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6687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42947.7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中科太和试验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冬小麦快速春化以加速周年迭代的培育方法,属于植物生长调节控制技术领域。该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消毒萌发、低温春化、移栽培育、烘干收获。有益效果:与当前其他小麦生长加速方法相比各阶段技术流程及所需环境简单,大大提高(半)冬性小麦育种效率。无需反复调节温度或光周期并可采用短光周期/低光照强度进行春化,节约能量,绿色环保,适宜大规模推广。本发明培育方法绿色高效,对电能消耗低,对环境设备要求不高,方法简便。本方法适合大规模植物工厂使用,同时也为条件有限的科研院校及企事业单位提供冬小麦快速春化以加速小麦周年加速迭代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81741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42941.X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中科太和试验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冬小麦和春小麦花期相遇的育种方法,属于小麦育种与栽培技术领域。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消毒萌发、低温春化处理、移栽培育、花期相遇。有益效果:针对不同冬春性小麦萌发后的春化/低温处理阶段,通过调控光周期、光强、环境温度、春化/低温处理时长等环境条件,以及春化后生长发育阶段的光周期、光强、环境温度等环境条件,以促进冬小麦和春小麦花期相遇并显著缩短其生育周期。该方法不仅能够使得春小麦和冬小麦花期相遇,突破春小麦和冬小麦因生态远缘性花期不遇而难以杂交的瓶颈,且相较于大田显著缩短其生育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868006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32036.2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直接器官发生途径介导的红果参种苗高通量繁殖方法,包括将红果参优良株系的当年生幼嫩带芽茎段表面消毒后切成切段,接种于腋芽萌发诱导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以培养的叶片为外植体材料,切成切片,接种于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培养,转接于不定芽增殖和伸长培养基中进行不定芽的增殖和伸长;将获得的伸长芽从芽丛分离,浸入添加K‑IBA和IAA的溶液中处理,转接于不定根诱导培养基中进行不定根的诱导培养,驯化、清洗、表面消毒后移栽进行成苗培养。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快速的、高效的且能保持母本植株优良特性的红果参组培繁殖方法,为红果参优良株系的种质保存、规模化繁殖及品种改良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59233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32034.3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陵白姜种苗周年高效生产的方法,包括以铜陵白姜优良株系的当年生幼嫩块茎为外植体材料,表面消毒后切成带有芽点的块茎,接种于芽点萌动培养基中进行芽点的萌动培养;将萌动的芽点从块茎剥离后,接种于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培养;将诱导出的不定芽丛直接转接于增殖培养基中进行不定芽的增殖培养;将增殖后的不定芽从芽丛分离并转接于不定芽伸长、壮苗及不定根诱导同步培养基中进行不定芽伸长、壮苗及不定根诱导同步培养,然后经驯化、清洗与表面消毒后进行成苗培养。本发明的方法高效且能保持铜陵白姜母本植株优良特性,为铜陵白姜优良株系的种质保存、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及种质创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36035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66760.2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通过疮痂病链霉菌relA基因提高thaxtomin A产量的方法,先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在疮痂病链霉菌中过表达relA基因,获得疮痂病链霉菌thaxtomin A高产菌株,再利用所得高产菌株发酵生产thaxtomin A;其中,rel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鉴定到了与thaxtomin A生物合成具有正相关的GTP焦磷酸激酶基因relA,通过基因工程途径在疮痂病链霉菌87.22中过表达relA基因,能够获得thaxtomin A高产菌株,为工业生产提高thaxtomin A发酵产量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73077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92939.1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栎叶绣球的高效离体再生方法,包括:S1、将栎叶绣球的茎段进行消毒,切割成带有腋芽的分段,接种到MS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得到外植体;S2、将得到的外植体转接至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形成不定芽;S3、将形成的不定芽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丛生芽;S4、将获得的丛生芽转接至不定根诱导培养基中培养诱导出根系得到完整植株。本发明的方法不定芽的增殖效率非常高,发达的叶片和叶柄能够高效的进行再生,不同的LEDs光环境能在短时间内加速叶片的发育,为加速育种以及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196663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111525470.6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果在于:本发明所用材料天然、绿色、环保、安全、本发明公开一种土壤激发菌剂固定化微球, 无副作用,在干燥环境中可保存180天以上不降涉及微生物固定化技术领域,主要由激发菌剂包 解,菌剂活力仍可保持90%以上。覆剂和交联助剂制成,包覆剂与交联助剂的质量比为1:1;激发菌剂包覆剂主要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海藻酸钠10‑1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5份、助构剂0‑20份、激发菌剂菌体2.5‑4份和水972‑982份;交联助剂由10‑40份氯化钙和960‑(56)对比文件罗毅等.一种茶树促生菌固化剂的研制及其施用效果《.中国土壤与肥料》.2020,(第1期),第216-222页.Ying Ma等.Serpentine endophyticbacterium Pseudomonas azotoformans ASS1accelerates phytoremediation of soilmetals under drought stress.《Chemosphere》.2017,第185卷第75-85页.
-
公开(公告)号:CN11573594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273435.4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中科太和试验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麦白粉病防控抑制剂,涉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由以下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控失调控剂1‑5%(m/v)、石蜡油5%‑10%(v/v)、纳米二氧化钛2‰‑1%(m/v)、高岭土1‰‑1%(m/v),余量为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中的小麦白粉病防控抑制剂能够在小麦表面性能纳米防护膜,并通过毒害白粉病孢子及菌丝,抑制孢子萌发,从而对已被白粉病浸染的小麦进行防护,在小麦感病的条件下减少白粉病对小麦的危害,且对小麦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无影响,同时可提高作物的抵抗力、干重、总蛋白含量,以及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73591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273410.4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中科太和试验站
IPC: A01N25/24 , A01N25/22 , A01N25/08 , A01N59/16 , A01N59/06 , A01N61/02 , A01N59/00 , A01P7/04 , A01G13/00 , A01G2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麦蚜虫防控抑制剂,涉及小麦蚜虫防控抑制技术领域,主要由以下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控失调控剂1‑5%(m/v)、石蜡油1%‑8%(v/v)、纳米二氧化钛1‰‑2‰(m/v)和高岭土余量为水。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防控抑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中的小麦蚜虫防控抑制剂在蚜虫来临前使能够可使小麦蚜虫数量降低98‑100%,对于已经有蚜虫存在的小麦,防控蚜虫效果可达79.5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58120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199919.9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花黄精新品种再生与体外成苗的方法,涉及植物生物技术领域,针对多花黄精新品种——祁源黄精繁殖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其块茎萌发幼苗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来源,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结合体外成苗技术,研发了一种高效的、短周期的祁源黄精离体繁育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简化了黄精不定芽增殖、伸长和生根与驯化步骤,实现不定芽增殖与伸长同步化,生根与驯化同步化,培养11周后即可完整的祁源黄精离体再生植株。本发明为后期祁源黄精种苗的规模化繁殖、推广应用及品种改良提供了技术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