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22040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710033480.5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J8/08 , C07C51/00 , C07C57/04 , C07C67/343 , C07C69/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移动床反应器制备丙烯酸和/或丙烯酸酯的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原料储罐、预热器、移动床反应器、催化剂再生器、催化剂进料装置、冷却系统、产品储液罐和尾气收集罐。所述方法将原料醋酸和/或醋酸酯与甲醛的混合物预热成气态后送入移动床反应器进行反应,制得丙烯酸和/或丙烯酸酯;反应过程中移动床反应器中催化剂床层下部的失活催化剂逐渐下移并排出移动床反应器,排出的失活催化剂经再生后返回进入移动床反应器循环利用。本发明通过移动床方法,达到催化剂的循环更新,有效解决了催化剂失活快结焦严重等问题,同时也提高了甲醛的转化率和丙烯酸(酯)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62204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33480.5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J8/08 , C07C51/00 , C07C57/04 , C07C67/343 , C07C69/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移动床反应器制备丙烯酸和/或丙烯酸酯的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原料储罐、预热器、移动床反应器、催化剂再生器、催化剂进料装置、冷却系统、产品储液罐和尾气收集罐。所述方法将原料醋酸和/或醋酸酯与甲醛的混合物预热成气态后送入移动床反应器进行反应,制得丙烯酸和/或丙烯酸酯;反应过程中移动床反应器中催化剂床层下部的失活催化剂逐渐下移并排出移动床反应器,排出的失活催化剂经再生后返回进入移动床反应器循环利用。本发明通过移动床方法,达到催化剂的循环更新,有效解决了催化剂失活快结焦严重等问题,同时也提高了甲醛的转化率和丙烯酸(酯)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26644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06716.1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C57/04 , C07C51/35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51/353 , C07C5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醋酸和甲醛为原料直接制备丙烯酸的流化床方法。在本发明的用醋酸和甲醛为原料直接制备丙烯酸的流化床方法中,未采用传统的固定床反应器,而是使用流化床反应器,通过流化床工艺结合催化剂活化再生器,达到催化剂实时循环更新,有效的解决催化剂的失活问题,从而达到反应的循环高效进行。所使用的催化剂机械强度高,流化效果好,活化后催化效果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7185462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491021.1
申请日:2017-06-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8/24 , B01D50/00 , B01D50/002 , B01D53/8609 , B01D2251/202 , B01D2251/204 , B01D2251/2062 , B01D2251/208 , B01D2255/2065 , B01D2255/20738 , B01D2255/20746 , B01D2255/20753 , B01D2255/20761 , B01D2255/20769 , B01D2255/2092 , B01D2257/302 , B01D2258/025 , B01J8/1836 , C01B17/04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开发一种适于高SO2冶金烟气还原生产S的流化床反应器及工艺,包括其技术方案是:该流化床反应器主要包括原料气混合器、预热器、气体分布器、主反应塔体、颗粒沉降段、旋风除尘器、催化剂连续定量设备及废旧催化剂采出口,其中所述的主反应塔体反应温度在300~1200℃之间。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生产硫磺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流化床、硫磺收集、冷凝除水及尾气处理,其中收集罐外部控温在100~140℃,喷入罐内,硫磺瞬间结晶沉积,出口位置增设过滤装置。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硫磺生产过程中的飞温现象,具有生产能力大、操作弹性大、SO2转化率高、硫磺收集简单而且纯度较高、催化剂循环简单便捷及能量利用率高等优点,具有优越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175108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558187.0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75 , B01D53/8609 , B01J23/755 , B01J23/83 , B01J2523/00 , C01B17/0426 , C01B17/0491 , B01J2523/31 , B01J2523/845 , B01J2523/17 , B01J2523/3706 , B01J2523/8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烟气中SO2还原制硫的Co系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催化剂包括载体和涂覆于载体上的活性组分和助剂,其中活性组分为Co的氧化物,助剂为Cu、Ni、La、Mg、Ca或Ba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氧化物组合。所述制备方法为: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将活性组分和助剂负载于载体上,经干燥、焙烧和硫化,制得Co系催化剂。本发明所述Co系催化剂中性组分分散均匀、性能稳定且粒度均匀,可适用于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催化烟气中SO2还原制硫。
