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63820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16286.1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球物理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的技术领域,包括:在二氧化碳注入到目标区域以及封存的过程中,先获取空天监测子系统采集的第一参数、地面监测子系统采集的第二参数和井中监测子系统采集的第三参数;其中,不同的监测子系统从不同维度对目标区域进行监测;然后基于第一参数、第二参数和第三参数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目标区域的地球物理监测结果。本发明通过第一参数、第二参数和第三参数互相佐证的方式确保采集到的多种参数均真实、有效,进而确保地球物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4596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0575123.8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压裂裂缝网络构建方法及装置,涉及微地震监测的技术领域,包括:先获取目标监测区的微地震监测数据,并将微地震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一信噪比事件和第二信噪比事件;然后建立地应力模型,并模拟目标监测区在地应力模型下的裂缝发育规律,得到地应力模拟结果;再根据第一信噪比事件构建初始人工压裂裂缝网络;最后根据第二信噪比事件和地应力模拟结果对初始人工压裂裂缝网络进行优化,得到目标人工压裂裂缝网络。本发明依靠第一信噪比事件、第二信噪比事件以及地应力模拟结果构建的目标人工压裂裂缝网络符合地应力控制规律,能够真实反映出裂缝的发育趋势,进而更加符合实际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563820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216286.1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球物理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的技术领域,包括:在二氧化碳注入到目标区域以及封存的过程中,先获取空天监测子系统采集的第一参数、地面监测子系统采集的第二参数和井中监测子系统采集的第三参数;其中,不同的监测子系统从不同维度对目标区域进行监测;然后基于第一参数、第二参数和第三参数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目标区域的地球物理监测结果。本发明通过第一参数、第二参数和第三参数互相佐证的方式确保采集到的多种参数均真实、有效,进而确保地球物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6063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122310.5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地震速度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涉及地质勘探的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处理储层区域的射孔数据和测井数据;基于射孔数据和测井数据确定目标衰减函数,以及射孔点与每个地面检波器的连线方向上的第一地震波速度;结合目标衰减函数、预设振幅算式和预设弹性波运动方程确定待处理储层区域内任一网格点与每个地面检波器的连线方向上的第二地震波速度;基于第一地震波速度、所有网格点与每个地面检波器的连线方向上的第二地震波速度确定待处理储层区域的微地震速度模型。该方法构建的速度模型为三维射线速度模型,克服了传统速度模型维度的限制,在横向和纵向上均可以模拟地层速度的变化,使得速度模型更加接近真实的地层。
-
公开(公告)号:CN11446063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22310.5
申请日:2022-02-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地震速度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涉及地质勘探的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处理储层区域的射孔数据和测井数据;基于射孔数据和测井数据确定目标衰减函数,以及射孔点与每个地面检波器的连线方向上的第一地震波速度;结合目标衰减函数、预设振幅算式和预设弹性波运动方程确定待处理储层区域内任一网格点与每个地面检波器的连线方向上的第二地震波速度;基于第一地震波速度、所有网格点与每个地面检波器的连线方向上的第二地震波速度确定待处理储层区域的微地震速度模型。该方法构建的速度模型为三维射线速度模型,克服了传统速度模型维度的限制,在横向和纵向上均可以模拟地层速度的变化,使得速度模型更加接近真实的地层。
-
公开(公告)号:CN11426511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86846.4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地震事件识别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涉及地质勘探的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多道微地震数据;对每道微地震数据进行地震信号识别,得到每道微地震数据中的地震信号;对所有地震信号进行真实性判断,得到每个地震信号的真实性判断结果;基于所有地震信号的真实性判断结果确定多道微地震数据对应的微地震事件集合。本发明方法是一种基于多道的信号特征对微地震事件进行自动识别的技术,因此能够有效地避免噪声干扰对事件识别结果的影响,在确保微地震事件拾取准确度的同时,又能提高事件识别效率,从而缓解了现有的微地震事件识别方法存在的效率低和经济费用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23358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1911214548.5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裂缝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力压裂人工裂缝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一种水力压裂人工裂缝预测方法,包括:确定预测点;以及预测点所在的储层的脆性指数;确定预测点与射孔点的距离;以及预测点与主应力的位置关系;根据所述脆性指数、所述预测点与射孔点的距离以及所述预测点与主应力的位置关系计算得到所述预测点存在裂缝的概率。本发明计算储层脆性指数,利用脆性指数、预测点与射孔点的距离、预测点与主应力的位置关系进行水力压裂人工裂缝预测,克服了现有技术过分依赖地质模型,提高了预测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67748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215850.2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裂缝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地震成像裂缝提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一种微地震成像裂缝提取方法,包括:获取微地震产生的地震数据;根据所述地震数据得到目标区域的第一成像结果;对所述第一成像结果进行去噪处理得到第二成像结果;将所述第二成像结果映射为二维矩阵;确定所述二维矩阵的拟合函数及所述拟合函数的极值点;将所述极值点作为裂缝提取范围的最大阈值;利用所述最大阈值;采用图像细化算法将所述第二成像结果进行细化得到最终的图像结果。本发明通过对叠加成像结果进行SVD去噪滤波处理,提高了信噪比,减少了因噪声引起的能量值突变,提高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65113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1586846.4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地震事件识别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涉及地质勘探的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多道微地震数据;对每道微地震数据进行地震信号识别,得到每道微地震数据中的地震信号;对所有地震信号进行真实性判断,得到每个地震信号的真实性判断结果;基于所有地震信号的真实性判断结果确定多道微地震数据对应的微地震事件集合。本发明方法是一种基于多道的信号特征对微地震事件进行自动识别的技术,因此能够有效地避免噪声干扰对事件识别结果的影响,在确保微地震事件拾取准确度的同时,又能提高事件识别效率,从而缓解了现有的微地震事件识别方法存在的效率低和经济费用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45966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10575123.8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压裂裂缝网络构建方法及装置,涉及微地震监测的技术领域,包括:先获取目标监测区的微地震监测数据,并将微地震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一信噪比事件和第二信噪比事件;然后建立地应力模型,并模拟目标监测区在地应力模型下的裂缝发育规律,得到地应力模拟结果;再根据第一信噪比事件构建初始人工压裂裂缝网络;最后根据第二信噪比事件和地应力模拟结果对初始人工压裂裂缝网络进行优化,得到目标人工压裂裂缝网络。本发明依靠第一信噪比事件、第二信噪比事件以及地应力模拟结果构建的目标人工压裂裂缝网络符合地应力控制规律,能够真实反映出裂缝的发育趋势,进而更加符合实际应用。
-
-
-
-
-
-
-
-
-