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0863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11558060.7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抑制线虫作用的提取物以及链霉菌以及它们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灰略红链霉菌的发酵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灰略红链霉菌MS180023进行发酵,得到发酵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灰略红链霉菌的提取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所述发酵物的上清液,采用有机试剂进行提取,收集提取液;将所述提取液进行减压蒸馏以去除有机溶剂,得到提取物。本发明还保护灰略红链霉菌MS180023。本发明还保护灰略红链霉菌MS180023、所述发酵物、所述发酵物的上清液或所述提取物的应用:在制备线虫抑制剂中的应用;(b)在抑制线虫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69440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1271806.6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一株曲霉(Aspergillus sp.)MF180262发酵分离制备两种新的二聚己基衣康酸衍生物,以及化合物在制备除草剂方面的应用,该化合物对小球藻生长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32277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774031.2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IPC: A61K31/4015 , A61P3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新用途。该新用途是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抗真菌尤其是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微孔板二倍稀释法进行式I所示的化合物抗白色念珠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式I所示的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有望发掘新的治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6176728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610533737.9
申请日:2016-07-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IPC: A61K31/4164 , A61K31/426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对称芳香二硫醚类化合物在抗SARS冠状病毒感染中的应用。所述不对称芳香二硫醚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式I中,X表示NH或S;R1表示苯环上的单取代基或多取代基,R1独立地选自‑NO2、C1‑C3烷基、R’OCO‑和卤素,其中,R’表示C1‑C3烷基;R2表示H、C1‑C3烷基或R”OCO‑,其中R”表示C1‑C3烷基;R3表示H或R”’CONH‑,其中R”’表示C1‑C3烷基。通过对所述不对称二硫醚类化合物进行针对SARS冠状病毒主蛋白酶的抑制活性测定,发现本发明所涉及的化合物对SARS冠状病毒主蛋白酶都有很好的抑制活性,这说明这类化合物能够有效的抑制SARS冠状病毒主蛋白酶的活性,因此这一类化合物有望作为抑制SARS冠状病毒的潜在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810293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810167813.8
申请日:2018-0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IPC: C12N1/14 , C12P17/16 , C07D307/16 , A61K31/341 , A61P31/04 , C12R1/4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白黄黑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iflaviniger)菌株MS160002,其已于2017年11月1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号为CGMCC No.14871。其具有很好的抗结核菌活性,在抗结核治疗研究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554300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510627107.3
申请日:2015-09-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IPC: C07D209/38 , A61K31/404 , A61P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09/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取代的吲哚满二酮类化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细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细菌可为革兰氏阳性菌,具体可为粪肠球菌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效试验表明,所述取代的吲哚满二酮类化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毒力因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对秀丽隐杆线虫的先天性免疫系统具有调剂作用,其可能成为一种非常优秀的预防和/或治疗细菌感染的候选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726525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172559.1
申请日:2016-03-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IPC: A61K31/122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Merochlorin A结构的化合物在制备抗埃博拉病毒感染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含Merochlorin A结构的化合物为式(Ⅰ)所示化合物。实验证明,在埃博拉假病毒感染前后,本发明提供的含Merochlorin A结构的化合物均可以抑制埃博拉假病毒对HUH7细胞的侵染作用。因此,含Merochlorin A结构的化合物可抑制埃博拉病毒感染靶细胞,在制备抗埃博拉病毒感染药物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863895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034356.9
申请日:2010-01-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IPC: C07D493/04 , C12P17/18 , A61K31/343 , A61P31/06 , C12N1/14 , C12R1/8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聚酮类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其制备方法是利用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MF349进行制备的。本发明提供的聚酮类化合物,适宜于制备抑制结核分枝杆菌产品。本发明提供的制备上述聚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工艺简便,所得产物产率高,经核磁检测,其结构正确。(式I)
-
公开(公告)号:CN112625919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1557248.X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棘孢曲霉及其在抗根结线虫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HH5‑7,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21033。本发明还保护一种制备棘孢曲霉HH5‑7的提取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棘孢曲霉HH5‑7的发酵物,采用有机试剂进行提取,收集提取液;将提取液进行减压蒸馏以去除有机溶剂和水,得到提取物。本发明还保护棘孢曲霉HH5‑7或所述提取物的应用,为如下(a)或(b):(a)在制备线虫抑制剂中的应用;(b)在抑制线虫中的应用。本发明还保护棘孢曲霉HH5‑7或所述提取物在制备式(Ⅰ)所示化合物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318107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774019.1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IPC: A61K31/433 , A61P3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式I所示的含氮化合物的新用途。该新用途是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抗真菌尤其是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微孔板二倍稀释法进行式I所示的化合物抗白色念珠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式I所示的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有望发掘新的治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药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