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水当量测量装置和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2826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263917.9

    申请日:2025-03-06

    Abstract: 一种雪水当量测量装置和方法,涉及水资源评估及管理领域,该装置包括支撑架、边界积雪板、称重积雪板、称重模块和雪深测量机构;支撑架固定在平坦地面上,积雪板安装在支撑架上,边界积雪板围设在称重积雪板的四周,边界积雪板和称重积雪板间隙配合,互不影响;称重模块安装于称重积雪板的底部,用于获取称重积雪板上的积雪层的重量;雪深测量机构装在边界积雪板一侧,用于获取称重积雪板上的积雪深度。该装置的设计,能够降低测量难度,提高测量效率,节省测量成本;同时,还能够实现高时间分辨率的精确测量,提高测量准确性。

    积雪升华量测量仪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32445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244143.1

    申请日:2022-03-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积雪升华量测量仪,积雪升华量测量仪包括基件、储雪盘、称重传感器和切雪组件。基件用于支设在地面上。储雪盘设有储雪槽,储雪盘通过称重传感器与基件连接。称重传感器能够获取储雪盘和积雪的重量,并且能将重量参数实时传输至后台终端,通过后台终端储存并进行计算分析,最终获取积雪升华相关的数据。切雪组件包括减速机力臂和切刀,减速机力臂与基件连接,切刀与减速机力臂连接,切刀与储雪盘的外周面贴合;减速机力臂用于驱动切刀绕储雪盘转动,以将附着于外周面的积雪切割分离外周面。能实现连续自动监测,且监测数据准确性高,应用价值高,具有可推广性。

    一种雪灾风险评估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8695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250193.0

    申请日:2022-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雪灾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采集待分析区域的空间数据以及与所述空间数据相关联的属性数据作为初始数据,采集的数据包括历史雪灾信息数据、地理信息数据、气象数据、农作物种植信息、人口数量信息、交通道路信息和河网数据信息,S02:数据处理,对步骤S01中采集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建立雪灾风险特征库。本发明中,该牧区雪灾风险评估方法,初始数据采集全面,可在应对雪灾时,对分析区域的气象数据、农作物种植信息、人口数量信息、交通道路信息、河网数据信息、建筑结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植被数据信息和脆弱群体信息进行全面统筹评估,提高其风险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一种冰雪灾害风险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76274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988680.2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雪灾害风险管理系统,包括基础数据库模块、风险监测模块、风险评估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终端PC,所述基础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历史冰雪灾害信息数据、地质信息数据、气象数据、农作物种植信息、人口数量信息、交通道路信息和河网数据信息。本发明,该冰雪灾害风险管理系统,设置有存储了历史冰雪灾害信息数据、地质信息数据、气象数据、农作物种植信息、人口数量信息、交通道路信息、河网数据信息、脆弱群体信息、建筑结构信息和基础设施信息的基础数据库和风险监测模块实时采集的风险数据信息,用于传输给风险评估模块,并对上述检测数据进行计算,从而生成风险模型。

    雨雪量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64090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30535.9

    申请日:2021-08-1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雨雪量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雨雪量测量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通过重量传感器采集的雨雪重量数据;基于所述雨雪重量数据的采集时段对应的环境温度数据和风速数据计算降水捕捉率;基于所述降水捕捉率对所述雨雪重量数据进行补偿,以获得雨雪量测量结果。所述方法考虑到当雨雪量计记录的降水量会受到风的影响,导致实际接收的降雨量与真实的降雨量存在误差,通过风速数据和环境温度数据对雨雪量计的降水捕捉率进行计算,从而根据降水捕捉率对雨雪量计的测量数据进行补偿,提高雨雪量计的测量准确度。

    一种水位尺图像解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01184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203734.5

