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32256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0030436.8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型断面试验水槽设计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异型断面试验水槽包括下槽和上槽,上槽的下缘与下槽的槽壁上缘相接,下槽的横断面形状为矩形、或半圆形、或三角形,上槽的槽壁为两条轴对称曲线;首先确定水槽的设计水力半径R、下槽宽度b,然后计算得到下槽深度d、水槽宽度B,最后计算得到上槽的槽壁曲线方程。该方法将试验水槽的横截面设计成异型断面,使得试验中过流断面水力半径不随水深(泥深)的改变而改变,起到了控制变量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矩形试验水槽过流断面水力半径难以控制的问题,为探究清水水流、高含沙水流和泥石流截面平均流速以及其他运动学参数与过流断面水力半径的关系提供了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2081071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56470.0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山洪泥石流沟道形成区的拦砂坝生态组合,针对性解决现有技术中生态工程与岩土工程的综合防治措施存在缺乏定量化设计指导以及初期设计条件不合理的缺陷。拦砂坝生态组合在山洪泥石流沟道形成区构筑数量N≥2座拦砂坝,相邻拦砂坝间距通过引入砂坝坝前回淤长度计算确定。优化的方案还包括生态工程措施,通过在坝前坝后的沟道两岸及沟道内规划不同植被类型增强生态组合效果。本发明具体提供了生态工程措施中重要设计参数的计算方法。本发明通过设计相邻拦砂坝间距参数实现调节坝间小空间环境因子营造特殊生态空间的拦砂坝生态组合,是不增加成本的新的形成区治理方案,并为生态防治措施从经验定性型向指标定量型转变提供了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2016210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88829.5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形状不规则坚硬物体冲击接触点搜寻与冲击力测量方法、山洪泥石流大块石冲击力测量方法。本发明形状不规则坚硬物体冲击接触点搜寻方法,对物体侧面正投影二维平面进行图像图形分析处理,标记物体轮廓线上的全局凸出段为接触点集合。本发明形状不规则坚硬物体冲击力测量方法,是考虑形状不规则坚硬物体冲击接触点因曲率半径R对冲击力分布产生影响的冲击力测量方法。本发明野外大块石运动冲击力测量方法、山洪/泥石流大块石冲击力测量方法及其应用,是针对性解决地质灾害中大块石运动冲击测量的方法及其在防治工程构筑体设计中的应用。本发明方法硬件设备要求低、计算量小、适用领域广,科学准确且经济,能满足多种领域的物体冲击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9632256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30436.8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型断面试验水槽设计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异型断面试验水槽包括下槽和上槽,上槽的下缘与下槽的槽壁上缘相接,下槽的横断面形状为矩形、或半圆形、或三角形,上槽的槽壁为两条轴对称曲线;首先确定水槽的设计水力半径R、下槽宽度b,然后计算得到下槽深度d、水槽宽度B,最后计算得到上槽的槽壁曲线方程。该方法将试验水槽的横截面设计成异型断面,使得试验中过流断面水力半径不随水深(泥深)的改变而改变,起到了控制变量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矩形试验水槽过流断面水力半径难以控制的问题,为探究清水水流、高含沙水流和泥石流截面平均流速以及其他运动学参数与过流断面水力半径的关系提供了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853405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05191.8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树木稳定性的原位试验系统及方法,包括: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用于对待测量树木提供拉力;数据收集装置,所述数据收集装置包括用于测量所述牵引装置拉力大小的拉力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待测量树木倾斜角度的倾角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测量过程中的声波信息的声波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待测量树木周围土壤位移数据的三维扫描仪、用于采集待测量树木形变数据的摄像机和用于对所述拉力采集单元、倾角采集单元、声波采集单元、三维扫描仪、摄像机数据进行采集处理的采集终端。其可提高树木稳定性检测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016210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010888829.5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形状不规则坚硬物体冲击接触点搜寻与冲击力测量方法、山洪泥石流大块石冲击力测量方法。本发明形状不规则坚硬物体冲击接触点搜寻方法,对物体侧面正投影二维平面进行图像图形分析处理,标记物体轮廓线上的全局凸出段为接触点集合。本发明形状不规则坚硬物体冲击力测量方法,是考虑形状不规则坚硬物体冲击接触点因曲率半径R对冲击力分布产生影响的冲击力测量方法。本发明野外大块石运动冲击力测量方法、山洪/泥石流大块石冲击力测量方法及其应用,是针对性解决地质灾害中大块石运动冲击测量的方法及其在防治工程构筑体设计中的应用。本发明方法硬件设备要求低、计算量小、适用领域广,科学准确且经济,能满足多种领域的物体冲击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2081071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0956470.0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山洪泥石流沟道形成区的拦砂坝生态组合,针对性解决现有技术中生态工程与岩土工程的综合防治措施存在缺乏定量化设计指导以及初期设计条件不合理的缺陷。拦砂坝生态组合在山洪泥石流沟道形成区构筑数量N≥2座拦砂坝,相邻拦砂坝间距通过引入砂坝坝前回淤长度计算确定。优化的方案还包括生态工程措施,通过在坝前坝后的沟道两岸及沟道内规划不同植被类型增强生态组合效果。本发明具体提供了生态工程措施中重要设计参数的计算方法。本发明通过设计相邻拦砂坝间距参数实现调节坝间小空间环境因子营造特殊生态空间的拦砂坝生态组合,是不增加成本的新的形成区治理方案,并为生态防治措施从经验定性型向指标定量型转变提供了指导。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