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604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15059.7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 G06F18/241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类群落影响因子的智能识别方法、系统及装置,方法包括将鱼类群落、环境序列构造总体序列;计算各序列中两两点位间的欧氏距离得到第一、二、三欧式距离序列;根据各欧式距离序列搭建综合因素模型;根据第二欧式距离序列和各个物种在两两点位间的欧式距离序列搭建物种单因素模型;根据第三欧式距离序列和各个环境指标在两两点位间的欧式距离序列搭建环境单因素模型;将物种、环境单因素模型代入综合因素模型中得到单因素综合模型;根据模型系数的密度分布特性智能识别出鱼类群落影响因子。本发明全面地考虑水环境和鱼类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智能识别出导致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指导物种和存在差异的环境因子。
-
公开(公告)号:CN11789292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303642.2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 G06Q10/063 , G06Q50/02 , G06Q50/26 , G06F17/10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智化水产养殖碳核算及碳汇能力评估方法,包括:计算一个或多个养殖水域中各类水产养殖物种的总碳源及总碳汇,对各个养殖水域中各类水产养殖物种的总碳源及总碳汇进行数智化处理,得到净碳汇矩阵;根据净碳汇矩阵,计算出各个养殖水域的碳汇能力系数;将各个养殖水域的碳汇能力系数与碳汇能力等级阈值进行比较,以评估各个养殖水域的碳汇能力等级。本发明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更加准确的描述各个养殖水域的碳汇水平,利于不同养殖水域碳汇能力的横向对比,可以为各个养殖水域碳汇水平等级划分提供数据支撑,为淡水渔业的碳汇能力评估及实际养殖物种结构优化提供指导意见。
-
公开(公告)号:CN113951215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1224826.2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 A01K8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浮游生物调查评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分级采集浮游生物同位素样品的浮游生物网,包括若干组过滤网组,过滤网组包括过滤网,若干过滤网依次套设,过滤网一端设有浮游生物收集组件,过滤网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互拆组件;互拆组件远离浮游生物收集组件的一侧设有可拆卸固定组件。本发明采样过程中实现对不同个体大小浮游生物的分类,无需再带回实验室进行二次处理,节省人力并最大限度缩短样品的处理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665511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38268.7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江苏中法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草联合调控修复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方法,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对湖泊的水环境现状以及水生生物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并诊断湖泊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2)鱼类群落结构优化;(3)沉水植物群落重建。本发明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的角度进行湖泊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对于湖泊生态的修复效果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并且,本发明的技术可行性和适用性强,具有很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002686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75940.8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声学探测与拖网采样相结合的鱼类资源调查方法,水声学装置通过横向固定杆和纵向固定杆固定于船体下方,将换能器放入水中深度约0.5m;探测前,对水声学探测系统进行校正,校正完成后设置探测参数;航行探测:选择探测航线,开始走航探测;采用EK80程序采集原始数据;采用Echoview软件处理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和数据分析。本发明能获取采样水域不同水层、水域的鱼类个体大小、密度和生物量分布特征;通过水声学和拖网获得的鱼类种类组成、个体大小和群落结构的数据实时结合,可更全面地了解调查水域的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和资源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785800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111208666.2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调查水库鱼类资源的三层多网目复合刺网装置,包括用于捕获上层鱼类的浮网和用于捕获底层鱼类的沉网,浮网位于沉网上方,浮网和沉网均包括多层网衣,多层网衣顶端通过上纲连接有若干泡沫浮子,多层网衣底端通过下纲连接有若干铅制沉子;多层网衣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外网衣,两外网衣间设置有内网衣,外网衣网目大小为内网衣网目大小两倍,内网衣和外网衣分别由12种不同网目渔网组成且由拉链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利用三层多网目复合刺网,捕捞效果更好,捕捞效率更高,一方面可提高鱼类调查效率,另一方面可大量节约整理网具、摘取渔获物的时间,提高操作效率,并达到可局部修补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89292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03642.2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 G06Q10/063 , G06Q50/02 , G06Q50/26 , G06F17/10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智化水产养殖碳核算及碳汇能力评估方法,包括:计算一个或多个养殖水域中各类水产养殖物种的总碳源及总碳汇,对各个养殖水域中各类水产养殖物种的总碳源及总碳汇进行数智化处理,得到净碳汇矩阵;根据净碳汇矩阵,计算出各个养殖水域的碳汇能力系数;将各个养殖水域的碳汇能力系数与碳汇能力等级阈值进行比较,以评估各个养殖水域的碳汇能力等级。本发明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更加准确的描述各个养殖水域的碳汇水平,利于不同养殖水域碳汇能力的横向对比,可以为各个养殖水域碳汇水平等级划分提供数据支撑,为淡水渔业的碳汇能力评估及实际养殖物种结构优化提供指导意见。
-
公开(公告)号:CN116883828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59752.0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化鱼类生长性能识别方法及分析系统,其方法包括:对放置有待测鱼类的测量板进行自动化拍摄得到第二数字图像;对第二数字图像提取自适应阈值,进行黑白二值化;确定黑白二值图中目标区域左边界和右边界预设区域,自动提取左边界和右边界位置;计算出待测鱼类的全长信息;自动识别所述目标区域中尾叉最凹处,计算出待测鱼类的叉长信息;自动识别所述目标区域中尾椎骨末端,计算出待测鱼类的体长信息;自动获取待测鱼类的体重信息,并计算出待测鱼类的生长指标和体态指标。本发明既能提升水生态监测科研效率,也利于对鱼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为生产上实现鱼类生长(56)对比文件G. Huang等.Length-weightrelationships of nine fish species fromthe Qingjiang River, Yangtze River basin,China《.J Appl Ichthyol.》.2018,第164-166页.单佳楠等.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金鲳鱼质量预测研究《.渔业现代化》.2023,第50卷(第2期),第58-66页.Mingming Hao等.TheMeasurementofFishSizebyMachineVision-AReview《.9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uterandComputingTechnologiesinAgriculture(CCTA)》.2015,第15-32页.
-
公开(公告)号:CN113785800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208666.2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调查水库鱼类资源的三层多网目复合刺网装置,包括用于捕获上层鱼类的浮网和用于捕获底层鱼类的沉网,浮网位于沉网上方,浮网和沉网均包括多层网衣,多层网衣顶端通过上纲连接有若干泡沫浮子,多层网衣底端通过下纲连接有若干铅制沉子;多层网衣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外网衣,两外网衣间设置有内网衣,外网衣网目大小为内网衣网目大小两倍,内网衣和外网衣分别由12种不同网目渔网组成且由拉链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利用三层多网目复合刺网,捕捞效果更好,捕捞效率更高,一方面可提高鱼类调查效率,另一方面可大量节约整理网具、摘取渔获物的时间,提高操作效率,并达到可局部修补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3781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78142.1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8/2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网络模型的智能化鱼类群落稳定性评价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基于单物种对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种间相互作用对群落结构的影响优化物种分布数据,得到物种分布优化数据并构建群落关联网络模型;采用PCoA方法量化物种的功能多样性重叠度并构建功能生态位网络模型;根据群落关联网络模型和功能生态位网络模型构建综合网络模型;根据群落关联网络模型、功能生态位网络模型和综合网络模型构建雷达图,基于雷达图面积法评价网络稳定性。本发明能够更好的体现由于采样不完整引起的物种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缺失,使网络结构更复杂且更贴近真实情况,能够深入挖掘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升评价结果准确性和不同生物群落网络之间可比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