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48376B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0810042304.9
申请日:2008-08-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632 , C04B35/6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材料凝胶浇注成型用的双组份单体体系及使用方法,旨在确保素坯性能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表面阻聚,提高素坯的表面完整性。低成本制备出高性能、表面完整的陶瓷素坯。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组份单体体系中组分A为丙烯酰胺体系,组分B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A和B的质量比为1:10~10:1。按照常规的凝胶浇注工艺,可能够制备得到固含量50~60vol%左右的浆料,粘度在300-600mPa·s左右。进一步固化后可以得到结构均匀、致密的凝胶浇注素坯。本发明提出的双组份体系,凝胶浇注工艺很易实现,可以低成本制备出高性能、复杂形状的氧化物和非氧化物陶瓷材料,适用于块体或者多孔陶瓷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1863071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0910049377.5
申请日:2009-04-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B28B1/30 , B28C1/04 , B28C1/06 , B28B11/24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温陶瓷的水基流延方法,属于流延成型工艺领域。其特征在于采用水作为流延工艺中的唯一溶剂,将陶瓷粉体加入水中调成均匀的悬浮浆料,以苯丙乳液作为粘结剂并加入适量的成膜助剂,球磨后再次加入陶瓷粉体,从而制备出适合流延成型的浆料,经脱泡、流延、干燥后制得均匀光滑的流延膜。本发明不仅具有操作简单、条件易于控制、成本低廉及无毒无害等优点,而且由于粘结剂具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因此不需要加入塑性剂。另外流延浆料对Mylar膜带具有良好的润湿性,流延后流延膜干燥速度快,且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且两次使用的陶瓷粉体可相同也可以不同,从而构筑成复相陶瓷流延膜。
-
公开(公告)号:CN101698601A
公开(公告)日:2010-04-28
申请号:CN200910198283.4
申请日:2009-11-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622 , C04B35/64 , C04B35/5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陶瓷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钇基透明陶瓷的烧结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混合粉体经冷等静压成型后升温至1200~1600℃之间,然后立即降温350~800℃,进行保温,最后将保温后的混合粉体真空烧结2~10小时。本发明的烧结方法利用纳米粉体特殊的烧结性能,首先在低温(熔点温度40%左右)处理,促使样品在致密化(达到约90%的理论密度)的同时,有效控制晶粒长大,进一步在真空环境中升温烧结得到微晶透明陶瓷。本发明的烧结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烧结过程中的晶粒长大,有利于气孔排出,而且烧结样品无需退火处理即具有良好的透过性。本发明的烧结方法具有成本较低,易于操作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0371296C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申请号:CN200610024847.9
申请日:2006-03-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48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ZrO2陶瓷材料生物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其先后浸渍在0.1MNaOH溶液中处理,然后经去离子水清洗后,浸渍在0.05-1M磷酸或者磷酸无机盐的溶液中,调节pH为1-7,或在50-100℃处理3-5小时,或者在100-210℃温度下进行水热处理,最后经处理后的材料进一步在600-1000℃温度范围内煅烧热处理,使表面结构部分或全部转变为ZrO(PO3)2,与基体ZrO2紧密结合,本发明提供的表面处理工艺,易于控制且可大幅度提高ZrO陶瓷的生物活性,适用于块体或多孔ZrO2陶瓷。
-
公开(公告)号:CN1321943C
公开(公告)日:2007-06-20
申请号:CN200410017748.9
申请日:2004-04-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632 , C04B35/634 , C04B35/10 , C04B35/5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基流延用的陶瓷浆料,属于陶瓷薄膜制备工艺领域。其特征在于该浆料以水为溶剂,聚乙烯醇为粘结剂,丙二醇为塑性剂;丙二醇和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1∶2-2∶1;使用的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1200-2000,醇解度为55-99%,丙二醇为1,3-丙二醇和1,2-丙二醇中一种或两种按任意比例的混合物。在浆料中,当陶瓷颗粒的体积量为30%时,粘结剂和塑性剂在浆料中的体积含量为5.5-7.5%。本发明提供的水基流延工艺用的浆料,可降低浆料的表面张力,使其和普通采用Mylar流延膜带的表面张力接近,达到良好润湿的目的。它适用于Al2O3、SiC、Si3N4或TiC等常用的陶瓷材料的流延法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562890A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200410017748.9
