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9141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0222837.5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IPC: C07K14/435 , C12N15/12 , C12N15/113 , A61K31/713 , A61P1/16 , A61P1/18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具体的说是一种致病性弧菌PirB蛋白的结合蛋白(LvFABP)及其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防治中的应用。一种致病性弧菌PirB蛋白的结合蛋白,致病性弧菌PirB蛋白的结合蛋白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SEQ ID NO:1所示致病性弧菌PirB蛋白的结合蛋白的部分基因序列的双链RNA(dsLvFABP)在抑制致病性弧菌感染中的应用。所述致病性弧菌PirB蛋白的结合蛋白的部分基因序列的双链RNA(dsLvFABP)的碱基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的双链RNA注射后可有效降低致病性弧菌感染后的对虾死亡率,对对虾养殖有显著的保护效果。LvFABP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可用于对虾品种选育的分子标记,双链RNA或蛋白抗体可用于病害的防治,在对虾AHPND防治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522898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353229.1
申请日:2018-04-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IPC: A23K50/80 , A23K20/142 , A23K20/105 , A23K20/153 , A23K20/158 , A23K2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K50/80 , A23K20/105 , A23K20/142 , A23K20/153 , A23K20/158 , A23K2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饲料添加剂,特别是涉及一种改善网箱养殖大黄鱼肉质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改进剂按重量百分比计,肉碱0.5~2.5%,硫代甜菜碱5~10%,半胱胺盐酸盐5~15%,肌苷酸10~20%,谷氨酸10~20%,共轭亚油酸15~30%,其余量为沸石粉。本发明添加剂具有良好的诱食效果。能有效提高大黄鱼肌肉中鲜味物质肌苷酸含量。能有效降低大黄鱼腹部脂肪含量,增加不饱和脂肪含量。能有效提高大黄鱼肌肉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呈味氨基酸含量。能一定程度改善大黄鱼的体形,使体形更加修长。能有效改善大黄鱼的口感和风味、减少不可接受气味。使用方便,原料来源稳定,生产制作工艺简便,易于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96334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548462.6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IPC: A61K36/484 , A61P37/04 , A61P1/00 , A61P25/28 , A61P39/00 , A61P9/00 , A61P3/10 , A61P35/00 , A61P39/06 , A61K35/747 , A61K31/7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344 , A61K31/715 , A61K35/747 , A61K36/284 , A61K36/481 , A61K36/484 , A61K2236/19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提高水产养殖动物免疫力的发酵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发酵中药制剂为由经复合乳酸菌发酵获得培养物和壳寡糖等成分组成;其中,复合乳酸菌发酵获得培养物和壳寡糖的比例为97:3‑99:1。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无毒害,使用安全,能抑制多种病害和增产效果显著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265642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310176271.8
申请日:2013-05-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从海参加工废弃物中提取活性物质的方法。以海参内脏团为原料,经过预处理、酶解、回流提取、微波提取、醇沉、脱色、离心、盐沉、透析、精制等工艺得到精制海参多糖;醇沉后的上清液经过旋转蒸发、萃取脱脂、水饱和正丁醇萃取、旋转蒸发、大孔吸附树脂色谱等工艺得到精制海参总皂甙;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后的水溶液经过脱色、灭菌等技术得到抗氧化活性海参多肽。从而将海参内脏团变废为宝,得到海参多糖、海参皂甙、抗氧化活性海参多肽三种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3766626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10405508.0
