。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