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513310A
公开(公告)日:2004-07-21
申请号:CN02160211.5
申请日:2002-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
IPC: A01N2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脂大小蠹的引诱剂,其主要组分为3-蒈烯;该诱剂还含有增效剂乙醇/缓释剂液体石蜡;上述所有的诱剂中还可含有α-蒎烯/β-蒎烯,其中,α-蒎烯、β-蒎烯、3-蒈烯、乙醇和液体石蜡的重量配比为:1-3∶1-3∶5-10∶1-3∶0.1-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可防治红脂大小蠹成虫、又可用于红脂大小蠹测报的红脂大小蠹的诱剂,该诱剂的优点是诱力强,诱虫数量高于现有诱剂α-蒎烯或β-蒎烯的数倍,而且,该诱剂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6172405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610617836.5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蛔甙C7在松墨天牛防治和阻截松材线虫传播中的应用。本发明所提供将蛔甙C7用于松墨天牛防治的方法为:将蛔甙C7置于含有松墨天牛幼虫的松树中。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利用在林间松墨天牛和感染松材线虫的松树治理上。可解决在松材线虫疫情发生地的松墨天牛种群数量大、危害重和松材线虫被松墨天牛迅速扩散的问题。
-
-
-
公开(公告)号:CN100504354C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610058442.7
申请日:2006-03-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山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用于鉴别扩散型松材线虫的化学染色法,步骤是:1)将刺激剂溶于二甲基亚砜溶剂中;刺激剂与二甲基亚砜的重量份配比为7∶100;刺激剂中的组份A、B及组份C重量份配比为54-90∶9-43∶1-5;组份A为α-蒎烯,组份B为β-蒎烯,组份C为长叶烯;2)将溶于二甲基亚砜中的刺激剂滴入含有松材线虫的水溶液中,并加入10μL的重量百分浓度为0.2%的库马西亮蓝,室温下放置24小时,显微镜下观察:其分泌的特异性蛋白质被染色的为扩散型松材线虫。本发明使用的刺激剂源自松树挥发物,属天然有机物质,结构稳定,无毒,无污染;且操作简便可靠,适于口岸及林间基层扩散型松材线虫调查及检疫。
-
公开(公告)号:CN106234363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610620713.7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蛔甙△C8在防治松墨天牛并阻截松材线虫传播中的应用。本发明所提供将蛔甙△C8用于松墨天牛防治的方法为:将蛔甙△C8置于含有松墨天牛幼虫的松树中。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利用在林间松墨天牛和感染松材线虫的松树治理上。可解决在松材线虫疫情发生地的松墨天牛种群数量大、危害重和松材线虫被松墨天牛迅速扩散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172406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610619638.2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蛔甙C8防治松墨天牛并阻截松材线虫传播中的应用。本发明所提供将蛔甙C8用于松墨天牛防治的方法为:将蛔甙C8置于含有松墨天牛幼虫的松树中。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利用在林间松墨天牛和感染松材线虫的松树治理上。可解决在松材线虫疫情发生地的松墨天牛种群数量大、危害重和松材线虫被松墨天牛迅速扩散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0438759C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610078345.4
申请日:2006-05-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马鞭草烯酮趋避剂的用途,即将马鞭草烯酮作为增效剂低剂量地加至用于诱捕红脂大小蠹的植物诱剂中,可使植物源引诱剂对红脂大小蠹的诱捕效果增加42%-46%;低剂量是指马鞭草烯酮与用于诱捕红脂大小蠹的植物诱剂的重量份配比为0.11-1.1∶100;所述用于诱捕红脂大小蠹的植物诱剂中的α-蒎烯、β-蒎烯和3-蒈烯的重量份配比为:1-3∶1-3∶5-10。本发明的马鞭草烯酮属天然有机物质,结构稳定,常温常压下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对环境无污染;而且属于烯酮类化合物,在市场上易购,具有配制简单,使用方便,释放缓慢,使用期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0425138C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610078344.X
申请日:2006-05-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北京市林业保护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引红脂大小蠹的引诱剂,包括组份A、组份B、组份C和组份D;所述组份A、组份B、组份C和组份D的重量份配比为:1-3∶1-3∶5-10∶0.011-0.0011;组份A为α-蒎烯;组份B为β-蒎烯;组份C为3-蒈烯;组份D为马鞭草烯酮;所述组份A、组份B、组份C和组份D的重量份配比为:1∶2∶10∶0.0011时较高较佳。该引诱剂在植物源引诱剂中添加了低剂量的马鞭草烯酮增效剂,可使原植物源引诱剂对红脂大小蠹的诱捕效果增加效果42-46%;该增效剂属天然有机物质,结构稳定,常温常压下化学性质稳定,无毒,不污染环境;且配制简单,使用方便,而且释放缓慢,易于长期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002554A
公开(公告)日:2007-07-25
申请号:CN200610011214.4
申请日:2006-0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诱集繁殖型松材线虫的化学诱剂,包括组份A和组份B;所述组份A与组份B的重量份配比=27-90∶10-73;所述组份A为α-蒎烯,组份B为β-蒎烯;还可进一步包括组份C;所述组份A、组份B及组份C的重量份配比=27-90∶9-73∶1-5;所述组份C为长叶烯。本发明组分源自松树挥发物,属天然有机物质,其结构稳定,常温常压下化学性质稳定,无毒,不污染环境;属萜类化合物,容易购买,配制简单;将其溶于溶剂并装入橡胶及聚乙烯等释放载体,其使用方便,释放缓慢,使用期长,具有好的诱虫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