申请日:2012-10-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具体的说是一种预防对虾白斑病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以感染白斑病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组织DNA为模板,采用引物VP28F(NcoI)与VP28R(NheI)进行PCR扩增,SEQ?ID?No.1所示的扩增产物经修饰后转入水稻中,携带扩增产物的转基因再生苗种植后的米糠,即为预防对虾白斑病的饲料添加剂;其中引物VP28F(NcoI)与VP28R(NheI)为:VP28F(NcoI):CTCGCCATGGATCTTTCTTTCACTCTTT;VP28R(NheI):GATTGCTAGCATGTTTCCCGTTCAA。本发明选择水稻作为生物反应器表达WSSV囊膜蛋白基因既保证了外源基因的准确表达,又易于大规模培养和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744118B
公开(公告)日:2012-03-07
申请号:CN200810249527.2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业饲料添加剂,具体的说是一种富含共轭亚油酸的保健甲鱼用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添加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共轭亚油酸2.5%-5%、肌苷酸和鸟苷酸组合0.25%-0.5%、肉碱1%-1.5%,甘氨酸0.75%-1.5%,丙氨酸0.5%-1%,其余量为沸石粉。制备首先将原料中的固体原料粉碎过80-100目筛,备用;其次将上述固体原料按照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待用;最后将原料中液体原料共轭亚油酸均匀添加到混合好的固体原料中即得添加剂。本发明添加剂能有效提高甲鱼的保健特色,实现具有多项生理活性的C1A在甲鱼肌肉中的稳定高效富集;能提高甲鱼的营养价值,甲鱼肌肉蛋白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以及鲜味氨基酸含量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904435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10201267.9
申请日:2010-06-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业饲料添加剂,具体的说是一种罗非鱼用肉质风味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每千克改良剂的组分含量为:石莼粉50-100g,肉碱20-30g,硫代甜菜碱30-50g,半胱胺盐酸盐15-25g,氯化钠200-300g,其余为沸石粉。制备首先将石莼粉、肉碱、硫代甜菜碱、半胱胺盐酸盐、氯化钠粉碎过100目筛;其次将上述粉碎后的固体原料按照上述比例混合;最后将上述混合的固体原料与沸石粉混合搅拌使其均匀度变异系数CV小于5%,即可。本发明改良剂,能有效提高罗非鱼肌肉中鲜味物质肌苷酸含量;能有效提高罗非鱼肌肉中的蛋白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呈味氨基酸含量;改善罗非鱼鱼肉的口感和风味,消除泥土腥味。
-
公开(公告)号:CN101748118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263665.0
申请日:2009-12-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IPC: C12N15/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学和分子生态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虾肠道微生物DNA的提取方法。具体为过程采用液氮研磨,机械力破壁,溶菌酶,SDS裂解液裂解细胞,然后经分离、析出得到DNA沉淀,最后用TE溶解得到质量较好的DNA。本发明得到的产物DNA片段大于20Kb,可进行基因扩增和测序。本发明通用性好,适用于各种甲壳类水产动物肠道微生物DNA提取,仅一次提取即得到高质量的模板DNA,不需要重复实验,所获得的DNA可用于分子生态学、系统进化等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991971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67433.4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 山东黄河三角洲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裕通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V10/764 , G06V10/26 , G06V10/774 , G06V1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料台中对虾生长预测及消化道评估的方法,包括:通过对对虾进行图像和视频拍摄,基于改进的标注方法进行数据集构建;将构建的数据集进行分割模型的训练,对料台中对虾的图片进行掩码分割,基于提取的分割掩码拟合骨架线以计算视觉全长,并根据拟合的视觉全长‑体重幂函数计算体重。基于提取的分割掩码计算对虾面积,并根据拟合的面积‑体重幂函数计算体重。结合视觉全长和面积特征,采用机器学习模型联合预测对虾体重。本发明通过结合图像分割分类、传统拟合方法及机器学习模型的集成,创造了一种高效、高精度的对虾生长状态和摄食情况的预测方法,帮助养殖户实现更高效、更环保的生产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57080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50996.8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蜕皮激素受体基因LvECR及其应用。蜕皮激素受体基因LvECR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LvECR基因所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蜕皮激素受体基因LvECR在抑制致病性弧菌感染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验证了对虾蜕皮激素受体基因LvECR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中有重要作用,抑制其编码基因的表达可加重病害发生,注射该因子的体外重组蛋白可降低病害症状,显示其在病害防控中的巨大应用潜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