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工程多酚氧化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762793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157782.2

    申请日:2019-03-02

    Inventor: 曾英 曾俊 杜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茶黄素合成的生物工程酶,其制备方法及用于茶多酚的氧化以合成茶黄素。所述的生物工程酶为基因克隆与异源表达、并结合酶活性筛选得到的重组多酚氧化酶(recombinant polyphenol oxidase,简称PPO重组酶);所述的制备方法是用介孔二氧化硅吸附PPO重组酶,用戊二醛将介孔二氧化硅-PPO复合物固定于壳聚糖;固定化PPO重组酶用于催化茶多酚的氧化从而生成茶黄素,经循环使用六次仍然保持过半的初始酶活力。

    非活化碳-碳双键还原酶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260652B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110177461.2

    申请日:2011-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活化碳-碳双键还原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用于还原香叶醇的非活化碳-碳双键。该酶是如下1)或2)的蛋白质:1)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2)将序列表中序列2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的由1)衍生的蛋白质。将该蛋白的编码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后构成的重组大肠杆菌。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重组大肠杆菌所产蛋白具有还原非活化碳-碳双键的催化活性,通过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C-MS)检测证实,上述蛋白将香叶醇的非活化碳-碳双键还原从而生成香茅醇。

    非活化碳-碳双键还原酶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260652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177461.2

    申请日:2011-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活化碳-碳双键还原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用于还原香叶醇的非活化碳-碳双键。该酶是如下1)或2)的蛋白质:1)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2)将序列表中序列2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的由1)衍生的蛋白质。将该蛋白的编码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后构成的重组大肠杆菌。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重组大肠杆菌所产蛋白具有还原非活化碳-碳双键的催化活性,通过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C-MS)检测证实,上述蛋白将香叶醇的非活化碳-碳双键还原从而生成香茅醇。

    植物内生菌的制备方法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29051C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710065724.4

    申请日:2007-03-19

    Abstract: 提供一种植物内生菌的制备方法,即从植物材料富集内生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植物组织匀浆液经低速离心去除未充分破碎的植物细胞团和部分细胞核之后,进一步用卤盐和表面活性剂清除植物来源杂质包括细胞核、细胞器和胶质等,高速离心收集沉淀得到植物内生菌富集样品。运用不依赖于培养的16S rRNA基因技术检测原核微生物,证实内生菌的富集效果明显。

    大豆β-淀粉酶的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225943A

    公开(公告)日:1999-08-18

    申请号:CN99102506.7

    申请日:1999-02-03

    Inventor: 曾英 王东 季本仁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酶活力大豆β-淀粉酶的制备工艺,包括脱脂豆粉浸提液的超滤浓缩,二次沉淀及沉淀的冻融处理步骤,该工艺耗能较低、生产效率高、更适合工业生产。本发明还提供了依据该工艺生产的产品性能好的大豆β-淀粉酶,其特性为:最适作用温度为60℃,作用温度范围45—65℃,最适作用pH5.0—6.0,作用pH范围4.0—7.0,不含α-淀粉酶。

    宏基因组文库的保存和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67683A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1010297594.9

    申请日:2010-09-30

    Abstract: 提供一种宏基因组文库的保存和筛选方法,一是快速有效地保存海量宏基因组克隆的方法,包括用小量的文库包装颗感染一定量的感受态细胞,等分成96份或96的整倍数,进行文库扩增培养与保存;二是通过对同一张膜上的文库DNA模板用不同探针进行多次杂交以提高宏基因组文库筛选效率的方法,包括用一定温度的碱性溶液去除杂交膜上的探针,同时保留膜上的DNA模板用于不同探针的多次膜杂交,从而提高宏基因组文库的筛选效率。

    大豆β-淀粉酶的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8754C

    公开(公告)日:2002-08-07

    申请号:CN99102506.7

    申请日:1999-02-03

    Inventor: 曾英 王东 季本仁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酶活力大豆β-淀粉酶的制备工艺,包括脱脂豆粉浸提液的超滤浓缩,二次沉淀及沉淀的冻融处理步骤,该工艺耗能较低、生产效率高、更适合工业生产。本发明还提供了依据该工艺生产的产品性能好的大豆β-淀粉酶,其特性为:最适作用温度为60℃,作用温度范围45-65℃,最适作用pH5.0-6.0,作用pH范围4.0-7.0,不含α-淀粉酶。

    植物内生菌的制备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50424A

    公开(公告)日:2007-10-10

    申请号:CN200710065724.4

    申请日:2007-03-19

    Abstract: 提供一种植物内生菌的制备方法,即从植物材料富集内生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植物组织匀浆液经低速离心去除未充分破碎的植物细胞团和部分细胞核之后,进一步用卤盐和表面活性剂清除植物来源杂质包括细胞核、细胞器和胶质等,高速离心收集沉淀得到植物内生菌富集样品。运用不依赖于培养的16S rRNA基因技术检测原核微生物,证实内生菌的富集效果明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