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44950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65659.X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山东环保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均相Fenton反应器,反应器中,污水槽容纳待处理的污水;盘片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污水槽,所述盘片至少1/3浸入所述污水,固定支架包括呈放射状排布的n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包括位于放射中心的第一端和相对于第一端的第二端,所述扇形笼体固定于相邻两个固定杆之间,所述扇形笼体呈网状结构,所述网状结构内填充铁催化剂,所述网状结构的网孔直径小于所述铁催化剂的粒径;转动轴架设于所述污水槽,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放射中心,所述转动轴转动以驱动所述盘片转动。非均相Fenton反应器有效接触面积大、液体流动性强、催化剂不流失、无二次污染、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214570974U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20519518.1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山东环保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均相Fenton反应器,非均相Fenton反应器中,污水槽容纳待处理的污水;盘片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污水槽,固定支架包括呈放射状排布的n个固定杆,所述扇形笼体固定于相邻两个固定杆之间,所述扇形笼体呈网状结构,所述网状结构内填充铁催化剂,所述网状结构的网孔直径小于所述铁催化剂的粒径;转动轴架设于所述污水槽,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放射中心,所述转动轴转动以驱动所述盘片转动。非均相Fenton反应器有效接触面积大、液体流动性强、催化剂不流失、无二次污染、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868453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01865.4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新疆大学
IPC: C05G3/00 , C05G3/80 , C09K17/40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调理剂组合物、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数计,该土壤调理剂组合物包括:10~20份的改性煤矸石、20~30份的蓝藻粉、20~30份的砂土、10~20份的膨润土以及5~10份的粘合剂。本发明的土壤调理剂组合物以煤矸石和蓝藻为原料,不仅实现了煤矸石和蓝藻的资源化利用,还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本发明通过改性煤矸石和蓝藻粉的联合使用,能够协同增效,从而提高对土壤的改良效果,进而提高土壤品质。此外,本发明通过对煤矸石和蓝藻的合理化处理,不仅降低了煤矸石中重金属的含量和蓝藻中所含毒素的含量,还降低了煤矸石和蓝藻对环境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861963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60537.9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矸石的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煤矸石回填功能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土壤重金属固化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矸石回填功能材料,按照重量分数计,包括:回填原料5~15份以及重金属固化剂5~10份。本发明通过制备回填功能材料并将其应用于煤矸石回填处理中,能够对煤矸石进行固化,防止煤矸石中重金属离子的外渗。
-
公开(公告)号:CN11715147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220231.9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F18/27 , G06Q50/06 , G06Q50/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灌溉的矿井水处理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矿井水处理后的风险因子,并计算该风险因子的第一去除率;根据土壤的理化指标对土壤的正负效应,计算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根据土壤质量综合指数,计算土壤的风险因子阈值;根据土壤的风险因子阈值,确定矿井水的第二去除率;比较第一去除率、第二去除率的大小,判断矿井水灌溉是否危害土壤安全。当所述第一去除率小于所述第二去除率时,则判断灌溉矿井水会危害土壤安全,需要重新进行工艺处理,直至所述第一去除率不小于所述第二去除率为止;当所述第一去除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去除率时,则判断灌溉矿井水不会危害土壤安全,进而能够更好的实现确保矿井水灌溉不会影响土壤质量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18742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09800.2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IPC: G06T17/20 , G06T19/00 , G06F30/2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三维模拟试验中围岩裂隙重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三维模拟实验中,模拟采煤后采煤模型的孔隙率作为采煤后孔隙率;获取采煤模型上每个网格统计得到的固相生长核的分布概率、以及每个网格在多个方向上固相生长核的生长概率;根据采煤后孔隙率、每个网格的固相生长核的分布概率、以及每个网格在多个方向上固相生长核的生长概率,生成采煤后裂隙数字模型;将采煤后裂隙数字模型输出到三维打印设备,三维打印设备根据采煤后裂隙数字模型重构为裂隙三维模型。本发明结合三维模拟模型的模型参数,建立裂隙三维模型,实现了模型的重构,解决在三维模拟实验中围岩裂隙场监测精度低、三维重构模型不精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2026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201530.9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边缘取样与改进Unet模型的矿区FVC计算方法,A、矿区场景下地面植被参数数据采集;B、构建基于扩大选区交叉重叠法的样本数据集;C、构建并训练改进Unet神经网络模型;D、利用改进Unet神经网络模型计算矿区植被覆盖度。本发明首先通过无人机飞行采集遥感数据以及地面土壤植被覆盖度、布设地面控制点构建植被相关数据采集体系,为植被覆盖度计算提供数据基础,然后利用扩大选区交替重叠取样法对训练样本数据进行分割提取组建植被覆盖度样本数据库,最后利用改进Unet网络模型进行模型训练与构筑植被覆盖度网络关系模型,进而精确推演出植被覆盖度厘米级别信息数据,为矿区生态环境监测管理、矿区开采发展计划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08250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78705.X
申请日:2019-05-08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开挖箱装置,包括模拟开挖箱和升降机构;模拟开挖箱包括箱体底板和连接在箱体底板的四周的箱体侧板,箱体顶板与四周的箱体侧板接触并能够上下滑动;箱体侧板包括与箱体底板固定连接的底部挡板和铰接在底部挡板的顶端上并能够翻转的顶部挡板;升降机构安装在箱体底板上,且升降机构支撑箱体顶板。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模拟实验设备及模拟实验方法。本发明公开的模拟开挖箱装置、模拟实验设备及模拟实验方法,较好了解决了三维模型内部空间无损开挖的效果,开挖过程通过向下移动箱体顶板,使得顶部挡板在煤层相似层的压力下向内翻转,与现场的煤层开挖方式基本一致,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53857B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610425783.7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资源协调开采模拟实验台及应用方法。所述多资源协调开采模拟实验台,包括承载机构、加载机构、中央控制机构,承载机构设置有进液孔、数据线、采煤架、位移计、应变片、孔隙压力计、加载板、流量计、集液槽、控制线、底托架、过滤孔、承载板、转头、固定栓、手柄、矿物模拟材料、浸溶液,加载机构设置有轨道、加载架、迁移马达、齿轨、加载千斤顶,中央控制机构设置有加载控制仪、油压管、水流控制仪、进回水管、地浸回采仪、输液管、开采井筒、总线、中央服务器。本发明通过承载机构构模,加载机构还原地应力,中央控制机构控制矿物开采过程,达到探索不同赋存层位上多资源矿物协调开采工艺,相应矿山灾害预防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153857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425783.7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3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资源协调开采模拟实验台及应用方法。所述多资源协调开采模拟实验台,包括承载机构、加载机构、中央控制机构,承载机构设置有进液孔、数据线、采煤架、位移计、应变片、孔隙压力计、加载板、流量计、集液槽、控制线、底托架、过滤孔、承载板、转头、固定栓、手柄、矿物模拟材料、浸溶液,加载机构设置有轨道、加载架、迁移马达、齿轨、加载千斤顶,中央控制机构设置有加载控制仪、油压管、水流控制仪、进回水管、地浸回采仪、输液管、开采井筒、总线、中央服务器。本发明通过承载机构构模,加载机构还原地应力,中央控制机构控制矿物开采过程,达到探索不同赋存层位上多资源矿物协调开采工艺,相应矿山灾害预防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