-
公开(公告)号:CN105195186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48754.2
申请日:2015-10-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J27/18 , B01J27/188 , B01J27/195 , C07C51/353 , C07C57/04 , C07C67/343 , C07C69/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丙烯酸(酯)流化床用耐磨微球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包括浆液制备,喷雾成型,干燥,活化焙烧四部分工艺步骤。本发明就是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适用于流化床用的耐磨性好的用来制备丙烯酸(酯)的催化剂。具体操作为,将铯(Cs)盐,钡(Ba)盐,锶(Sr)盐,镁(Mg)盐,钒(V)盐中的一种或者它们的混合盐、P盐、助剂金属M的盐、γ-Al2O3细粉或拟薄水铝石粉末、模板剂、粘结剂与10%—40%(Al2O3含量)的铝溶胶混合配成浆液,然后搅拌器中搅拌1-10h混匀,通过喷雾干燥器喷雾成型得到10—200um的催化剂固体微球,经过80—150℃干燥,450—650℃焙烧3—24h后得到所需的催化剂。该技术制备的催化剂活性较高,耐磨性好,活性组分分布均匀,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03588636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66003.7
申请日:2013-1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酸性树脂催化新体系丙烯酸甲酯水解的方法。该方法使用SO3H-型强酸性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由丙烯酸甲酯和水在低温常压的条件下进行水解生成丙烯酸。本过程中催化剂具有机械强度好,交换容量高,交换速度快,反应条件温和,对设备无腐蚀,无废酸排放,无污染,环境友好等优点;且催化剂经活化后可重复使用,降低催化剂的生产成本;在催化反应中催化剂与产物易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7185462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710491021.1
申请日:2017-06-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开发一种适于高SO2冶金烟气还原生产S的流化床反应器及工艺,包括其技术方案是:该流化床反应器主要包括原料气混合器、预热器、气体分布器、主反应塔体、颗粒沉降段、旋风除尘器、催化剂连续定量设备及废旧催化剂采出口,其中所述的主反应塔体反应温度在300~1200℃之间。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生产硫磺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流化床、硫磺收集、冷凝除水及尾气处理,其中收集罐外部控温在100~140℃,喷入罐内,硫磺瞬间结晶沉积,出口位置增设过滤装置。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硫磺生产过程中的飞温现象,具有生产能力大、操作弹性大、SO2转化率高、硫磺收集简单而且纯度较高、催化剂循环简单便捷及能量利用率高等优点,具有优越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304609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810258868.X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1B17/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开发一种适于煤气直接还原冶金烟气中SO2工艺中的硫磺提纯流程,该流程能实现实际生成情况下所有可能杂质的分离,最终得到质量分数高于99.9%的硫磺。该工艺中,硫磺的杂质来源主要有三个:冶金烟气、煤气及副反应引入的杂质,这些杂质主要分为四类:粉尘等固体杂质、水、溶解的酸性气和轻油。其技术方案是:将还原得到的硫磺固体加热到115~280℃重新熔化,在液固分相槽中静置若干小时,排出下层沉积物,将上层液硫打入硫磺蒸馏塔,塔釜温度控制在445~650℃,使硫磺重新气化,冷凝采用两段冷凝,第一段采用鼓入100~200℃的水蒸汽或过热水蒸气进行冷激,大部分的硫磺会冷却下来,小部分的硫磺和水蒸气继续用30~100℃的二次回收,基本上全部的硫磺被回收回来,没有冷凝的水蒸汽和不凝气体杂质通过尾气吸收装置进行处理。该流程工艺简单,易操作且易连续化生产,能很好的去除煤气还原烟气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固体杂质、水、酸性气及少量的煤轻油,得到高纯度的硫磺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7138181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480487.1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SO2制备硫磺催化剂的活化和再生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首先脱除催化剂表面积累的硫磺固体,其次通过旋风分离器除去催化剂中烧不掉的固体杂质,然后用含催化剂中活性金属组分的溶液浸渍或不浸渍催化剂,接着在惰性气体氛围下煅烧催化剂,最后用含硫物质硫化催化剂,从而恢复失活催化剂的活性。本方法具有催化剂再生活性高的特点,有效解决了催化剂再生过程中放热量大活性组分流失严重的问题,有效降低了载体的损耗,明显增加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次数,降低成本。并且操作过程简单,许多步骤可以达到原位活化,使工业用大批量催化剂的成本得到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