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于后刮板输送机上的煤矸堆积体扰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082838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011045689.1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装于后刮板输送机上的煤矸堆积体扰动装置,包括设置于后刮板输送机的机架上的驱动机构、扰流板和锁紧机构,转轴穿过机架,驱动机构连接转轴,转轴垂直连接扰流板的一端,扰流板的另一端连接锁紧轴,锁紧机构分别设置于机架的同侧槽帮钢和对侧槽帮钢上,锁紧轴能够与两个锁紧机构分别匹配。本发明利用扰流板横跨于后刮板输送机上,采用局部扰动装置对后刮板上煤矸堆积体的原始表面进行破坏,从而有利于实现对运动状态下煤矸流内部混合度的识别。

    一种煤层硫化氢危险性超前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7675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11475242.1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层硫化氢危险性超前预测方法。目前国内矿井硫化氢气体测定人工采样危险性高;同时,硫化氢的溶解物对机械测定装置有腐蚀性,机械测定效率较低还需防腐蚀。本发明先测定煤层有无地质水,若有地质水,将少量地质水进行去酸化处理,再用醋酸铅试纸检测;若不含有地质水,通过数理统计确定ph值安全范围,在掘进面或者回风平巷对煤体打钻至测定位置时,回收钻孔冲洗液,测定该ph值并计算平均值比对ph值安全范围,从而判断煤层有无硫化氢突出危险。本发明井下实用性高,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测定成本低,且出测定结果快,时间短,具有时效性,能够有效保障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和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

    顶煤运移轨迹的测量方法及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2309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33195.6

    申请日:2023-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顶煤运移轨迹的测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采集当前时刻顶煤运移装置的加速度、角速度和坐标数据;S200、根据当前时刻的加速度和角速度,判断当前时刻顶煤运移装置的运行状态;S210、若当前时刻顶煤运移装置为运动状态,则利用轨迹测量算法,计算下一时刻顶煤运移装置的姿态数据、速度和坐标数据,更新当前时刻的姿态数据、速度和坐标数据;S220、若当前时刻顶煤运移装置为静止状态,则利用误差校正算法,校正下一时刻顶煤运移装置的姿态数据、速度和坐标数据;S300、判断是否放煤结束;S310、若放煤未结束,则返回S100继续执行;S320、若放煤结束,则发送更新后的坐标数据。

    一种急倾斜煤层水平分段综放开采多轮逆序放煤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7167012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52113.0

    申请日:2023-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倾斜煤层水平分段综放开采多轮逆序放煤工艺,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针对长度短、厚度大的急倾斜特厚煤层,其中工作面的长度为≤60m,顶煤厚度为≥20m,煤层的倾角≥45°,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单次放煤高度的确定;步骤二、M轮顺序放煤作业,通过M轮顺序放煤使得煤岩界面平缓下降;步骤三、N轮顺/逆序放煤作业,首先判断煤层倾角α与临界角θ的大小关系,再选择合适的组合放煤方式。本发明针对顶煤厚度较大的急倾斜煤层水平分段综放开采条件创新性地提出了先多轮顺序后多轮逆序的精细化放煤工艺,能够有效降低混矸率,同时减少顶板侧、底板岩层侧和工作面中部的顶煤损失,从而提高整个工作面的顶煤回收率。

    一种高效智能综放开采放煤试验平台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5901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51706.6

    申请日:2023-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效智能综放开采放煤试验平台及方法,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该试验平台包括:试验箱体、矸石颗粒、顶煤颗粒、定制标志点、综放支架、一级振动筛、二级振动筛、电磁装置、矸石回收称量装置、顶煤回收称量装置及数据处理模块,通过矸石回收称量装置及顶煤回收称量装置对两级振动筛自动筛选出矸石颗粒及顶煤颗粒进行称重并将测量数据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实时显示;电磁装置自动吸取定制标志点,并将定制标志点的编号、质量及运移轨迹等数据实时传输给数据处理模块进行显示。本发明提高了各类颗粒分类效率及称重测量结果的准确率,通过定制标志点的运移轨迹实时监测顶煤颗粒的运移路径,便于分析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放煤规律。

    基于“二元准则”确定采动影响下高抽巷合理位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5148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45738.8

    申请日:2023-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二元准则″确定采动影响下高抽巷合理位置的方法,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步骤为:通过理论计算得出采动影响下高抽巷垂直高度与水平距离;利用数值模拟得出采动影响下高抽巷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基于″二元准则″对高抽巷合理位置范围进行窄化,确定出采动影响下高抽巷合理布置位置。本发明利用通过数值模拟可实现对高抽巷合理位置理论计算范围进行窄化的特性,提出基于″二元准则″来确定高抽巷合理位置,实现了精确确定高抽巷合理位置,增强高抽巷瓦斯抽采效果,为放顶煤的高强度开采提供安全的生产条件。

    锚杆、锚固剂和围岩耦合作用下锚杆锚固性能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0496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492138.7

    申请日:2023-05-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巷道围岩控制的锚固性能计算领域,具体涉及锚杆、锚固剂和围岩耦合作用下锚杆锚固性能确定方法,主要包括:根据加载环境求取相应的围岩横截面积;将锚固剂与围岩合并为一个系统并计算该系统的横截面积、杨氏模量;将锚杆受载过程分为线性增长阶段、非线性过渡阶段、非线性强化阶段和峰后破坏阶段,并计算各阶段中锚固力与变形量间的关系;将所述四个阶段中锚固力与变形量间的关系绘制成加载曲线,利用该加载曲线分析锚杆锚固性能。本发明能够同时研究锚杆、锚固剂和围岩这三项介质对锚杆锚固性能的影响,且克服了峰后加载曲线折返现象,更符合实际工况,同时为现场施工人员优化锚杆支护中锚固剂与围岩间配合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种针对压花锚索的数值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95924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69965.5

    申请日:2023-02-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矿山数值模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压花锚索的数值模拟方法,根据压花段的长度和非压花段的长度创建ID不同的桩结构单元并在ID不同的桩结构单元连接位置处完成节点的连接;定义压花段、非压花段锚固界面的剪切滑移关系分别为三阶段、两阶段模型,然后设定桩结构单元材料参数;设定拉拔速度并匀速加载,记录数值模拟实验数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数值模拟方法无法有效模拟压花锚索锚固性能的缺陷,可以有效考虑压花锚索中压花结构与锚固剂间锚固界面的剪切力学行为,并区别出压花段与非压花段锚固界面剪切力学特性的差异,更为准确地模拟压花锚索的锚固特性。

    一种大尺寸智能化放煤实验平台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27522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1910201505.7

    申请日:2019-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尺寸智能化放煤实验平台及试验方法,包括实验箱体、模拟液压支架系统、移架装置、进料装置、出料装置、煤矸识别系统和操作台,移架装置与模拟液压支架系统连接并能够带动模拟液压支架系统移动,进料装置设置于实验箱体一侧并能够将煤矸均匀地铺设于模拟液压支架系统上部,出料装置设置于放煤口下侧,煤矸识别系统设置于模拟液压支架系统一侧并位于出料装置上侧,煤矸识别系统能够对放出的煤矸进行自动识别,并将信号传递给操作台,以控制放煤口和出料装置的启闭,模拟液压支架系统和移架装置煤均通过操作台进行控制。本发明实现了室内智能化放煤操作,进一步完善了现有的煤矸运移规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