申请日:2004-04-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632 , C04B35/634 , C04B35/10 , C04B35/5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基流延用的陶瓷浆料,属于陶瓷薄膜制备工艺领域。其特征在于该浆料以水为溶剂,聚乙烯醇为粘结剂,丙二醇为塑性剂;丙二醇和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1∶2-2∶1;使用的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1200-2000,醇解度为55-99%,丙二醇为1,3-丙二醇和1,2-丙二醇中一种或两种按任意比例的混合物。在浆料中,当陶瓷颗粒的体积量为30%时,粘结剂和塑性剂在浆料中的体积含量为5.5-7.5%。本发明提供的水基流延工艺用的浆料,可降低浆料的表面张力,使其和普通采用Mylar流延膜带的表面张力接近,达到良好润湿的目的。它适用于Al2O3、SiC、Si3N4或TiC等常用的陶瓷材料的流延法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02145978B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010108339.5
申请日:2010-0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碳化硅陶瓷连接的玻璃中间层的组成以及其作为中间层焊料连接碳化硅陶瓷的工艺。该玻璃主要成分为Na2O、B2O3、SiO2以及少量添加剂。本发明通过调节几种氧化物的配比,得到一种熔融温度低、热膨胀系数与常压烧结碳化硅陶瓷相近,并且温度达到1150℃时玻璃焊料在碳化硅陶瓷表面润湿角小于10°,润湿性良好。本发明所提出的连接方案,连接温度低,工艺简单,便于操作,成本低,并且能够得到性能良好的碳化硅连接体。
-
公开(公告)号:CN102515776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31445.1
申请日:2011-12-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624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凝胶注模浆料的固化方法,所述固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浇入陶瓷浆料的模具放入微波加热设备中,慢速加热,使浆料内部温度在2~5分钟内升到55~65℃;停止加热1~5分钟;再次慢速加热,使浆料内部温度在2~5分钟内升到75~85℃;自然冷却到室温,打开模具,即得固化的陶瓷素坯。本发明的固化方法具有固化速度快,只需5~15分钟完成,工艺简单易行,能有效保证固化时模具内浆料温度的均匀一致性等优点,能够快速制得结构完整、均匀的高性能素坯,且制备周期缩短、制备成本降低,对于大尺寸和复杂形状的氧化物或非氧化物陶瓷素坯的制备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符合工业化应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503430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02416.5
申请日:2011-09-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565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改进流延成型工艺制备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的方法,涉及将由流延膜脱粘后的多孔素坯中真空浸渍酚醛树脂溶液,干燥、碳化后再经反应渗硅得到致密的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本发明包含如下步骤:先用流延成型的方法制备得到多孔的含碳素坯;再将多孔素坯,真空浸渍到酚醛树脂溶液中,浸渍完全后将素坯干燥、碳化,最后将碳化后的素坯在真空炉中反应渗硅,得到致密的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本发明以流延成型工艺用于反应烧结碳化硅素坯的制备为基础,对该工艺中存在的游离硅含量高的不足进行改进,不仅保持了流延工艺可叠层设计的优点,而且有效地降低了反应烧结陶瓷中残留Si的含量以及显著提高烧结体的抗弯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464307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541647.7
申请日:2010-1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可调控羟基磷灰石纳米晶粒均匀尺寸和有序排列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将钙源、磷源、无脂肪的蛋白质胶体加入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中,用pH调节剂调节溶液的pH=10~14,经水浴恒温反应得到混合液;然后转移到内部衬有聚四氟乙烯的密封不锈钢反应釜中经水热反应得到中间产品,最后经水洗、冷冻干燥得到最终产品。所述方法可制得尺寸均匀和统一形貌且具有一定的平行排列的羟基磷灰石纳米棒状结构。所述羟基磷灰石纳米晶粒可广泛用作齿科材料、骨替代材料和生物制剂等生物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