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69743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212697.9
申请日:2014-05-20
Applicant: 江苏朗生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表面两性离子化的聚乳酸血液透析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聚乳酸血透膜浸泡在多巴胺溶液中,生成初生态的聚多巴胺改性的聚乳酸血透膜;将膜取出后置于在去离子水振荡清洗真空干燥得到干燥的聚多巴胺改性的聚乳酸血透膜;将膜浸泡在有机溶剂中0.5~2小时后,加入三乙胺、2-溴异丁酰溴,反应6~24小时,得到表面固定了2-溴异丁酰溴的聚乳酸血透膜;将膜浸泡在混合溶液中,通氮气加入两性离子、引发剂和配体反应1~24小时后,将膜取出,依次进行水、乙醇清洗,真空干燥即得。本发明制备的膜的亲水性显著提高、血液透过阻力减小、超滤系数明显提升,提高膜的生物相容性、减少血液透析的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992627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12639.6
申请日:2014-05-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江苏朗生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L67/04 , C08L3/02 , C08L1/02 , C08L5/08 , C08K13/02 , C08K3/36 , C08K3/22 , C08K13/04 , C08K7/00 , C08K13/06 , C08K9/00 , C08K3/04 , C08K3/34 , C08K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境友好型生物基聚合物材质血液透析器壳体材料。该壳体材料为共混物,包括环境友好型生物基聚合物、增塑剂、润滑剂、抗氧化剂、热稳定剂、无机填料;其中各原料物质的质量百分含量如下:环境友好型生物基聚合物90~99﹪、增塑剂0.4~8﹪、润滑剂0.2~6﹪、抗氧化剂0.1~2﹪、热稳定剂0.2~3﹪、无机填料0.1~4﹪。本发明原料环境友好型生物基聚合物具有来源广泛、可再生、能降解等优点。本发明制备的环境友好型生物基聚合物材质的血液透析器壳体具有更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能够明显减少血液透析的副作用,且废弃的血液透析器壳体经过适当的处理可以降解,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992976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10163.3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磷酸铁锂回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资源再生的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资源再生的方法,包括:将焙烧后的预处理正极黑粉与植酸‑双氧水体系混合搅拌反应,过滤分离得固体残渣与含锂浸出液;所述固体残渣与磷酸混合、加热反应、煅烧得电池级磷酸铁;含锂浸出液经二次沉淀、热析结晶得电池级碳酸锂。本发明采用植酸‑双氧水体系对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进行处理,高效回收有价值的金属元素;并得到电池级磷酸铁和电池级碳酸锂。
-
公开(公告)号:CN104617295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510014783.3
申请日:2015-0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58 , H01M10/0525 , H01M4/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硫含量碳硫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是将单质硫加入到反应容器内,注入六氯丁二烯于100~300℃、0~15 MPa压力条件下密闭反应,后处理后离心、沉淀水洗,干燥得初品;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管式炉热处理30 min~4h即可。高硫含量新型碳硫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本发明方法极其简单,原料来源丰富,制备出的高硫含量新型碳硫分子材料,碳原子和硫原子以化学键的形式结合,其中硫元素的含量占该材料的质量百分比可达10﹪~80﹪。碳硫原子通过化学键相互结合,硫原子在材料中得到均匀分散,使得在充放电过程中能与锂离子充分接触并反应,极大地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比容量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148748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510496998.3
申请日:2015-08-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调控聚乳酸多孔膜微孔结构的方法。本发明方法首先将聚乳酸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制成成膜前驱体溶液,在氮气保护下将双官能团单体和引发剂加入成膜前驱体溶液中进行原位聚合,反应结束后静置脱泡得到铸膜液。将铸膜液浇注到玻璃板上,得到初生膜,随后立即转移到去离子水浴中,浸没一定时间后得到成型的聚乳酸膜。通过控制原位聚合的时间可以实现聚乳酸膜支撑层结构逐渐由指状大孔结构向完全的互穿网络结构转变,具有高通量、高效选择性透过和较好的亲水性,适合作为血液透析膜,用于分离中分子量尿毒性溶质,同时保留大分子蛋白。
-
公开(公告)号:CN104107638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310133281.3
申请日:2013-04-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渗透膜,所述正渗透膜包括一个或多个聚合物膜层,并且所述聚合物膜层包含聚合物以及分散于所述聚合物膜层中的纳米粒子,并且所述的正渗透膜的水通量大于12L·m‑2·h‑1。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抗菌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抗菌正渗透膜与水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并具有较好的亲水性,较大程度地提高正渗透膜的水通量。此外,正渗透膜的抗菌性能明显提高,解决了传统正渗透膜在水处理环境中易受微生物污染的缺陷,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新型正渗透膜。
-
公开(公告)号:CN106611866A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690936.6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巨化集团技术中心
IPC: H01M8/18 , H01M8/02 , H01M8/1018 , H01M8/1041 , H01M8/106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8 , H01M8/18 , H01M8/02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氟磺酸/磺酰亚胺基复合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质子交换膜由侧链含氟磺酸/磺酰亚胺基聚醚醚酮树脂为基体,加入聚偏氟乙烯树脂(PVDF)混合形成,能够兼顾高电导率、高强度、高稳定性,以及低钒离子渗透率、低溶胀度和吸水率,在全钒液流电池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713403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722461.X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8L97/02 , C08L23/06 , C08L23/12 , C08L27/06 , C08L55/02 , C08L69/00 , C08K13/02 , C08K3/26 , C08K3/36 , C08K3/34 , C08K5/098 , C08K5/09 , B29C47/92 , B29C43/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塑复合材料。该木塑复合材料包括生物质材料与塑料,其中生物质材料采用长度为0.1~4.0mm,长径比为1:1~400:1的木纤维,利用木纤维具有大长径比、不易流动的特点,不仅对木塑复合材料起到“填充”作用,而且还起到“增强”作用,大大提高了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尤其是提高了其抗冲击和抗蠕变等性能,从而拓宽了其应用范围。当利用模压工艺制备该木塑复合材料的模压件时,有利于提高模压件的厚度与力学性能,能够实现异型模压件的制备,并且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644074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722464.3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B32B21/02 , B32B27/06 , B32B27/18 , B32B37/02 , C08L97/02 , C08L23/06 , C08L23/12 , C08L23/08 , C08K13/04 , C08K7/14 , C08K3/26 , C08K3/34 , B29C47/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木塑包覆共挤复合材料。该材料由芯层和包覆层组成,包覆层通过共挤工艺包覆在芯层表面,将芯层中的生物质粉料改进为生物质纤维料,由于生物质纤维料的大长径比,不仅对木塑型复合材料起到“填充”作用,而且起到“增强”作用,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尤其提高了其抗冲击和抗蠕变等性能,从而拓宽了木塑型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另外,本发明中包覆层优选包含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树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树脂以及高强度纤维,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与芯层的结合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585867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10659738.9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8L97/02 , C08L23/06 , C08L23/08 , C08L23/12 , C08L23/22 , B29C69/02 , B29C47/00 , B29C43/02 , B29L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旧织物增强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份数计,该复合材料是由20-30份直径小于5mm且长度小于40mm的废旧织物纤维、20-40份热塑性树脂材料,30-50份40-200目木粉、1-5份界面相容剂,以及3-15份添加剂组成,具有低成本、高力学性能。本发明采用直接将废旧织物纤维作为原料与其他原料进行混合,然后直接采用双螺杆混炼技术,使废旧织物纤维、界面相容剂均匀分布在基体材料中,最好热压成膜的方法,大大降低了制备成本,进一步提高了制品的力学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