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温超导的聚变堆超导磁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072372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152123.6

    申请日:2023-0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高温超导的聚变堆超导磁体系统,属于核聚变和超导磁体技术领域,该聚变堆超导磁体系统包括环向场磁体系统、中心螺管磁体系统、极向场磁体系统。环向场磁体系统全部由高温超导CICC导体绕制而成,可产生15T以上的环向磁场,对等离子体起到约束作用;的中心螺管磁体系统由低温超导CICC和高温超导CICC导体共同绕制而成,通过产生磁通变化击穿等离子体,进而形成等离子体电流,为等离子体提供加热,同时与极向场磁体系统共同产生极向磁场,用以维持等离子体平衡;高温超导CICC导体由若干高温超导ReBCO集束线缆超导缆组合而成;本发明创新性好,性价比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降低聚变堆装置体积和提高装置运行功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种聚变堆偏滤器面对等离子体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8552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65274.3

    申请日:2022-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变堆偏滤器面对等离子体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将内靶板过渡和穹顶过渡支撑集成设计,内靶板(穹顶)过渡支撑和外靶板过渡支撑分别均采用两种材料制备,内部采用S形流道和集流盒进行流道连接;在内外靶板V形区,面对等离子体单元采用弯管与过渡支撑中的集流盒相连,通过过渡块中的中间流道连通流经水平和垂直靶板的冷却剂;面对等离子体部件的制备过程包括面对等离子单元制造,垂直和水平靶板过渡支撑及过渡块加工,过渡块主体和垂直及水平靶板焊接,过渡块下端盖焊接、S形盖板及水平下盖板焊接,局部精加工等,该结构及制备方法具有承受热负荷高、流体分配均匀、加工可行等优点。

    一种托卡马克聚变堆水冷偏滤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527694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373231.8

    申请日:2022-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聚变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托卡马克聚变堆水冷偏滤器系统,包括偏滤器模块、中子屏蔽结构、抽气和冷却系统。偏滤器模块具有盒体、内过渡支撑、外过渡支撑、内靶板、外靶板和穹顶,其中靶板具有垂直板和水平板且呈锐角连接,遥操作部位采用螺栓套筒结构;偏滤器底部设置抽气通道,与抽气系统相连;偏滤器模块与冷却系统相连;中子屏蔽装置包覆于盒体底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封闭的锐角结构的靶板更有利于偏滤器脱靶与芯部等离子体高约束兼容的长时间稳态运行,打击点可以在垂直板和水平板上连续扫描,实现等离子体位形的灵活调节;螺栓套筒结构可以提高偏滤器模块维护的可靠性;中子屏蔽结构可提高偏滤器区域的中子屏蔽性能。

    一种真空室二次应力损伤的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238530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61520.1

    申请日:2022-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室二次应力损伤的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通过获取一次应力失效评估通过的真空室的二次应力;当根据所述真空室的一次应力失效评估的评估参数和获取的二次应力判定所述真空室符合棘轮失效前提条件评估时,获取所述真空室的结构损伤参数;根据获取的结构损伤参数判断符合棘轮失效前提条件的真空室是否出现棘轮失效的结构损伤。能够对核聚变堆真空室由二次应力损伤进行评估。采用一次应力+二次应力的评估方式,避免真空室结构发生棘轮失效,定义了完备的真空室结构完整性评估方法,避免了以往简单的以真空室结构弹性极限载荷作为强度指标的一次应力分析方法,评估结果更为贴切实际,保证了结构的安全性。

    一种适用于核聚变内部部件连接的真空室内壳集成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97461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02337.4

    申请日:2022-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核聚变内部部件连接的真空室内壳集成结构,包括真空室外壳体、内部的横筋板、内部的竖筋板、内壳光滑段、内壳内部部件连接集成段组成,内壳体由内壳光滑段和内壳内部部件连接集成段两部分焊接组成,内部部件模块通过过渡支撑结构与真空室内壳内部部件连接集成段进行连接,同时在外壳体与内壳内部部件连接集成段设计有横竖筋板增强内部部件连接结构强度。本发明利用可更换的过渡支撑结构实现内部部件的精确定位,同时可满足后期内部部件的升级改造或维护更换需求,为内部部件未来升级留下了可改造空间,同时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材料的浪费。此结构的发明具有高强度、高精度、低损耗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