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胁迫响应生物标志物作为预警指标构建模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12289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018852.9

    申请日:2023-08-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信息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胁迫响应生物标志物作为预警指标构建模型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收集样本,定义研究对象和样本量,选择合适的生物标志物,标准化测试环境,收集正常状态下的生物标志物数据作为基准,连续测量生物标志物,记录其随时间变化曲线;提取和分析胁迫响应生物标志物;基于所述生物标志物构建预警模型,模型训练需要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训练集来训练模型,使用测试集来评估模型的性能;使用该预警模型对新样本进行预测,包括通过计算新样本的生物标志物水平与预警模型进行匹配,可以实现对生物体胁迫状态的实时监控和预警,从而提前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胁迫对生物体的损害。

    黄颡鱼温度和溶氧调配不同蛋白含量饲料投喂模式

    公开(公告)号:CN10878236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716510.7

    申请日:2018-07-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颡鱼温度和溶氧调配不同蛋白含量饲料投喂模式,涉及水产养殖领域中的一种用于黄颡鱼养殖的投喂模式。本投喂模式是:养殖期间每天实时监测池塘水温及溶氧,当池塘平均水温TA及平均溶解氧DOA满足23°C≤TA≤30°C,且DOA≥4mg/L时,投喂高蛋白含量饲料,其余则投喂低蛋白含量饲料;所述高蛋白含量饲料其蛋白含量为42%,低蛋白含量饲料其蛋白含量为38%,均为适口膨化料。本发明具有广泛的实验基础和科学依据,符合黄颡鱼生长的营养需求;搭配使用低蛋白含量饲料,有效降低养殖成本,同时减少了饲料浪费,提高了养殖的经济效益;有效减少养殖水体的氮排放;操作方法简单明了,具有可示范易推广的前景。

    一种便携式仔稚鱼荧光诱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13145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210094552.4

    申请日:2012-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仔稚鱼荧光诱捕装置,它包括浮子、顶板、主容器、荧光棒、荧光棒保护管、底板、漏斗、坠子、尼龙绳。浮子和顶板对应的四角钻相同的角孔,通过尼龙绳将浮子和顶板连接,顶板中心打孔为荧光棒保护管插孔,将有机玻璃圆筒上端粘到顶板的下方,将有机玻璃圆筒下端粘到底板的上方,相邻圆筒间留有缝隙,沿缝隙边缘贴上软刺条,底板的任两对角打孔,为坠子连接孔,将漏斗外螺旋的上端粘在底板的下方底板中心孔的周围,漏斗内螺旋的下端用漏斗塞蒙上网布后塞入封底。该诱捕装置结构合理、制作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尤其适用于科学研究工作中对不同水深及复杂生境水体中仔稚鱼的采集。

    一种须鳗虾虎鱼多态性微卫星分子标记及其引物对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05871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470481.9

    申请日:2021-12-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入侵物种种群遗传学DNA分子标记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须鳗虾虎鱼多态性微卫星分子标记及其引物对和应用。本发明通过构建须鳗虾虎鱼简化基因组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对基因组中的微卫星位点进行筛选,对其中的14个位点进行大样本种群的多态性实验验证。首次筛选得到了14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包括10个高度多态性标记和4个中度多态性标记。本发明为须鳗虾虎鱼入侵种群遗传学的研究提供分子技术支持,有助于对其进行入侵种群来源、入侵路径的回溯研究。

    黄颡鱼当年育成高效养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84965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40943.6

    申请日:2016-0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01K6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颡鱼当年育成的养殖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本养殖方法是:①提早驯食黄颡鱼幼苗人工配合饲料;②增加黄颡鱼投喂频率;③高温季节增加夜间及清早投喂量;④维持池塘生态环境稳定。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①有效提高了黄颡鱼生长速度,缩短其养殖周期,降低了养殖成本,加快了资金回笼;②规避了2龄鱼种疾病高发的风险及越冬后掉膘损失;③提早驯食鱼苗人工配合饲料,大大提高了黄颡鱼鱼苗成活率;④增加黄颡鱼投喂频率,提高了饲料利用效率,降低饵料系数;⑤定期杀虫、消毒、调水、改底,可改善底质及水环境,避免黄颡鱼再次转食天然饵料,维持其快速生长。

    附着基生态的鲫鱼池塘养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23574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48129.3

    申请日:2015-07-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01K6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附着基生态的鲫鱼池塘养殖方法,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本方法是:①构建附着基生态的鲫鱼池塘养殖系统:A、池塘准备;B、附着基设置;C、池塘套养群体组成;②鲫鱼放养;③养殖管理;④捕捞渔产品。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本发明利用几种养殖鱼类的生活习性,并在池塘中设置附着基,成功构建了一种附着基生态的鲫鱼池塘养殖系统,有效控制了高密度养殖造成的水质恶化问题,鲫鱼发病少;附着基提供套养鱼附着基食物,降低成本,同时套养鱼类生产渔产品也可增加收益;生态养殖模式更加绿色健康,鲫鱼和细鳞斜颌鲴的品质高。

    黄鳝池塘-网箱生态养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88893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410000110.8

    申请日:2014-0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鳝池塘-网箱生态养殖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本方法是:①黄鳝池塘-网箱生态系统构建:A、池塘准备,B、网箱设置,C、箱内生态处理,D、池塘生态处理;②黄鳝放养;③驯食投饵;④日常管理;⑤捕捞黄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几种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和摄食习性,成功构建了池塘-网箱生态系统,不用经常刷洗网箱,节省人工劳动力;不需经常调水,节省养殖开支;黄鳝发病少、用药少,成活率高;黄鳝品质高、口感好;同时套养鱼类也是一笔可观的收益。

    一种须鳗虾虎鱼多态性微卫星分子标记及其引物对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05871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111470481.9

    申请日:2021-12-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入侵物种种群遗传学DNA分子标记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须鳗虾虎鱼多态性微卫星分子标记及其引物对和应用。本发明通过构建须鳗虾虎鱼简化基因组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对基因组中的微卫星位点进行筛选,对其中的14个位点进行大样本种群的多态性实验验证。首次筛选得到了14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包括10个高度多态性标记和4个中度多态性标记。本发明为须鳗虾虎鱼入侵种群遗传学的研究提供分子技术支持,有助于对其进行入侵种群来源、入侵路径的回溯研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