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9693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210456699.7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G06F30/367 , G06F17/11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脉冲发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多相空芯脉冲发电机瞬态电流波形计算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多相空芯脉冲发电机瞬态电流波形计算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建立多相空芯脉冲发电机在自然坐标系下的电枢回路和励磁回路的电压矩阵方程;对方程左右两边进行时间t积分,获得对应的非齐次线性积分方程;通过高斯消元法迭代进行非齐次线性积分方程的求解,获得多相空芯脉冲发电机的励磁电流波形和各枢电流波形。本发明将多相空芯脉冲发电机瞬态电流波形计算中复杂的微分方程转换成线性积分方程组的求解,获得电机瞬态电流波形近似表达式,不但减少了计算量,同时可以为放电触发角的选择和放电电流的整形提供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508534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50181.4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他励脉冲发电机励磁能量回收的并励串收式拓扑结构。本拓扑结构在由多个单模块脉冲电容组成的他励电源中具备较为明显的优势。该拓扑结构主要特征是:利用欠阻尼二阶振荡电路特性使得脉冲电容器出现反向电压,以实现励磁电流的状态切换;并励串收的方式,在降低系统耐压水平的同时可实现剩余励磁能量的快速回收,提高重复放电频率,减少励磁绕组发热,提高回收效率;每个脉冲电容器模块配置三个晶闸管,其中两个为励磁开关,分别连接在其正负极,一个为回收开关,回收开关同时在励磁时起到隔断作用;在最后一个电容的负极和励磁绕组正极之间串联一个晶闸管作为续流开关,并利用最后一个电容负极连接的励磁开关与其组成续流回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489346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644442.X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2M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旋转整流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旋转整流器无法满足高速大电流条件下安全运行的问题,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速大电流的旋转整流器,包括壳体、整流元件、汇流铜排和绝缘部件;汇流铜排包括A相铜排、B相铜排、C相铜排、励磁正铜排和励磁负铜排;绝缘部件包括A相铜排绝缘、B相铜排绝缘、C相铜排绝缘、励磁正铜排绝缘和励磁负铜排绝缘;整流元件包括设置于A相铜排与励磁负铜排之间的A相二极管、设置于B相铜排与励磁正铜排之间的B相二极管和设置于励磁正铜排与C相铜排之间的C相二极管;本发明集成度高、结构紧凑,有效保证其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867888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911006387.0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脉冲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发电机集群和储能微网的脉冲电源系统及放电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脉冲发电机剩余能量无法充分利用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基于系统放电信号、参数将各脉冲发电机分别进行放电;对脉冲发电机进行分组,并将每一组的剩余能量转移至组中任一脉冲发电机;再次放电,并将具有可用剩余能量的脉冲发电机进行分组后,再次进行能量转移;迭代进行脉冲发电机组的放电,直至脉冲发电机转速降低到放电、发电指标均不满足要求。本发明利用作为充能电机可控整流在宽转速范围内可以恒压发电的特性,使剩余能量可以在脉冲发电机集群内部转移,从系统层面提高了惯性动能到脉冲电能的转换比例,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482674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710609922.6
申请日:2017-07-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2J3/38 , H02J3/16 , H02M7/5387 , H02M1/42
Abstract: 一种用于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并网点电压升抑制方法,基于并网点电压和输出有功功率,采用三段式无功功率控制,本发明综合考虑并网点电压及逆变器输出有功功率,最终确定所吸收无功功率值,动态实时地实现对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点电压的控制。本发明适用于高密度多接入点分布式发电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9980771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811629436.1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2J9/08 , H02P9/30 , H02P21/22 , H02P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串联混合动力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串联混合动力系统或复合电源的控制方法与装置,目的在于解决发电机组和储能装置的功率难以实现精确分配的问题。本发明的串联混合动力系统或复合电源的控制装置针对的串联混合动力系统或复合电源包括:原动机、发电机、整流器、储能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储能装置电流控制模块和发电机转速控制模块;储能装置电流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储能装置的电流参考值和电流实际值生成原动机的功率参考值,从而控制储能装置的电流;发电机转速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发电机的转速参考值和发电机的转速实际值生成整流器的控制信号,从而控制发电机的转速。本发明无需做复杂的模式判断,实现了功率分配实时、精确、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544143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166780.8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光伏中压直流串联系统多模式协调控制方法,该方法依据系统中各变换器自身输出电压、输入功率实时变化状态,通过分段式变步长与动态阈值调节的方式,实现变换器工作模式快速、平稳切换以及安全可靠运行,并可提高串联系统发电量。在变换器处于模式切换状态或者单一工作模态时,针对不同具体工况,采用不同的动态调节方式,实现光伏中压直流串联系统在工况复杂多变条件下的多模式协调控制。本发明能够根据光伏中压直流串联系统中各变换器自身输出变化状态,在无集中控制器条件下,实现各直流变换器工作模式平稳切换,可提高串联系统光照利用效率,并减小模式切换过程中电压/电流变化率及线路传导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2671201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110031278.5
申请日:2021-01-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旨在解决补偿脉冲发电机励磁馈线如何接入励磁绕组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补偿脉冲发电机系统,包括设置于定子铁芯、设置于定子铁芯两端的定子绕组、转子、机壳、空心轴、励磁绕组和励磁馈线装置,励磁馈线装置用于构建励磁绕组与外部的连通;励磁馈线装置包括励磁馈线组件和励磁出线组件;励磁馈线组件包括励磁馈线和励磁馈线夹紧组件,励磁馈线通过励磁馈线夹紧组件设置于空心轴的轴孔内部;励磁出线组件设置于空心轴外部,励磁出线组件通过爪极盘组件与励磁馈线组件连通;励磁引线包括第一组励磁引线和第二组励磁引线;爪极盘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两个爪极盘,以进行励磁馈线通过两个爪极盘引出双倍励磁引线。
-
公开(公告)号:CN109301872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811359625.1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降低电网线损的方法,通过测控装置和电网治理装置实现,步骤为:第一步,通过测控装置读取的功率判断电网潮流方向,当功率为正时电网向负荷供电,功率为负时光伏发电向电网馈电;第二步,计算三相电网每相线路中,相邻2台电网治理装置的电压差值,以及第n电网治理装置n与光伏发电单元m输出端的电压差值;第三步,分析三相电网每相线路中的电压超标范围值;第四步,计算三相电网每相线路中每台电网治理装置的电流分配系数;第五步,计算电压超标部分线损电流;第六步,计算三相电网每相线路中每台电网治理装置的电流分配值;第七步,测控装置依据每台电网治理装置的电流分配值,控制每台电网治理装置增加输出或吸收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9301872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359625.1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降低电网线损的方法,通过测控装置和电网治理装置实现,步骤为:第一步,通过测控装置读取的功率判断电网潮流方向,当功率为正时电网向负荷供电,功率为负时光伏发电向电网馈电;第二步,计算三相电网每相线路中,相邻2台电网治理装置的电压差值,以及第n电网治理装置n与光伏发电单元m输出端的电压差值;第三步,分析三相电网每相线路中的电压超标范围值;第四步,计算三相电网每相线路中每台电网治理装置的电流分配系数;第五步,计算电压超标部分线损电流;第六步,计算三相电网每相线路中每台电网治理装置的电流分配值;第七步,测控装置依据每台电网治理装置的电流分配值,控制每台电网治理装置增加输出或吸收电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