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3595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211601876.2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广西大学 , 同济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F30/20 , G06F17/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三向应力下岩体时效‑扰动耦合劣化非线性模型,其构建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真三轴静力循环加载试验确定岩石静力循环加载作用下的损伤函数D1;S2、采用真三轴时效‑扰动试验分别确定启动岩石时效‑扰动耦合效应的临界应力—起裂应力σci和时效‑扰动耦合效应破坏的临界应力—扰动临界应力σdl;S3、采用ModifiedWeibolsandCook三维强度准则,建立三维时效‑扰动屈服函数F;S4、建立一个表征真三向应力下岩体时效‑扰动耦合劣化非线性模型εij(t);S5、构建一维时效‑扰动耦合劣化非线性方程ε1(t);S6、构建三维时效‑扰动耦合劣化非线性方程εij(t)。本发明为高应力深部工程围岩时效‑扰动耦合破坏灾害预测和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61559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1534037.3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相机微变形监测的微型钻孔应力测量装置及方法,通过定焦广角相机组拍摄应力扰动或解除前后钻孔内壁的周向全景图像,基于三维立体视觉技术和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对钻孔内壁进行三维重构和图像匹配计算,能够获取钻孔内壁的全场应变演化情况。设定钻孔平面计算参考线,根据弹性力学理论计算钻孔位置处平均扰动应力和地应力值。该装置和方法基于多相机微变形监测技术,使用微型光学设备观测钻孔内壁,测量效果稳定,对被测岩体损伤小,抗干扰能力强,能够实现钻孔孔壁三维应变场测量,适用于深部复杂环境应力测量。另外,本发明采用装配式结构,使用方便,可实现反复多次使用,能有效降低深部岩体应力测量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96145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209243.6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极端温度岩石破裂测试系统,该真空极端温度岩石破裂测试系统主要包括真空极端温度加载结构、整体加载框架结构和移动小车,所述真空极端温度加载结构位于所述整体加载框架结构内部,所述真空极端温度加载结构设置在所述移动小车上,所述移动小车与所述整体加载框架结构可滑动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真空极端温度岩石破裂测试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一种真空极端温度岩石破裂测试系统将极端高温或极端低温环境与真空环境一体化,同时将极端高温与极端低温环境耦合在同一模块中,实现了真空超高温或超低温环境下的岩石加载和声学的同步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70250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99444.5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Q50/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状岩体隧道围岩大变形评估方法,所述评估方法包括将层状岩体的隧道围岩按其大变形程度分为多个等级,各大变形等级通过以下过程确定:通过获得的隧址区围岩最大主应力σ、岩体各向异性强度、层厚及岩性类型,及地下水类型,对大变形等级进行初评;其后通过获得的最大主应力与隧道洞轴线的夹角α以及岩体的层理产状信息对大变形初评等级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大变形等级。本发明能够对层状围岩大变形灾害的风险等级进行多指标综合后的准确评估,提高了分级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685324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310010317.2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石表面非均匀波速场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激光测距雷达安装在精密电动舵机上方,用于测量激光测距雷达与标志杆的距离;精密电动舵机用于实现旋转,连接可旋转滑轨,带动可旋转滑轨共同旋转;精密电动舵机下方固定有振动接收传感器;标志杆下部嵌入到电动滑块,下端连接有冲压器;压力传感器安置在电动滑块和冲压器之间;电动滑块嵌入在可旋转滑轨上形成滑动副;冲压器实现岩石表面撞击;振动接收传感器用于接收冲压器撞击岩石表面发出的振动信号;压力传感器接收冲压器撞击岩石表面产生的压力脉冲。本发明适用于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环境和岩石表面,操作简便;对了解岩体表面初始损伤和结构构造准确,测量时间短。
-
公开(公告)号:CN115685324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310010317.2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石表面非均匀波速场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激光测距雷达安装在精密电动舵机上方,用于测量激光测距雷达与标志杆的距离;精密电动舵机用于实现旋转,连接可旋转滑轨,带动可旋转滑轨共同旋转;精密电动舵机下方固定有振动接收传感器;标志杆下部嵌入到电动滑块,下端连接有冲压器;压力传感器安置在电动滑块和冲压器之间;电动滑块嵌入在可旋转滑轨上形成滑动副;冲压器实现岩石表面撞击;振动接收传感器用于接收冲压器撞击岩石表面发出的振动信号;压力传感器接收冲压器撞击岩石表面产生的压力脉冲。本发明适用于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环境和岩石表面,操作简便;对了解岩体表面初始损伤和结构构造准确,测量时间短。
-
公开(公告)号:CN114943661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881083.4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目相机的无标靶岩石表面变形场观测装置与方法,可实现不预先设置标靶而对岩石表面变形场及其演化过程进行观测,提高岩石表面变形场观测的简便性和准确性。本发明观测岩石表面变形的步骤为:1)双目深度相机对岩石表面进行精确观测,得到岩石表面不同时刻图像;2)对同一时刻左右两相机图像进行处理分析配准;3)获得同一时刻岩石表面不同位置处高程结果;4)生成天然粗糙起伏散斑;5)依据相关性分析计算岩石表面变形场,前后交替累积计算所有时刻获得岩石表面变形场演化过程。通过该装置可为巷/隧道表面变形监测及灾害防控提供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3604702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310625027.5
申请日:2013-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岩石断裂韧度的试验装置,特别是一种在围压作用下测定岩石断裂韧度的试验装置。属岩土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在原有巴西圆盘试验装置中增设了施加围压装置,改变了现有试验装置中单纯直接加载劈裂进行试验的方式,盒体中增设了弹簧定位装置、密封装置及自平衡装置,且配套有千分表、注油口和排气口等,用以记录侧向及轴向的位移变化并控制盒体内液体形成稳定围压。将试样放入盒体后,利用弹簧定位装置固定试样,增设自平衡装置可使加载轴不受围压的影响,便于对试样的加载进行控制。本装置可实现对岩石试样围压下的劈裂试验,由此计算试样的断裂韧度,试验装置设计合理,操作使用方便,适用于各类岩石的断裂韧度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594867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21566.7
申请日:2015-01-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密封装置的水压致裂管,属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该装置由水压致裂管、锁紧螺母、压筒、压板、橡胶密封圈、定位螺母构成;水压致裂管中段设有水压致裂段,在水压致裂管的表面上设置有螺纹,水压致裂段两端由里向外分别依次设置有定位螺母、橡胶密封圈、压板、压筒、锁紧螺母,定位螺母和锁紧螺母分别旋装在水压致裂管上,橡胶密封圈、压板、压筒分别活动套装在水压致裂管上。定位螺母能够调节水压致裂段的长度,橡胶密封圈能够达到密封效果,而且不会产生应力集中,压板和压筒易于锁紧螺母将水压致裂管在试样中的锁紧,本发明的带有密封装置的水压致裂管设计合理,易于加工,易于操作,节省时间,同时能够重复运用,节约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981360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1910199974.X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岩石类材料平面应变双轴加载破坏全过程宏细观的试验装置,所述试验装置包括加载系统、CCD相机观测系统、声发射系统,所述加载系统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压板和第三压板,位于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三压板之间的第二压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螺杆上,所述第三压板上固定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顶头与所述第二压板相连接,使得所述千斤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压板朝所述第一压板的方向运动,从而为试样两侧提供侧向压力;解决了传统的试验装置尚不能对平面应变加载条件下岩石破坏过程微裂纹萌生、扩展和贯通过程试样表面和内部破裂进行跟踪和观测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