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4089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609187.5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6Q10/0639 , G06F17/16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层次熵权法的改建型储氢库选址的量化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筛选出可作为储氢库候选库址;S2建立关键指标评价体系,并对各候选库址的各项评价指标赋值;S3将各候选库址的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和标准化处理;S4根据信息熵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各个评价指标的信息熵,通过信息熵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再计算各候选库址的评价指标参数分值,最后分别计算各候选库址的评分,并根据评分高低确定储氢库址;S5进行敏感性分析,以验证层次熵权法评价结果的稳定性与客观性;本申请解决了枯竭油气藏储气库改建为储氢库过程中的选址难题,对储氢库的适宜性进行科学评估,为储氢库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48476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40085.4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6F30/28 , G01M3/0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穴储氢库密封性预测与评价方法及相关设备,涉及盐穴氢气存储领域,主要为解决目前仍缺少一种更全面准确便携的评价盐穴储氢库密封性的方法的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候选区域内盐穴储氢库的地层的地质参数和储库开发工程参数;基于所述地质参数和储库开发工程参数确定围岩地层加权平均渗透率和最大漏失率之间的关系式;基于所述围岩地层加权平均渗透率和最大漏失率之间的关系式确定目标盐穴储氢库的氢气密封性,其中,所述目标盐穴储氢库的地质参数和储库开发工程参数在所述候选区域内盐穴储氢库的地质参数和储库开发工程参数的区间之内。本发明用于盐穴储氢库密封性预测与评价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597930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210869697.0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杂结构人造岩心的制备方法,包括:测定采取的砂岩和泥岩的组成矿物的质量分数;根据砂岩组成矿物的质量分数,计算得到第一含量,所述一含量包括所述砂岩中石英含量、黏土矿物含量和胶结物含量;根据所述泥岩的组成矿物的质量分数,计算得到第二含量,所述二含量包括所述泥岩中石英含量、长石含量和黏土矿物含量;根据所述第一含量配置砂饼,根据所述第二含量配置泥饼;按照砂泥互层人造岩心每层的质量称取配置好的砂饼或泥饼,并进行压实处理,制成砂泥互层人造岩心;或按照人造砂岩岩心每层的质量称取配置好的砂饼,并进行压实处理,制成人造砂岩岩心。本发明可以制作出与天然岩心成分和力学性质相近的复杂结构人造岩心。
-
公开(公告)号:CN117949312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25199.4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直接气体荷载作用下岩石的力学性质及渗透性测试系统,包括:试验机框架和气体加载系统框架,所述试验机框架和气体加载系统框架均为壳体结构;液压油围压室机构,所述液压油围压室机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端,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试验机框架内腔侧直板上端,所述液压油围压室机构的内部注入液压油而提供油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装置,气体围压室机构结构,实现安全的将高压气体荷载直接作用到岩石上,且利用存有高压气体的气缸,实现气体围压室机构内气体荷载的突然提高,以测量样本渗透性,通过特制样本压头,结合气体围压室机构,实现样本轴向渗透性测试、径向渗透性测试和全方向渗透性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532961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48001.3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6F30/22 , G06F30/28 , G06F17/12 , G06F17/11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相变的多孔介质热流固化耦合多相渗流模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用ICEM建模软件建立多孔介质孔隙结构的网格模型,并依据实际工况设置所述网格模型的边界条件;构建多相流体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并将所述多相流体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嵌入到Fluent软件中;将所述流体域的网格模型及相变固体域的网格模型进行装配,并导入到Fluent软件中;基于所述网格模型的边界条件,采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本方法既可对多孔介质内部的相变‑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机制及其孔隙结构特征演化规律开展研究,又可实时获取多孔介质内部多相流体分布规律、速度场、温度场分布及各相渗透率演化曲线,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889101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689980.9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B29C64/10 , B29C64/386 , B33Y10/00 , B33Y50/00 , B29L3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3D打印技术的微观渗流物理模型的快速制备方法,通过岩心处理,制备用于岩心孔喉网络结构提取的铸体薄片。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孔喉网络结构的提取。利用光栅转矢量化工具包,提取孔喉结构的外包络轮廓,并以矢量文件另存待用。将上一步骤得到的孔喉结构矢量文件导入有限元软件中刻蚀图案并进行3D打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数字模型到物理模型的直接制备,降低传统模型制备方法中的人为因素以及化学腐蚀的不可控性,提高物理模型的制备效率和制备精度,降低模型批量生产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91401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307764.5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1N13/02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CT扫描成像的H2‑地层水‑岩石原位接触角自动测量方法及相关设备,方法包括:将初始岩样置于微流体驱替器件中,并将所述微流体驱替器件安装在多孔储层渗流实验装置中,设置所述实验装置的工作参数,以形成多孔储层型储氢库,模拟多孔介质储层注采氢气过程;通过CT扫描技术识别所述多孔介质储层,获取CT扫描图像;对所述CT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构,得到三维图像;通过所述三维图像计算以地层水为基准求取的接触角。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利用CT扫描技术的高分辨成像能力,可以精准识别H2和地层水在岩石孔隙中的分布状态,进而精确定位H2和地层水的接触界面,实现更准确的接触角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88324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03873.7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藏型储气库气液多相渗流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包括岩样密封及加热保温系统、三轴应力及围压加载系统、油气水注入及孔隙压力补给系统、气液固三相分离及计量系统、光纤气体传感监测系统、分布式光纤位移监测系统及气体供应及泄漏报警系统,岩样密封及加热保温系统包括用于装载岩样的岩样密封单元及对岩样加热的加热保温单元;三轴应力及围压加载系统包括为岩样提供三轴应力的三轴应力加载单元及为岩样提供围压的围压加载单元;油气水注入及孔隙压力补给系统包括气相注入单元和液相注入单元,以对岩样进行油气水三相注入;本申请用于解决强注采交变载荷下气藏型储气库动态密封性评价这一瓶颈难题,指导储气库科学选址和方案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7451582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406357.5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1N13/00 , G16C60/00 , G01N23/04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岩心气体扩散系数模拟计算方法以及相关设备,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岩石样品CT扫描灰度数据,按照矿物及孔隙灰度阈值进行阈值分割;S2基于时间域扩散气体扩散系数反演方法,模拟气体岩心单元体中扩散运移,获取某时刻在某方向上距离与气体浓度比数据;S3根据解析模型,拟合某方向上气体扩散距离与浓度比的关系方程,计算岩石样品有效扩散系数;本申请在CT扫描微观岩石样品重构模型基础上,充分考虑岩石孔隙和矿物内气体扩散特征,有效解决复杂强非均质和各向异性岩石的扩散系数计算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0337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211167408.9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下储气库断层侧向封闭性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监测井获取步骤;监测井改造步骤;压力监测装置设置步骤以及侧向封闭性判断步骤。上述地下储气库断层侧向封闭性的监测方法,通过对地下储气库的边界断层周边的废弃井进行筛选、改造后加以利用,既能够通过废弃井对地下储气库断层侧向封闭性进行监测,不仅监测方法简单,而且还能提高监测方法的可操作性,此外通过对地下储气库的边界断层周边的废弃井的二次利用,避免建设新的监测井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能够较大程度地降低对地下储气库断层侧向封闭性监测的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