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8594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32203.7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
IPC: C10M169/00 , C10M169/02 , C10N50/10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电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润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电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合成润滑油、脂肪酸和胺类物质混合进行酰胺化反应,得到所述导电润滑脂。本发明中,所述脂肪酸和胺类物质混合会发生酰胺化反应,得到的导电润滑脂是合成润滑油‑脂肪酰胺的混合物,脂肪酰胺能够增强合成润滑油的导电润滑作用,在载流条件下具有低摩擦系数和低磨损,具有较好的抗载荷变化、抗电流变化和抗频率变化的性能。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过程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444496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212458.1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摩擦起电收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绿色摩擦起电系统。包括绿色植物和导电器,所述绿色植物包括树叶、茎干,导电器一端直接或间接与绿色植物相连,另一端通过导电线与检测器相连,检测器的另一个检测电极接地。用于收集摩擦静电和/或作为运动传感器使用。本发明不管是前期的准备或者是后期的后处理过程均为引入对环境有害的材料,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在整体设计上,不需要破坏植物的结构,只需要在土壤中引入一条导线来导出电信号,整体设计非常简单,实施起来非常方便。本发明所选取的材料不需要额外处理,成本低,实施难度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91285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26829.7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9D133/12 , C09D5/24 , C09D7/63 , C08F220/14 , C08F220/18 , C08F212/08 , C08F220/56
Abstract: 一种无人机雷达罩用防静电透波涂料的制备及使用方法,所述的涂料由含硅聚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固化剂、消泡剂、流平剂、活性稀释剂和抗静电剂制备而成,包括如下步骤:(1)防静电透波涂料的制备;(2)将防静电透波涂料使用于雷达罩,进行涂料施工;(3)涂层固化。本发明防静电效果好,通过材料的选择和配方优化,减少了雷达信号的衰减,确保了雷达系统的高效工作。通过调整导电填料的种类和含量,确保了涂层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有效防止静电积累,防止静电放电对雷达系统造成干扰。本发明通过添加耐候性增强剂,提高了涂层在紫外线、盐雾、温度变化等恶劣环境中的稳定性,延长了涂层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1044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449965.9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基于摩擦电信号涂层摩擦磨损的监测方法,属于摩擦副基底表面涂层摩擦磨损监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在摩擦副基底表面制备涂层,在摩擦副使用过程中,涂层被摩擦,对摩擦副摩擦过程中产生的电信号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得到的电信号差异判断摩擦副的摩擦磨损状态,当电流信号大小达到阈值时触发报警,通过设置阈值在基底被磨损前进行阶段性预警。本发明基于摩擦电信号大小差异,建立了涂层磨损的实时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具备持续实时监测的能力,能够及时反馈涂层的状态,从而显著降低基底损伤的风险。这种方法能够在基底磨损前获得预警,进而采取适当的维护措施,以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28657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92016.1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10M169/00 , C10N30/06 , C10N40/14
Abstract: 具有低摩擦低接触电阻的酰胺类导电润滑脂,属于导电润滑脂技术领域,导电润滑脂包括基础导电润滑脂和复合导电润滑脂,基础导电润滑脂由基础油,稠化剂混合而成,所述的复合导电润滑脂由基础油、稠化剂及添加剂混合而成;稠化剂是由脂肪酸类和胺类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酰胺化反应合成。本发明稠化剂所选的脂肪酸是一种天然的化合物,天然存在于动植物的油脂中,对环境无污染,基于其制备的复合导电润滑脂对应用工况下的摩擦副没有腐蚀性。本发明制备的基础导电润滑脂和复合导电润滑脂在载流条件下能够保持低摩擦系数和低接触电阻,具有较好的抗载荷变化、抗电流变化和抗频率变化的性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大规模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42663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1910842995.9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青岛市资源化学与新材料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擦发电机测试装置,涉及发电机技术领域。该摩擦发电机测试装置包括:屏蔽箱、线性马达、马达推杆、固‑液震荡固定台、磁吸式样品板、待测摩擦发电机、平板压力传感器、电流表和电压表;通过线性马达的直线往复式运动,可以精确控制对待测摩擦发电机产生的作用力;同时平板压力传感器还实时测定线性马达对待测摩擦发电机产生的撞击力度,提高了对待测摩擦发电机的测试精确度。该摩擦发电机测试装置的屏蔽箱为一体式屏蔽箱,占地面积小,更便于移动使用;可以实现对待测摩擦发电机垂直方向的检测和水平方向的检测,适用于对需要排除重力因素的待测摩擦发电机。
-
公开(公告)号:CN110261774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10675383.5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青岛市资源化学与新材料研究中心
IPC: G01R3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摩擦发电机测试系统,包括:控制器、线性马达、马达推杆、固‑液震荡固定台、第一磁吸式样品台、第二磁吸式样品台、待测摩擦发电机、平板压力传感器、电流表和电压表,控制器预设线性马达的振幅和频率,线性马达带动马达推杆以预设的振幅和频率进行直线往复式运动,平板压力传感器可实时测定撞击力度,控制器根据平板压力传感器测定的撞击力度实时调整线性马达的预设振幅,精确控制摩擦发电机的行程、压力和频率,保证了测试的精确度并实现了测试的可重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2663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842995.9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青岛市资源化学与新材料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擦发电机测试装置,涉及发电机技术领域。该摩擦发电机测试装置包括:屏蔽箱、线性马达、马达推杆、固-液震荡固定台、磁吸式样品板、待测摩擦发电机、平板压力传感器、电流表和电压表;通过线性马达的直线往复式运动,可以精确控制对待测摩擦发电机产生的作用力;同时平板压力传感器还实时测定线性马达对待测摩擦发电机产生的撞击力度,提高了对待测摩擦发电机的测试精确度。该摩擦发电机测试装置的屏蔽箱为一体式屏蔽箱,占地面积小,更便于移动使用;可以实现对待测摩擦发电机垂直方向的检测和水平方向的检测,适用于对需要排除重力因素的待测摩擦发电机。
-
公开(公告)号:CN11997852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51223.6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复合多功能PI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属于气凝胶技术领域,包括步骤如下步骤:步骤1、通过聚合物单体与有机溶剂混合制备PAA前驱体;步骤2、通过PAA前驱体与催化剂、添加剂混合反应制备复合多功能PI气凝胶。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多功能PI气凝胶的制备方法,通过创新设计和优化制备工艺,不仅成功提升了气凝胶的柔性和抗压性能,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赋予了聚酰亚胺气凝胶优异的抗菌性能,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实验中,抗菌率超过90%。此外,材料还具备出色的疏水性能,接触角达到130°。这一优化设计显著推动了多功能聚酰亚胺气凝胶在实际应用中的普及与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414276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111466528.4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青岛市资源化学与新材料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摩擦发电机,属于纳米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纳米摩擦发电机,摩擦副包括含氢类金刚石碳膜和钢球,所述含氢类金刚石碳膜和钢球互相接触。本发明利用含氢类金刚石碳膜以及钢球作为互相接触的摩擦副制备了超滑摩擦状态的纳米摩擦发电机,该纳米摩擦发电装置摩擦系数小于0.01。本发明纳米摩擦发电机的低摩擦系数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由于含氢类金刚石碳膜具备较高的含氢量,因此在摩擦时能够较好地钝化表面,使其滑动时具有较小的剪切力,降低了摩擦系数;b.含氢类金刚石碳膜表面粗糙度低(纳米级别),所以在摩擦时能减少界面的机械互锁;c.在摩擦过程中会形成转移膜进一步降低摩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