    申请日:2023-09-18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水位尺图像解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包括:获取目标图像,目标图像包括目标水位尺所在的目标区域的图像信息;基于目标图像获取标识数值、刻度线计数值以及水位尺倾斜角;其中,标识数值为目标水位尺位于水位线上的第一个数值,刻度线计数值为标识数值到水位线之间的刻度线的数量,水位尺倾斜角为目标水位尺在目标图像采集时的倾斜角度;基于标识数值、刻度线计数值以及水位尺倾斜角获取水位线对应的水位值。通过分别识别标识数值和刻度线计数值,避免相互干扰,保障识别结果的准确性,在结合水位尺倾斜角以及获取到的标识数值和刻度线计数值进行数学运算处理,得到水位线对应的真实准确地的水位值。

    积雪层密度测量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354442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0009813.1

    申请日:2022-01-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积雪层密度测量装置,积雪层密度测量装置包括外筒组件和内筒组件,外筒组件包括外筒体、两个第一截断板和两个第二截断板,外筒体的筒壁上设置两个第一截断口;两个第一截断板用于分别封闭外筒体的两端;两个第一截断板分别与两个第一截断口可滑动地连接;内筒组件包括内筒体,内筒体的筒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二截断口;内筒体用于插接于外筒体内,且两个第二截断口能分别与两个第一截断口连通;两个第二截断板用于与两个第二截断口插接配合,以隔断内筒体的筒腔。h/H=s/S,h为两个第二截断口在内筒体的轴线延伸方向上的距离,H为外筒体的高度,s为内筒体的横截面积,S为外筒体的横截面积。积雪层密度测量结果准确性高。

    一种冰川冻土生态环境变化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3904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249334.7

    申请日:2022-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冰川冻土生态环境变化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确定进行生态环境稳定性评估的区域;S02:收集确定的区域用于评价生态环境稳定性指数的基础数据,所述基础数据包括区域的经纬度坐标、时间序列和该区域生态环境相关的特征信息数据;S03:对区域的收集基础数据进行处理。本发明中,该冰川冻土生态环境变化评估方法,不仅能通过收集确定的区域用于评价生态环境稳定性指数的基础数据进行冰川冻土的环境变化进行评估分析,配合采集冰川的面积、体积和冰川融水量、冰湖面积、河流水位、气温数据、冻土面积、活动层厚度、冻土海拔上限和下限、大气信息、水质信息,可对冰川冻土区的生态环境变化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实现全面统筹评估。

    一种积雪采样设备及采样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27869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583879.1

    申请日:2022-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积雪采样设备及采样方法,涉及生态监测采样领域,包括移动箱,移动箱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二空腔用于放置底板,底板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个滑轨,若干个滑轨的上侧滑动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的上端面安装有折叠板,底板的上方设置有若干个采集盒和隔断板,采集盒的右端面设置有开口,采集盒的上下两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尼龙贴,采集盒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条形孔;通过叠加多个采集盒可根据积雪厚度调整采集盒的具体高度,通过使采集盒与折叠板安装,移动折叠板可带动多个采集盒平移,采集完成后,通过隔断板切断整块积雪,折叠板复位可带动多个采集盒移动,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对积雪进行分层采样工作。

    一种冰冻圈水文过程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147620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1910433397.6

    申请日:2019-05-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冻圈水文过程分析方法及系统,涉及冰冻圈科学技术领域。冰冻圈水文过程分析方法包括:获取冰冻圈流域不同下垫面的水文特征参数,水文特征参数包括:控制参数、地理坐标、气象、冰川、植被和土壤的数据;根据控制参数数据分析其他数据得到冰冻圈流域的对应的信息;根据分析得到的信息输出冰冻圈流域的水文过程。本发明独特的分析了气候数据对冰冻圈水文过程的影响,以及植被数据和冰冻圈水文过程的产流、入渗和蒸散发。气候变化对冰冻圈评估带来的不确定性,植被数据和冰冻圈水文过程的产流、入渗和蒸散发可以为冰冻圈流域的水情变化和径流过程提供依据。因此,本发明通过多因素全面的分析,能对冰冻圈的水文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