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6738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47067.4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7/16
Abstract: 一种软岩孔壁形变测量仪及软岩形变测量方法,属于岩土测量设备。该软岩孔壁形变测量仪包括驱动杆,驱动杆上套设有可沿其轴向移动的导向杆,导向杆的一端和中部分别设有固定装置和至少一个定位装置,驱动杆远离固定装置的一端设有测量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沿导向杆周向布置的至少两个可伸缩的伸缩杆;定位装置包括沿导向杆周向布置的至少两个弹簧片,每个弹簧片的一端与导向杆连接;测量装置包括一端与驱动杆铰接的测量杆和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导向杆和测量杆的中部铰接。该软岩孔壁形变测量仪结构简单,拆装、携带和使用方便,能够在软岩软化变形且孔壁局部塌孔的情况下准确测量其变形量。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软岩形变测量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036523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710046997.8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7/16
Abstract: 一种软岩孔壁形变电测仪及软岩形变测量方法,属于岩土测量设备领域。该软岩孔壁形变电测仪包括导向杆和数据采集仪,导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装置和测量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沿导向杆周向布置的至少两个可伸缩的固定杆;测量装置包括沿导向杆周向布置的至少两个第一弹簧片,及与第一弹簧片一一对应的LVDT位移计,且每个第一弹簧片的一端与导向杆连接,LVDT位移计的两端分别与导向杆和对应的第一弹簧片连接,每个LVDT位移计均与数据采集仪电连接。该软岩孔壁形变测量仪能够在软岩软化变形而未出现局部塌孔的情况下准确的测量孔壁的变形量。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软岩形变测量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767381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710047067.4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7/16
Abstract: 一种软岩孔壁形变测量仪及软岩形变测量方法,属于岩土测量设备。该软岩孔壁形变测量仪包括驱动杆,驱动杆上套设有可沿其轴向移动的导向杆,导向杆的一端和中部分别设有固定装置和至少一个定位装置,驱动杆远离固定装置的一端设有测量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沿导向杆周向布置的至少两个可伸缩的伸缩杆;定位装置包括沿导向杆周向布置的至少两个弹簧片,每个弹簧片的一端与导向杆连接;测量装置包括一端与驱动杆铰接的测量杆和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导向杆和测量杆的中部铰接。该软岩孔壁形变测量仪结构简单,拆装、携带和使用方便,能够在软岩软化变形且孔壁局部塌孔的情况下准确测量其变形量。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软岩形变测量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036523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046997.8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7/16
Abstract: 一种软岩孔壁形变电测仪及软岩形变测量方法,属于岩土测量设备领域。该软岩孔壁形变电测仪包括导向杆和数据采集仪,导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装置和测量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沿导向杆周向布置的至少两个可伸缩的固定杆;测量装置包括沿导向杆周向布置的至少两个第一弹簧片,及与第一弹簧片一一对应的LVDT位移计,且每个第一弹簧片的一端与导向杆连接,LVDT位移计的两端分别与导向杆和对应的第一弹簧片连接,每个LVDT位移计均与数据采集仪电连接。该软岩孔壁形变测量仪能够在软岩软化变形而未出现局部塌孔的情况下准确的测量孔壁的变形量。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软岩形变测量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206459612U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20082628.X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7/16
Abstract: 一种软岩孔壁形变测量仪及软岩形变测量系统,属于岩土测量设备。该软岩孔壁形变测量仪包括驱动杆,驱动杆上套设有可沿其轴向移动的导向杆,导向杆的一端和中部分别设有固定装置和至少一个定位装置,驱动杆远离固定装置的一端设有测量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沿导向杆周向布置的至少两个可伸缩的伸缩杆;定位装置包括沿导向杆周向布置的至少两个弹簧片,每个弹簧片的一端与导向杆连接;测量装置包括一端与驱动杆铰接的测量杆和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导向杆和测量杆的中部铰接。该软岩孔壁形变测量仪结构简单,拆装、携带和使用方便,能够在软岩软化变形且孔壁局部塌孔的情况下准确测量其变形量。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软岩形变测量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206459613U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20082629.4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7/16
Abstract: 一种软岩孔壁形变电测仪及软岩形变测量系统,属于岩土测量设备领域。该软岩孔壁形变电测仪包括导向杆和数据采集仪,导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装置和测量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沿导向杆周向布置的至少两个可伸缩的固定杆;测量装置包括沿导向杆周向布置的至少两个第一弹簧片,及与第一弹簧片一一对应的LVDT位移计,且每个第一弹簧片的一端与导向杆连接,LVDT位移计的两端分别与导向杆和对应的第一弹簧片连接,每个LVDT位移计均与数据采集仪电连接。该软岩孔壁形变测量仪能够在软岩软化变形而未出现局部塌孔的情况下准确的测量孔壁的变形量。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软岩形变测量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097958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89138.4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孚龙光伏(厦门)有限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3B35/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体系漂浮电站,包括多个柔性漂浮平台和多个刚性漂浮平台,多个刚性漂浮平台相互连接呈正交网格状分布或者呈具有一条主干和多条分布在主干两侧的间隔设置的分支的鱼骨状分布,多个柔性漂浮平台分布在刚性漂浮平台围成的网格内部或者相邻的分支之间,相邻的柔性漂浮平台之间相互连接在一起,相邻的柔性漂浮平台和刚性漂浮平台相互连接在一起。该复合体系漂浮电站能够形成超大规模的光伏漂浮系统,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能够大幅减少生产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45695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210522439.5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杆体切削式大变形预应力水力膨胀注浆锚杆。它包括锚固剂,内杆体、中套筒、水力膨胀壳体、托盘;内杆体为注浆锚杆;水力膨胀壳体为一根钢管径向弯曲而成;内杆体一端设置锚固剂、另一端位于中套筒内;内杆体上设置肋;水力膨胀壳体的两端均焊接在中套筒上;注水孔布置在中套筒上;锚固剂和水力膨胀壳体均位于钻孔内;内杆体、中套筒一端位于钻孔内,另一端通过螺母和托盘固定在岩体上。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备同时施加杆体轴向和径向预应力、大变形和注浆等功能,应用范围广泛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95894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84422.7
申请日:2025-02-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1N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围岩变形应力监测的物理模型试样浇筑装置和方法,浇筑装置包括由多块侧板拼接而成的辅助框架和设置在辅助框架内的连接线,该辅助框架形状与物理模型试样浇筑时所采用的浇筑模具形状相匹配;所述辅助框架上设有浇筑口,辅助框架至少两个相对侧板上均设有绑扎孔,该绑扎孔的中心位置与辅助框架内应变砖预设位置的中心在该侧板上的投影相对应;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绑扎孔固定相连,另一端用于与应变砖固定连接。本发明的浇筑装置和浇筑方法解决了物理模型试样浇筑过程中如何保证应变砖位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192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37300.5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临界CO2在岩石裂缝中的对流换热试验装置及方法,涉及深部地热资源开发技术领域,包括围压加载系统、渗流系统、加热系统及温压数据采集系统,所述围压加载系统包括围压室和放置于所述围压室内的带裂缝试样,以对试样施加围压;所述渗流系统用于向试样注入超临界CO2;所述加热系统用于对所述围压室加热,以模拟储层高温环境;所述温压数据采集系统用于测量试样进出口流体温度和压力及裂缝内壁面温度,以计算对应温压条件下超临界CO2在试样中的对流换热系数;本申请搭建了以临界CO2作为换热流体的对流换热试验装置,解决了现有试验装置只能开展水换热试验的局限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