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1222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92116.0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4B28/08 , G01B7/16 , C04B111/9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学激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化学激发硅铝质自感知材料用组合物、自感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组合物中含有主剂和助剂;所述主剂为第一组分、骨料、第二组分和化学激发剂;以所述第一组分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第一组分中含有45‑60wt%的矿渣、5‑35wt%的偏高岭土和5‑20wt%的硅灰;所述第二组分为炭黑和钢纤维;且所述炭黑的比表面积为50‑70m2/g,平均粒径为40‑50nm。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化学激发硅铝质自感知材料用组合物获得的化学激发硅铝质自感知材料具有高强高韧性、导电高灵敏性、低碳低成本性,在建筑材料和工程领域具有极佳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19283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91823.6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韧阻燃抑烟的苯并噁嗪组合物、固化物及其制法与应用。所述苯并噁嗪组合物包括:大豆苷元基苯并噁嗪树脂及低固化温度苯并噁嗪树脂;其中,所述大豆苷元基苯并噁嗪树脂的固化温度低于低固化温度苯并噁嗪树脂的固化温度。本发明采用聚合诱导相分离技术,通过使用两种不同固化活性和性能的苯并噁嗪树脂,得到具有原位增韧效果和阻燃抑烟雾能力的苯并噁嗪固化物,操作简单,且综合性能优异,有望应用于电子封装、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19268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98949.6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抑烟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铜源、苯酚‑4,4’‑二氨基二苯甲烷型苯并噁嗪与溶剂混合,之后经去除溶剂、固化、激光烧蚀处理,制得负载铜的激光诱导石墨烯的纳米抑烟剂。本发明中通过负载铜的激光诱导石墨烯的纳米抑烟剂结合本征阻燃高成炭的大豆苷元基苯并噁嗪树脂,从而显著提升了制备的复合材料的阻燃、抑烟性能,同时该复合材料可以作为高性能树脂基体或结构材料在电子封装、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进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5555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227651.4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7F7/08 , C07D301/28 , C07D303/30 , C09K5/14 , H01B3/40 , C08L63/00 , C08K3/22 , C08K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基本征高导热绝缘环氧树脂、固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该生物基本征高导热绝缘环氧树脂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制备方法包括:将生物基化合物厚朴酚与环氧卤代丙烷通过两步反应制备得到厚朴酚环氧树脂,再将厚朴酚环氧树脂与有机硅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得到。该生物基本征高导热绝缘环氧树脂与含芳香基的酸酐固化剂固化后得到的环氧树脂固化物同时具有突出的热导率、击穿强度、机械和耐热性能,解决了导热与绝缘性能相矛盾的难题,以及现有电气绝缘环氧树脂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875507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111612.8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8G63/85 , C08G63/183 , C08G63/199 , C08G63/6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废旧PET制备高分子量共聚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至少包含二元醇、回收PET、催化剂的混合反应体系进行酯交换或酯化反应,制得共聚酯的预聚物;其中,所述催化剂包括MXene材料;以及,使所述共聚酯的预聚物进行预缩聚反应、终缩聚反应,制得高分子量共聚酯。本发明提供的利用回收PET制备共聚酯的方法,具有反应流程短、效率高、废旧PET利用率高,同时可获得色泽优的高分子量共聚酯产品,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773299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0482233.4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7D307/6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2,5‑双取代呋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方法以2‑取代呋喃化合物为原料,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制备出双官能度的2,5‑双取代呋喃化合物,使单官能度的呋喃化合物实现双官能度化。该方法原料来源丰富、廉价易得,制备方法简单高效、流程短、副产物少,采用该方法制备的2,5‑双取代呋喃化合物纯度高,可满足作为高性能聚酯、环氧树脂、聚酰胺、聚氨酯等聚合物的原料以及作为化工原料和医药中间体原料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98448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204851.1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B29C41/38 , B29C41/00 , C08J5/18 , C08L53/02 , C08K3/04 , C08L63/00 , C08K5/18 , C08L83/04 , C08L27/06 , C08L79/08 , C08L69/00 , C08K3/24 , C08L75/04 , C08L7/00 , C08K3/22 , C08K3/14 , C08L25/06 , C08L23/12 , C08L67/00 , C08L79/04 , B23K26/352 , B23K26/402 , B23K26/3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光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采用激光对树脂基底表面进行处理,得到模板;其中,所述激光至少能使模板表面具有线形脊阵列、网状脊阵列、锥形阵列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微观结构与碳材料;以及,将至少包含聚合物、吸光剂的混合流体施加于所述模板表面,再经去除溶剂或者固化处理,制得吸光薄膜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吸光薄膜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吸收特性,在200~2000nm波段范围内的吸光率为98%~99.99%,同时该吸光薄膜材料具有出色的使用稳定性,可作为光吸收层在光学仪器、显示器、太阳能吸收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82081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15882.2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易降解的环氧树脂前驱体、固化物、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阻燃易降解的环氧树脂前驱体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算的如下组分:环氧树脂单体40~50份、固化剂25~30份、植酸盐10~15份、助剂1~5份,所述固化剂包括酸固化剂和/或酸酐固化剂。本发明通过以多元酯交联网络为可降解主体,加入植酸盐作为反应型阻燃剂、固化促进剂、酯交换催化剂,所得环氧树脂固化物具有优异的反应活性、阻燃性、易降解性、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此外,由于离子盐基团的酯交换催化作用,固化物能在醇和胺存在下被轻易降解,或在热压/无催化条件下被重塑,可以作为环保安全型环氧树脂基体应用于在涂料、胶粘灌封、复合材料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82081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04850.2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高韧的易降解环氧树脂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高强高韧的易降解环氧树脂组合物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算的如下组分:环氧树脂单体20~30份、酸固化剂和/或酸酐固化剂15~20份、聚(丙烯酸)偏盐5~10份、均苯四甲酸二酐3~5份、阻燃剂5~8份、活性稀释剂1~5份、无机填料1~8份和助剂1~3份。利用本发明的高韧高强的易降解环氧树脂组合物经固化后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阻燃性和热稳定性,可作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环保型基体,并能在温和条件下被轻易降解回收。此外,由于羧酸盐基团的酯交换催化作用,固化物能在醇和胺存在下被轻易降解,或在热压/无催化条件下被重塑。
-
公开(公告)号:CN116217891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0281771.1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08G59/06 , C08G59/22 , C08G59/24 , C08G59/50 , C08G59/44 , C09D163/00 , C09D163/02 , C09D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本征型抗菌环氧树脂前驱体、组合物及其制法与应用。所述本征型抗菌环氧树脂前驱体具有如下式所示的结构:其中,m、n独立地选自1~3。本发明中的本征型抗菌环氧树脂前驱体的制备流程简单,操作方法简便,可控制性好,易于实施,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同时将得到的本征型抗菌环氧树脂前驱体与商用固化剂进行交联固化得到的产品在保持优异热力学性能的同时,还具有优异的本征抗菌性能和粘接性能,在抗菌涂层、涂料领域中有很好地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