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13293B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0910273045.5
申请日:2009-12-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E21D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隧道的构建方法,属于地下工程等领域。构建方法包括隧道绿化植物的筛选、植物营养供给链的构建、隧道照明采光及植物生长光的筛选、眩光隔离、植物及营养供给的维护和隧道消防。该方法既能改变目前隧道内部环境单调、景观匮乏的现状,又能大大提高隧道防渗护壁的安全性能,为隧道内行车提供舒适的环境和良好的视觉景观,达到立体生态、照明、防渗护壁及景观效果的整体和易性与稳定性的目的。本发明充分拓展了太阳能的利用空间,采用转化、输送、存储相结合的能源收集处理系统,配备感温、电控相接合的双控火灾探测系统以及轻水泡沫或超细干粉灭火装置,急剧地降低了隧道运营的管理成本,从整体上降低地下隧道工程的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921713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210421228.9
申请日:2012-10-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B09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处理工艺,该工艺包括重金属污染土泥化、永磁磁选分离、污染程度定级、药剂添加搅拌、挤压振实成型,该工艺采用精确控水的方法实现重金属污染土的处理过程中无富余水和粉尘,采用永磁磁选分离方法分离出重金属污染土泥浆中部分重金属,从源头上减小后期污染土泥浆固化稳定化处理难度与费用,对永磁磁选分离后的土壤按照污染程度分别处理,减少了药剂添加量,采用稳定剂与固化剂分别添加并强力搅拌及挤压振实成型的方法,有利于稳定剂、固化剂与土壤间的均匀混合及充分反应,保证修复质量。该工艺具有资源节约、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及修复效率高等特点,广泛适用于多重金属污染场地的固化稳定化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02921713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21228.9
申请日:2012-10-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B09C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处理工艺,该工艺包括重金属污染土泥化、永磁强磁分离、污染程度定级、药剂添加搅拌、挤压振实成型,该工艺采用精确控水的方法实现重金属污染土的处理过程中无富余水和粉尘,采用永磁强磁分离方法分离出重金属污染土泥浆中部分重金属,从源头上减小后期污染土泥浆固化稳定化处理难度与费用,对永磁强磁分离后的土壤按照污染程度分别处理,减少了药剂添加量,采用稳定剂与固化剂分别添加并强力搅拌及挤压振实成型的方法,有利于稳定剂、固化剂与土壤间的均匀混合及充分反应,保证修复质量。该工艺具有资源节约、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及修复效率高等特点,广泛适用于多重金属污染场地的固化稳定化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01864824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010191153.0
申请日:2010-06-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化植物砖及其制作方法,植物砖砖体由框体、衬板(1)、防水层(2)、营养基质(6)、滴灌管(5)、腐殖质层(7)组成,框体由带底面的围框(3)、支撑杆(4)和框盖构成,而框盖由网状隔离层(8)、吸水层(9)和网格骨架(10)组成。植物可先期培育,带砖移栽安装,成活率高,达到使垂直构筑物快速绿化的目的,同时由于植物砖设置了并联式的滴灌装置,可方便快捷地对植物供水、肥料和农药等,能提高维护管理的效率,该植物砖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隧道等构筑物的内外墙、岩质边坡等绿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165902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010191148.X
申请日:2010-06-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绿化装置,所述的绿化装置由连接板(1)、基质盒体(2)、植物生长层(5)、营养供给装置、植物生长光照装置构成。营养供给装置由分流管(9)、滴灌管(10)、控制阀(11)、电磁继电器(12)、湿度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14)构成,生态绿化装置提供了在缺乏阳光和水分环境下的植物生长的结构环境,提供了植物生长的营养供给装置和植物光照装置,可通过电磁继电器(12)进行自动控制,从而实现了营养液供给和管理维护的高效性,该装置适用于攀援类植物的生长,具有质量轻,可适宜于隧道、地铁、地下广场等大型构筑物内顶部,在吸收构筑物内的二氧化碳增加氧气含量的同时还能起到制尘、降噪、降温及绿化等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713293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10273045.5
申请日:2009-12-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E21D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隧道的构建方法,属于地下工程等领域。构建方法包括隧道绿化植物的筛选、植物营养供给链的构建、隧道照明采光及植物生长光的筛选、眩光隔离、植物及营养供给的维护和隧道消防。该方法既能改变目前隧道内部环境单调、景观匮乏的现状,又能大大提高隧道防渗护壁的安全性能,为隧道内行车提供舒适的环境和良好的视觉景观,达到立体生态、照明、防渗护壁及景观效果的整体和易性与稳定性的目的。本发明充分拓展了太阳能的利用空间,采用转化、输送、存储相结合的能源收集处理系统,配备感温、电控相接合的双控火灾探测系统以及轻水泡沫或超细干粉灭火装置,急剧地降低了隧道运营的管理成本,从整体上降低地下隧道工程的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864824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191153.0
申请日:2010-06-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化植物砖及其制作方法,植物砖砖体由框体、衬板(1)、防水层(2)、营养基质(6)、滴灌管(5)、腐殖质层(7)组成,框体由带底面的围框(3)、支撑杆(4)和框盖构成,而框盖由网状隔离层(8)、吸水层(9)和网格骨架(10)组成。植物可先期培育,带砖移栽安装,成活率高,达到使垂直构筑物快速绿化的目的,同时由于植物砖设置了并联式的滴灌装置,可方便快捷地对植物供水、肥料和农药等,能提高维护管理的效率,该植物砖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隧道等构筑物的内外墙、岩质边坡等绿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