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气式电推进用的金属锡增强空气等离子体电离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358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17525.4

    申请日:2025-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气式电推进用的金属锡增强空气等离子体电离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参考电极处,以圆柱形锡丝的形式送入,并采用工业界焊接领域成熟的自动送丝技术方案,通过反馈控制电路自动控制送丝;该反馈控制电路控制送丝的参量为锡丝在等离子体内收集电流的强度;根据全局平衡原则,得到锡丝送入放电室的长度l;选择一合适的电流强度阈值ISn,当收集电流I小于该阈值时送丝,当大于该阈值时停止送丝。本发明利用了金属锡化学能很低和容易放电、化学的活性没那么强和相对容易实现、固态和容易储存、成本比较低和方便携带的四个优点,解决了空气电离非常难的技术问题。

    一种吸气电推技术用激光预电离增强吸气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62838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0479280.9

    申请日:2021-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气电推技术用激光预电离增强吸气装置,包括进气道,以及安装在所述进气道上的磁场发生机构和激光束发生机构,其吸气方法为,所述磁场发生机构用于在飞行环境中向所述进气道的进气端设定的目标区域发射激光束,将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气体电离形成带电粒子;磁场发生机构用于在所述目标区域内形成将所述带电粒子捕集入所述进气道内的磁场。本发明在通过激光束将进气道基础可捕集区域及其外围区域包含的气体分子、原子预电离形成带电粒子,电离形成的带电粒子会沿着形成于进气道周围的磁场进入进气道内,在不改变进气道尺寸的前提下增加了捕集截面,达到提高气体捕集效率的目的。

    一种吸气电推技术用电子束预电离增强吸气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6283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480095.1

    申请日:2021-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气电推技术用电子束预电离增强吸气装置,包括进气道,以及安装在所述进气道上的磁场发生机构和电子束发生机构;其实现方法为,所述磁场发生机构用于在飞行环境中向所述进气道的进气端设定的目标区域发射电子束,将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气体电离形成带电粒子;所述磁场发生机构用于在所述目标区域内形成将所述带电粒子捕集入所述进气道内的磁场。本发明提供的吸气电推技术用电子束预电离增强吸气装置,采用电子束可以将目标区域内的气体电离成带电粒子,再通过磁场与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使带电粒子进入到进气道内,从而提高气体捕集效率。

    一种吸气电推技术用激光预电离增强吸气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62838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479280.9

    申请日:2021-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气电推技术用激光预电离增强吸气装置,包括进气道,以及安装在所述进气道上的磁场发生机构和激光束发生机构,其吸气方法为,所述磁场发生机构用于在飞行环境中向所述进气道的进气端设定的目标区域发射激光束,将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气体电离形成带电粒子;磁场发生机构用于在所述目标区域内形成将所述带电粒子捕集入所述进气道内的磁场。本发明在通过激光束将进气道基础可捕集区域及其外围区域包含的气体分子、原子预电离形成带电粒子,电离形成的带电粒子会沿着形成于进气道周围的磁场进入进气道内,在不改变进气道尺寸的前提下增加了捕集截面,达到提高气体捕集效率的目的。

    等离子体射流速度的监测方法与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677968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910922191.X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射流速度的监测方法与设备,其方法包括:撷取层流等离子体的多个光图案,基于输出功率与等离子体的浓度正相关由所述光图案的发光边界确定等离子体射流的射流边界;基于所述等离子体射流由射流出口到射流末端的轴向射流边界,确定层流等离子体的射流长度;由所述层流等离子体的射流长度计算出等离子体的射流平均速度,在预定不同的弧电流射流速度保持不变下,建立层流等离子体的射流长度与弧电流的关系。本发明具有等离子体射流速度测量过程简化与降低系测量统设备建置成本的效果。

    一种提高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运行稳定性和寿命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491775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1017423.5

    申请日:2015-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H1/34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运行稳定性和寿命的方法和装置,该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装置主要包括阴极、阳极、绝缘件和外套管。通过对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电极表面进行特殊的镀膜处理,在电极表面制备高反应活性材料分散嵌入的复合材料涂层,促成电弧弧根的扩散型贴附,从而降低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电极烧蚀,提高运行稳定性和寿命。

    一种间接测量气动推力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06261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910243029.1

    申请日:2009-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接测量气动推力的方法及装置,该气动推力测量装置主要包括动压探针、探针支撑件、可移动平台、数据采集系统及数据处理和分析系统几部分。本发明的方法是:通过探针支撑件将动压探针固定于可移动平台,调节动压探针,使得动压探针轴线和火箭发动机轴线平行并在同一高度。当可移动平台沿垂直于发动机轴线的方向匀速移动、使得动压探针扫过从发动机喷口喷出的高超声速喷流时,置于动压探针后端的压差传感器实时响应高超声速喷流的动压信号,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动压及其分布信号,数据处理和分析系统通过对测得的动压径向分布信号的面积分处理,得到气动推力。

    测量真空中使用的小火箭发动机推力矢量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35728A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810240126.0

    申请日:2008-1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真空中使用的小火箭发动机推力矢量的测量装置和方法。该推力矢量检测装置主要包括压力探针、可移动平台、旋转台及数据采集系统几部分。本发明的方法是:先将压力探针固定于可移动平台,同时调节压力探头位置,使得压力探针轴线和小火箭发动机的轴线平行。当可移动平台沿垂直于小火箭发动机轴线的方向匀速移动时,置于压力探针内的传感器实时感应小火箭发动机产生的喷流中的当地动压信号,采集系统采集并传输信号至数据处理及显示系统。通过分析动压信号相对小火箭发动机轴线的对称性,探讨实际推力矢量与设计目标的偏转情况。

    用于超高温气体射流径向动态电子温度表征的电子探针

    公开(公告)号:CN1786678A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申请号:CN200410098440.1

    申请日:2004-1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超高温气体射流径向动态电子温度表征的电子探针,包括电子探头与玻璃套管烧结在一起,电子探头一端与玻璃套管截面齐平,另一端露出玻璃套管连接导线,由此构成一根圆柱探头;将电子探头排成一行置于冷却水套中,由高温胶将其两端口固结为一体,在冷却水套14的内设置一冷却水的进和出水管路,高温胶固接点下方的玻璃管包敷电子探头直接浸泡在冷却水腔中,耐水胶18密封以及固接冷却水套与玻璃套管11的出口,水冷套14及探针整体呈楔形。该电子探针可用于温度高达18000 K的超高温气体中,由于直线排列多个探头,同时工作可在单点测量的短时间内得到多点的数据,楔形角设计减少探针在测量时对高温高速气体流场的扰动。

    用于测量超高温流动气体射流参数用的减扰焓探针

    公开(公告)号:CN1746640A

    公开(公告)日:2006-03-15

    申请号:CN200410074533.0

    申请日:2004-09-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测量超高温流动气体射流参数用的减扰焓探针,包括一根探针杆外管,在其内套入探针内管,在探针杆外管与探针内管之间插入一进出水分离管,三根管子同轴安装;所述的探针杆外管头部安装一可拆卸的锥形外壳头罩,锥形外壳头罩中心开有圆孔,锥形外壳头罩与探针内管之间为螺纹配合;所述的进出水分离管的头部呈锥形。采用锥形探针,减小在测量过程中对射流气体的扰动和提高测量准确度;并可在同样测量效果的前提下适当增大探针杆体的冷却水通路,省去高压水泵及相关机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