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磷酸钒钠/碳复合物的制备及复合物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755489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1711090279.7

    申请日:2017-1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氟磷酸钒钠/碳复合物的制备及复合物的应用,所述正极材料的组成为Na3V2(PO4)2F3。本发明的Na3V2(PO4)2F3是使用低温绿色的溶剂热‑球磨法制备出来的,与传统的球磨法相比,材料的制备不需要经过高温煅烧,能耗较低,绿色环保。所制备的Na3V2(PO4)2F3/C复合物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表现出接近理论比容量的放电比容量和优异的倍率性能,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快速充放电的设备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三维多孔自支撑电极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06311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811248439.0

    申请日:2018-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多孔自支撑电极及其制备和应用,所制备的电极无需集流体、粘结剂和额外的导电碳,极大地提升了电极的整体能量密度;该电极具有杂原子掺杂的三维导电碳网络和多孔结构,能够保证电子和钠离子的快速传输,从而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在制备过程中高分子树脂碳化后均匀地包覆在活性物质的表面,能够抑制活性物质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相比传统自支撑电极制备方法(如抽滤成膜、静电纺丝等),该工艺更加简单,能耗更低,更适合大规模生产。

    一种氟磷酸钒钠/碳复合物的制备及复合物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75548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711090279.7

    申请日:2017-1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氟磷酸钒钠/碳复合物的制备及复合物的应用,所述正极材料的组成为Na3V2(PO4)2F3。本发明的Na3V2(PO4)2F3是使用低温绿色的溶剂热-球磨法制备出来的,与传统的球磨法相比,材料的制备不需要经过高温煅烧,能耗较低,绿色环保。所制备的Na3V2(PO4)2F3/C复合物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表现出接近理论比容量的放电比容量和优异的倍率性能,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快速充放电的设备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氟磷酸钒钠与碳复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841800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11213837.4

    申请日:2017-1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氟磷酸钒钠与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正极材料的组成为Na3V2(PO4)2F3碳复合物,Na3V2(PO4)2F3碳复合物是使用低温绿色的溶剂热一步制备出来的,在溶剂热合成Na3V2(PO4)2F3的过程中加入碳源,通过碳源的原位碳化,在Na3V2(PO4)2F3表面形成碳层,得到Na3V2(PO4)2F3碳复合物。与一般的溶剂热法相比,通过引入碳源,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在Na3V2(PO4)2F3表面形成碳层,有效地提高了Na3V2(PO4)2F3的导电性,并使得颗粒减小,从而提高材料的倍率性能。所制备的Na3V2(PO4)2F3碳复合物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表现出接近理论比容量的放电比容量和优异的倍率性能,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快速充放电的设备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磷酸钒钠自支撑电极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293281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811499575.7

    申请日:2018-1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酸钒钠多孔自支撑电极及其制备和应用,所制备的电极无需集流体、粘结剂和额外的导电碳,极大地提升了电极的整体能量密度;该电极具有杂原子掺杂的三维导电碳网络和造孔剂分解得到的多孔结构,能够保证电子和钠离子的快速传输;前驱体原位烧结制得的磷酸钒钠颗粒极小(10‑30nm),并且其表面包覆有碳层,钠离子在材料内部传导极快,表现出了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相比传统自支撑电极制备方法(如抽滤成膜、静电纺丝等),本发明制备的电极孔隙率更低,相同体积的电极含有的活性物质含量更高,大大提高了电极体积能量密度。

    一种高担量自支撑厚电极的制备及其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0631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11250700.0

    申请日:2018-10-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采用相转化制备的高担量自支撑厚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工艺制得的电极有如下优点:1)无需集流体、粘结剂和额外的导电碳,极大地提升了电极的整体能量密度;2)该电极厚度为300~3000μm,担量在8~55mg cm-2,这种厚电极能提升整个储能设备中活性材料占比,提高整个储能设备的能量密度;3)相比薄电极,在达到相同能量储存容量下,高担量厚电极的制备步骤更少,生产成本更低;4)该电极具有连通两个电极表面的微米级指状孔和分散于整个电极的百纳米级孔,这些孔保证该电极即使在一个高的担量下也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该方法将推进高担量自支撑厚电极的工业化应用与规模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