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35957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10032238.8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IPC: B03D1/018 , B03D1/14 , B03D1/02 , B03D101/00 , B03D101/02 , B03D1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钡渣中浮选回收碳的方法,属于化工废渣综合利用及矿物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浮选的方法,从钡渣中回收碳;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钡渣经筛分、破碎后,得到细粒级的钡渣,称取定量的细粒级钡渣加入到浮选机中,经过一定时间调浆后,分别依次加入矿浆pH调整剂、捕收剂柴油和起泡剂松醇油并搅拌,再定量充气一段时间后,进行刮泡,浮现泡沫即为碳精矿。该方法可以从钡渣中浮选出品质较高的碳,所得碳精矿回收率最高为74%左右,此时的碳品位为62.16%。浮选出的碳,可在生产钡盐工艺中循环使用,既明显降低成本,又能减少钡渣的排放量,具有环保意义和经济效益。
-
-
公开(公告)号:CN11973648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736313.3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硫酸铁焙烧水浸从赤泥中选择性提取钪的方法,属于赤泥中有价元素回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赤泥与硫酸铁混合研磨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进行焙烧,在得到的焙烧熟料中加水进行水浸反应,得到含钪浸出液。本发明通过利用硫酸铁焙烧联合水浸的方法,实现从赤泥中选择性回收钪资源的目的,其中钪的浸出率可达80%以上。该方法成本低、回收率高、选择性好、环境友好、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113595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32238.8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IPC: B03D1/018 , B03D1/14 , B03D1/02 , B03D101/00 , B03D101/02 , B03D1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钡渣中浮选回收碳的方法,属于化工废渣综合利用及矿物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浮选的方法,从钡渣中回收碳;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钡渣经筛分、破碎后,得到细粒级的钡渣,称取定量的细粒级钡渣加入到浮选机中,经过一定时间调浆后,分别依次加入矿浆pH调整剂、捕收剂柴油和起泡剂松醇油并搅拌,再定量充气一段时间后,进行刮泡,浮现泡沫即为碳精矿。该方法可以从钡渣中浮选出品质较高的碳,所得碳精矿回收率最高为74%左右,此时的碳品位为62.16%。浮选出的碳,可在生产钡盐工艺中循环使用,既明显降低成本,又能减少钡渣的排放量,具有环保意义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55309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36269.6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酸铁焙烧水浸从黏土型锂矿中选择性提取锂的方法,属于化工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黏土型锂矿与硫酸铁通过细磨进行混匀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进行焙烧处理,得到焙烧熟料;在所述焙烧熟料中加水进行浸出反应,固液分离,得到含锂浸出液。利用本发明方法浸出锂,锂的浸出率可达80%以上,铝在浸出液中的浸出率低,实现了锂的选择性浸出。
-
公开(公告)号:CN107236860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710344242.6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IPC: C22B1/02 , C22B3/10 , C22B3/44 , C22B34/24 , C22B34/12 , C22B21/00 , C01B33/32 , C01F7/34 , C01F7/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粘土岩回收铝和硅并富集铌和钛的方法,具体的,高温焙烧活化,分别分离并回收铝、硅,进而最终得到铌、钛的富集物料。包括以下步骤:将粘土岩破碎、磨粉,550~900℃高温焙烧活化,用盐酸处理回收其中的铝,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回收其中的硅,并用稀氢氧化钠进行洗涤,最终所得残渣即为铌钛富集料;所得的富Nb和Ti物料中Nb、Ti的回收率在80%以上,含量比起原样富集5‑8倍以上,物料中Nb的含量可达4280μg/g,TiO2含量可达81%,是重要的Nb、Ti资源,可进行进一步的深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4561580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780341.5
申请日:2014-12-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IPC: C22B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物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从难选冶的氧化型锰银矿中浸出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锰银矿石破碎、粗磨,制成锰银矿粉;2、将锰银矿粉与还原剂按照质量比为1:2‑4的比例混合均匀,制得矿样备用;3、湿法分离:将步骤2制得的矿样与硫酸按照固液比为1g:3ml~5ml的比例进行反应,同时,不断搅拌,使固液充分接触后,进行水浴反应并伴有偶尔搅拌,水浴温度为80‑90℃,反应时间为2个小时,制得浆料备用;4、固液分离:将步骤3制得的浆料进行离心分离,并洗涤1‑2次;将离心后的母液用精细滤纸过滤分离,得到残渣;5、氰化提银:用氰化钠溶液从残渣中浸取银。本发明在还原分离锰的同时,可较大幅度地提高银的氰化浸出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56158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780341.5
申请日:2014-12-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IPC: C22B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物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从难选冶的氧化型锰银矿中浸出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锰银矿石破碎、粗磨,制成锰银矿粉;2、将锰银矿粉与还原剂按照质量比为1:2-4的比例混合均匀,制得矿样备用;3、湿法分离:将步骤2制得的矿样与硫酸按照固液比为1g:3ml~5ml的比例进行反应,同时,不断搅拌,使固液充分接触后,进行水浴反应并伴有偶尔搅拌,水浴温度为80-90℃,反应时间为2个小时,制得浆料备用;4、固液分离:将步骤3制得的浆料进行离心分离,并洗涤1-2次;将离心后的母液用精细滤纸过滤分离,得到残渣;5、氰化提银:用氰化钠溶液从残渣中浸取银。本发明在还原分离锰的同时,可较大幅度地提高银的氰化浸出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358934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0788413.3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离子交换法提取碳酸盐粘土型锂矿中锂的方法,属于锂的提取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铁盐为提取剂,与矿石发生离子交换反应,浸出锂到溶液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粘土型锂矿进行破碎、磨粉,进行高温焙烧活化后,用铁盐溶液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离子交换反应,采用过滤进行固液分离,所得滤液即为含锂溶液,锂的提取率最高可达90%以上,同时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环境友好、工艺简单等特点,所得溶液接近中性,主要含铝和少量铁等杂质,便于后续分离纯化;本发明为碳酸盐粘土型锂矿这种新型锂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068166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930489.5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赤泥无害化处理钡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工厂排放的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钡渣沥干;(2)向沥干的钡渣中加入赤泥,并进行均匀混合;(3)将上述混合料进行中低温焙烧,并保温一段时间。利用赤泥与钡渣协同作用,实现钡渣的无害化处理,既固化了钡渣中酸溶性钡,又降低了可溶性硫的浓度,同时降低了钡渣的比重,有利于其在建材等领域的使用。无害化处理技术方案的提出,为钡渣后续的安全堆存与进一步资源化利用提供基础。技术方案中选用的赤泥,也是一种工业固废,排放量大、来源广,添加赤泥也是消纳赤泥的过程,实现了以废治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